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十七次批注和高度评价
马端临(马端临《文献通考》)
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资治通鉴》,并给予高度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奥。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时间啰……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面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资治通鉴》的传世价值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此书共294卷,耗时1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上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作为历代帝王的教科书,《资治通鉴》所获得的荣誉,除了《史记》之外,几乎都不可以和《资治通鉴》相媲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宋末元初胡三省评价此书“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后”。“《通鉴》不特记治乱之迹而已,至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尤致其详。读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著书之难》中高度评价《资治通鉴》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称赞这两部著作“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王鸣盛认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通鉴》之取材,多有出正史之外者,又能考诸史之异同而裁正之。昔人所言,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惟《通鉴》可以当之。”
《通鉴》亦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曾国藩撰成《经史百家杂钞》一书,其中选录《资治通鉴》11篇。曾国藩评价此书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