西晋初年,汲县魏墓出土了一批简书,《穆天子传》便是其一,记载的是周穆王西游昆仑见到西王母的事情。这部先秦文献记载的内容向来很有争议,后来发现班簋中记载的穆王大臣毛班与《穆天子传》相合,这才发现书中确有史料价值,并非完全出于伪作。
《穆天子传》可能是源于一个从西周留存到战国的游牧部落河宗氏,他们世代口头流传着祖先河宗栢夭参与穆王西游的神话传说,被穆王封为“河宗正”,战国时期被魏国史官采访所得。
一 河宗氏祖先神话传说的真实性
周穆王在游牧部落的引导下,沿黄河上行,穿越戎狄地区,这一事情当是可信的,但不免掺入神话传说和夸大虚构的成分。
河宗部落生活在陕西韩城黄河龙门以上地区,崇拜河伯之神。古代各族神话中,水神往往生活在大湖中,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在先秦有个叫阳纡的大湖,何宗氏崇拜的河伯冯夷就生活在阳纡里。《穆天子传》记载:穆王西游,以河宗氏为先导,这是很好理解的。待到穆王回归时,授予河宗氏“宗正”的称号。这是安抚和奖励戎狄部落首领的一种官职。待到战国时期,魏国掠取戎狄之地,建立河西郡与上郡,于是河宗氏的一部分传说保留在了魏国的史书中。
《山海经"海内北经》:“阳纡之山,河出其中;凌(龙)门之山,河出其中”。
《穆天子传》:“天子西征,骛行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是为河宗氏”。
二 周穆王西征事迹的真实性
穆王西征,当是对戎狄进行安抚。战国时期,秦王也可以通过戎狄地区到今河套一带游历,证明穿越戎狄地区是可能的。
《史记"六国年表》:“秦惠文王更元五年,王北游戎地至河上”。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周穆王西游,秦、赵两国的祖先造父也随同前往,并记载了造父所驾驭的四匹马的名字;《穆天子传》中同样记载有造父,所驾驭的八匹马的名字,有四匹与《史记》中的记载相同。
《穆天子传》:“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
《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穆)王,得骥、温骊、骅緌、騄耳之驷,西狩猎,乐而忘归”。
此外,从先秦文献记载中也可以找到一些穆王西征的蛛丝马迹。
《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祁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
《管子"小匡》:“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远迹以成名”。
三 《穆天子传》中述及周初历史的正确性
《穆天子传》记载穆王到达赤乌氏,何宗栢夭宣读穆王的讲话,提到“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就是说封太伯于今天山西平陆的虞国,而《史记》中却记载说,太伯和弟弟仲雍为让贤,出逃到今南方太湖流域。从史料和考古来看,《穆天子传》是对的。
《逸周书"世俘解》中记载武王克商后,曾把太伯、仲雍、季历三人的神主并祭,可见太伯和仲雍所受的重视程度。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宫之奇讲仲雍称为“虞仲”,显然是因封于虞而得名。
四 关于昆仑神话的来历
《穆天子传》中还提到太王公亶父曾将长女嫁给赤乌氏首领。这个赤乌氏,很有可能就是汉代的乌孙氏。汉代的乌孙氏原来居住在祁连山一带,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1976年陕西扶风曾出土两个蚌雕胡人头像,显然是西来的外来民族。后来汉高祖在长安设立巫祠,也有胡巫在其中。汉代敦煌郡有昆仑塞,在今甘肃酒泉南,因此祁连山很可能就是《穆天子传》中所指的昆仑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