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纪末,日本平安时代走向尾声,武士家族集团平氏,在与源氏的权力争夺中战败。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开府,开启了幕府武家是我执政时代,后世称为镰仓幕府(1185年—1333年),历经400年的平安时代结束。日本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即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
日本古代行政图,方便了解战国时代各大名的辖区及势力范围,图可放大。
安土桃山时代是中国什么时候(安土桃山时代是战国时代吗)
幕府执政-镰仓时代 不过好景不长,六年后的1198年源赖朝病逝,三代以后权力转归外戚北条氏之手,1221年后鸟羽天皇举兵讨幕的承久之变失败,北条氏的合议制执权政治达于全盛,甚至能决定天皇的皇位继承,公家政权再度衰落,武士阶层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期间崛起在蒙古草原的蒙古帝国横扫亚欧大陆,中国的版图上元朝建立,为征伐日本,元朝两次发兵但都以遇上台风而受阻,日本认为是有神风护佑。
元朝有两次远征日本,第一次在1274年派3万多人渡海远征日本,一度逼近大宰府,但因后援遭遇台风而撤军。
第二次是1281年元朝征调蒙汉及高丽军队14万人分两路远征日本,但再次因台风死伤惨重。
直到1318年镰仓幕府的统治日渐衰败,后醍醐天皇举兵讨幕,北条氏因上野大族足利尊氏的倒戈而兵败灭亡。之后天皇重掌了公家权力,推行建武新政,但由于新政仅重用京都的公卿贵族,引发武士阶层不满,再加上倒幕大将足利尊氏有意开幕府执政,而不是仅被天皇赐予名字中的尊字,所以迫使后醍醐天皇退位,改立光明天皇,后者策封他为征夷大将军后,足利尊氏建立室町幕府。
倒幕大将足利尊氏有意开幕府执政,迫使后醍醐天皇退位,改立光明天皇,足利尊氏建立室町幕府。
后醍醐天皇退位后设法逃到奈良,依靠持有的天皇象征:三神器,建立南朝,日本历史进入南北朝时代。
幕府执政-室町时代
但后醍醐天皇退位后设法逃到奈良,依靠持有的天皇象征:三神器,建立南朝,日本历史进入南北朝时代,史书称“一天二帝南北京”。之后双方经过多次攻防,南朝不敌,最终1392年南朝天皇把三神器交还给北朝天皇,南北朝时代结束,经历16代将军,历时237年的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正式开启。当然日本历史,南北朝时代也是属于室町时代的。而室町时代的由来则是源于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开设幕府。
1467年日本室町幕府因幕府将军足利家家督继承问题为导火索,爆发了一场大名内斗的战争,27万大军的混战。
不过当室町时代到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位时,因继承权问题爆发了应仁之乱(1467-1477年),之后幕府势力大减,日本各地的大名豪族互相征伐兼并土地,如山名家、细川家、大内家,不再听从幕府号令,日本自此进入举国混战的战国时代。直到1573年第十六代将军足利义昭被一代霸主织田信长驱逐出京都,室町时代结束。整个战国时代持续了96年,各地以下克上崛起的新兴势力纷纷取代幕府册封的大名。
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之战中将今川义元击杀,奠定了成为战国霸主的地位。
织田信长的根据地在清州(今名古屋),首创的“民兵分离”政策让自己拥有了一支长期稳定的军事力量。
战国时代的故事很精彩,这个跟我们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相似,群雄割据,相互攻伐。我们只介绍战国三英杰,其中最早登场的霸主是织田信长。织田信长的根据地在清州(今名古屋),首创的“民兵分离”政策让自己拥有了一支长期稳定的军事力量,趁着老亲家美浓地区的斋藤家衰落(小舅子斋藤义龙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成为家主,与信长为敌),出兵攻占了斋藤家的居城稻叶山城,即岐阜。
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之战中将今川义元击杀,奠定了成为战国霸主的地位。
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之战中将今川义元击杀,奠定战国霸主的地位。三河国领主便是德川家康的父亲松平广忠
1560年日本实力最强守护大名今川义元进攻京都,织田信长受正亲町天皇所托取得合法地位(类似获得周天子称王认可),并在同年5月在桶狭间之战中将今川义元击杀。自此织田信长威望大增,1568年织田信长占据京都,在幕府将军的继位斗争中扶持了安置了足利义昭为幕府将军,并挟天皇以令诸侯,加快了统一全国的步伐。1573年末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昭被逐出京都,足利幕府开创的室町时代结束,安土桃山时代开启。
1573年末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逐出京都,足利幕府开创的室町时代结束,安土桃山时代开启。
所谓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是指织田信长的本城安土城和丰臣秀吉的本城桃山城(即伏见城)。之后织田信长逐渐成为日本最强大的霸主,到1582年甲斐大名武田胜赖被消灭,日本农业最发达的近畿、中国、甲信越以及四国岛的部分均被织田家控制,26国被平定,统一了大半个日本。但织田信长最高光的时刻,部将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被杀,其长子兼织田家家督的织田信忠又败给明智光秀后自杀,整个织田氏陷入混乱。
部将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被杀,整个织田氏陷入混乱。
丰臣秀吉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后,统一了日本。
之后1584年织田信长的部将羽柴秀吉相继覆灭明智光秀、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作为织田信长继承人的地位。此后又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并于1590年动用20万军队,战胜了控制东本州关东地区的最后一个敌手德川家康,统一了日本,日本战国时代就此终结,同年羽柴秀吉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得到“关白”职位成为世袭贵族,日本的内政、军事皆为其掌控。
丰臣秀吉出身无法冠姓的下层阶级,最后以仅次于天皇的“太阁”身份主政日本,堪称奋斗的典范。
丰臣秀吉出身无法冠姓的下层阶级,最后以仅次于天皇的“太阁”身份主政日本,堪称奋斗的典范。执掌日本国政后,颁布法令确定了士农工商的身份,奖励新兴工商业,扶植城市的发展,收缴民间武器,实行兵农分离,促进了日本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的幕藩体制转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万历朝鲜战争示意图
日本大名们作战经验丰富且大量装备新式步枪,仅两个月内就攻占了汉城、开城、平壤三大都城。
由于日本大名们经长期内战,作战经验丰富且大量装备新式步枪,所以仅两个月内就攻占了汉城、开城、平壤三大都城,李氏朝鲜国王李昖北逃义州,向宗主国明朝求援。万历皇帝派李如松统领4万明军入朝抗倭,先后取得平壤大捷、碧蹄馆之战胜利,朝鲜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也在海上取得多次海战的胜利,1595年双方遂议和。
中朝联军在陈璘、邓子龙、李舜臣的指挥下,取得露梁海战的胜利,但李舜臣和邓子龙壮烈牺牲。
但1597年14万日军卷土重来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明朝调集7万大军赴朝救援,取得稷山大捷,但因朝鲜水师在漆川梁之战几乎全军覆灭,李舜臣再度被起用(开战初朝鲜国君李昖中日本反间计将李舜臣下狱,其贬为士兵)。中朝联军在陈璘、邓子龙、李舜臣的指挥下,取得露梁海战的胜利,但李舜臣和邓子龙壮烈牺牲。但随后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嗣位的丰臣秀赖年幼,日本再度陷入混乱,兵力遂从朝鲜半岛撤退,中朝联军取得最终胜利。
万历朝鲜战争是明朝对外战争最后的辉煌,保卫了朝鲜半岛,巩固了朝鲜作为中国藩属国的关系。
这场战争中国称为“万历朝鲜战争”,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并称“万历三大征”。此战是明朝对外战争最后的辉煌,保卫了朝鲜半岛,巩固了朝鲜作为中国藩属国的关系,对当时东北亚的政治军事格局影响甚远,因为日本元气大伤,丰臣家势力大削而导致德川家康崛起,日本再次进入动荡状态,东亚再次获得300年的和平,直到日本明治维新后再次侵朝。
李舜臣也被后世的朝鲜人民视为民族英雄,其铜像与朝鲜世宗并立在汉城(首尔)市中心的光化门广场。
李舜臣被后世的朝鲜人民视为民族英雄,刻印在100韩元硬币上。
而李舜臣也被后世的朝鲜人民视为民族英雄,刻印在100韩元硬币上,其17米高的铜像与朝鲜世宗的铜像并立在汉城(首尔)市中心的光化门广场。另外韩国建造的KDX-II驱逐舰也被命名为忠武公李舜臣级驱逐舰。北朝鲜也设置了李舜臣勋章和李舜臣奖章授予作战中荣立战功的朝鲜人民军海军将士。
由于小早川秀秋的叛变,由石田三成领导的西军迅速败给了由德川家康领导的东军。图为关原合战前日本的各大名
1600年奠定统一日本基础的关原合战在今岐阜县不破郡的关原町打响。战后德川家正式取代丰臣家掌握大权。
言归正传,丰臣秀吉死后,五大老之首的德川家康成为了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大名。1600年其他四位大名起兵讨伐德川家康,双方各自动员了超过10万的兵力展开关原合战,这场自1467年应仁之乱以来日本最大规模的内战以德川家康的胜利而告终,三年后天皇册封其为征夷大将军,日本历史进入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关原合战也因此被誉为“决定天下的战争”。不过此时丰臣氏的势力尚存。
大坂城是丰臣秀吉的居城、丰臣政权的中心。1615年德川家康以两次大坂之役(冬之阵、夏之阵)消灭了丰臣家。
公元1614年,已年近70岁高龄的德川家康正怀着焦虑而勃勃的野心—尽快铲除大坂城(丰臣氏政权中心)里丰臣秀吉的独子丰臣秀赖,同时也是他孙女千姬的丈夫,为德川家的江山扫除最后的威胁。于是来自关东平原的20万江户幕府军与10万丰臣氏军队在关西接战,由于德川军兵力占优,一路将丰臣军逼回大坂(后改为大阪)固城自守。但大坂城的核心堡垒固若金汤,再加上大将真田幸村镇守,攻城的德川军损失惨重,德川家康只好放弃强攻,以和谈结束“大坂冬之阵”。
如今大坂城的遗迹,是1620年至1629年间由德川秀忠修建的相当于全新的大阪城(即德川大阪城)。
1583年丰臣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原址上建造大坂城,直到去世前已经建造了15年,主城完工,但第二、第三圈副城
不过由于和谈结果是德川家要求拆毁大坂城的总城城墙、第二围墙、第三围墙,大坂城随成裸城,于是在次年1615年德川家康发动的大坂夏之阵中,防御力大减的大坂城被攻破,丰臣秀赖自刎,自此丰臣氏政权在历经了短短三十年的华丽绽放之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江户幕府完成了对日本全国的统一,经过德川秀忠、德川家光两代将军,幕府统治趋于稳定,之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日本进入蛰伏状态。
1615年德川家康剿灭丰臣家,由丰臣秀吉在1583年至1598年间所建筑的大坂城已全部不复存在。
江户幕府时代,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到关东平原的江户(今东京),但天皇依然居住在近畿平原的京都。
其实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即便到战国时代后期,无论是丰臣秀吉还是后来开创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他们在统一日本后,并没有废黜天皇,反而将天皇置于象征性的地位上,是为“虚君”,而自己独掌实权,特别是江户幕府时代,虽然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到关东平原的江户(今东京),但天皇依然居住在近畿平原的京都。
山地和丘陵占到了日本总面积的71%,平原和低地只零散分布在河流下游和沿海一带。
究其根源,便是与日本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山地和丘陵占到了日本总面积的71%,平原和低地只零散分布在河流下游和沿海一带。而山地地形并不适宜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居住,所以有利于农耕发展的平原便成了日本最精华的部分。
山地不适宜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居住,所以有利于农耕发展的平原便成了日本最精华的部分。图引自地球知识局
而在有限的平原中,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但也只有1.62万平方公里,不过相比名古屋所在的浓尾平原(织田信长的基地,仅有1800平方公里)和大阪所在的近畿平原(丰臣秀吉的根据地,京都和奈良均在此)来说,关东平原已经很大了。
日本本州岛上的四处关键平原地带。
另外虽然还有位于北海道的石狩平原(日本第二大平原)和十胜平原(被誉为“日本粮仓”),以及位于新潟县的越后平原(约2000平方公里),但当时前者还掌握在北海道土著居民阿努伊人手中,后者远离日本统治中心,根本没有开发。即便是关东平原,也是在战国时代才开始开发,要不然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也不会让德川家康从浓尾平原所在的爱知县(德川家康父亲为三河国冈崎城主松平广忠)迁居到关东平原。
冈崎城位于如今爱知县的冈崎市,1543年德川家康就出生在这里,其父亲父亲为三河国冈崎城主松平广忠。
德川家康幼年经历坎坷,3岁与母亲分离,5岁被送去做人质。图中冈崎城的天守阁是1617年修建。
所以日本的历史从公元3世纪的古坟时代,到17世纪初进入江户时代前,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一直在近畿平原,不仅是因为这里开发最早,还因为这里相比较关东平原联系东方文明核心的华夏更方便,无论是唐朝还是宋朝,日本与中国一直保持着联络,吸收着自中国传入的技术、文化、宗教等,直到后来鉴于元朝攻日、明朝抗倭,日本与中国的联系断绝,近畿平原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开始丧失,逐渐不抵面积广大的关东平原的生产力。
元朝攻日、明朝抗倭,日本与中国的联系断绝,近畿平原的优势开始丧失,逐渐不抵关东平原。图引自地球知识局
最终以关东平原为根基的德川家康崛起,并一举取代丰臣氏统治日本,将幕府安置在江户(东京),从而主宰了此后日本265年的历史,直到被以外贸强盛起来的西南四强藩联合倒幕,才在1868年“大政奉还”给明治天皇。
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有1.62万平方公里。
至于丰臣秀吉或德川家康在掌权日本后,都没有废除天皇,而是在天皇名义下治理日本,原因也跟日本山地极多,平原盆地破碎的地形地貌有关,再加上古代滞后的交通条件,以及日本本土长达1500公里的狭长轮廓,导致天皇掌控的区域难以对其他地区形成压倒性的优势,所以也就很难像中国那样实现彻底的中央集权。所以各武家一旦威服其他诸藩大名之后,便只能在天皇的名义下进行统治。
1609年萨摩藩违背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禁令公然入侵琉球王国。其根源便是西南四强藩远离幕府。图引地球知识局
而在江户时代末期揭竿而起的西南四强藩(即本州岛最西的长州藩、九州西南部萨摩藩、九州岛西北部肥前藩、四国岛南部的土佐藩),距离江户幕府统治的东京均在630-950公里之外,历来与德川幕府关系疏远,并不和睦,这就是所谓的“天高皇帝远”吧。也正是这种中央控制力薄弱,所以1609年萨摩藩才敢违背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禁令公然入侵琉球王国。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之后,凭借近代工业之力,内部地缘破碎的日本开始由一条条贯穿南北的交通线串联起来。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废藩置县”之后,凭借近代工业之力赋予的交通优势,原本内部地缘支离破碎的日本开始由一条条贯穿南北的交通线串联起来,逐渐完成了内部资源的整合,随之日本寂静两百多年的历史再次露出狰狞的面孔,只是这次日本的政治主题不再是内部冲突,而是对外扩张,整个亚太地区都将笼罩在日本的战争阴云之下。
上期回顾:唐朝灭百济,日本来搅局,白江口被暴打后老实1000年,成了大唐迷弟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地球知识局,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