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州械斗”后,韦俊觉得很憋屈,没法继续留在太平天国,一怒之下向曾经的敌人——清朝投降,后带兵攻打枞阳,在陈玉成背后捅刀子。那么,“和州械斗”是如何发生呢?为何太平军会继续自相残杀,自己人打自己人呢?在此,笔者就来说说“和州械斗”,欢迎各位点评。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北王韦昌辉率3000兵马回京“勤王”,诛杀东王杨秀清,而后大肆屠杀,2万余骨干死于内斗。韦昌辉滥杀无辜,原因很多,洪秀全、石达开都有责任,谁让他们没有遵守“盟约”呢?那么,韦俊与天京事变有何关系呢?答案是,韦俊给兄长韦昌辉背锅,虽然没参与内斗,却承担后果。
天京事变期间,韦俊率军镇守湖北武昌,与湘军最精锐的胡林翼、李续宾军团对峙,没有卷入内斗。但是,韦昌辉滥杀无辜,大伙都非常讨厌韦家,洪秀全更是将韦家打入“十八层地狱”,韦昌辉成了“臭虫”之代名词。此时,韦氏宗族受排挤打击,洪秀全甚至要杀了韦俊,以解心头之恨。
陈玉成凌迟处死的全过程(陈玉成打一字是什么字)
1856年12月,韦俊无奈放弃武昌,洪秀全以为借口,扬言要杀韦俊。结果,李秀成苦苦求情,以身家性命担保,洪秀全才收回成命,给他一条活路。此后,韦俊一直活在阴影之中,生怕天王会举起屠刀。
实事求是地说,洪秀全要杀韦俊,更多是一种“震慑”,并非真的动手,毕竟韦俊掌握重兵,若是翻脸不认人,也不好对付。但是,洪秀全绝对不放过韦俊,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将韦俊斩尽杀绝。1858年8月,杨秀清弟弟杨辅清、杨宜清从福建脱离石达开,回到太平天国,洪秀全非常高兴,册封他为中军主将,名义上可以节制全军,成为韦俊“上司”。
俗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韦俊、杨辅清肯定无法逃避“天京事变”造成的恶果,他们之间仇恨太深。此时,韦俊镇守池州,控制皖南大片土地,洪秀全则派杨辅清来皖南,“指导”韦俊工作。这就麻烦大了。两位“仇人”在一起工作,能不出乱子吗?杨辅清为扩充领地,处处刁难韦俊,挤压他生存空间,不时挑起军事冲突。韦俊比较能忍,处处妥协,却不能换来“和平”,杨辅清咄咄逼人,矛盾白热化。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杨辅清想要侵占领地,韦俊忍了,于是放弃池州,带兵渡江去投靠李秀成,不想闹得不愉快。谁知,杨辅清居然跟踪“监视”,陈玉成则干脆封锁长江,阻止韦俊渡江。如此,韦俊忍无可忍,直接带兵与陈玉成军团进行“械斗”,数千“战友”在厮杀中身亡。此时,钦差大臣胜保正在江北督师,将情况汇报给咸丰:“四眼狗纠众拦阻,不准其前来江北,彼此忿争,于和州地界杀戮。”
韦俊渡江去投靠李秀成,跟陈玉成有何关系呢?陈玉成为何要封锁长江?要知道,韦俊曾经是陈玉成上司,陈玉成成名战——武昌之战,就是在韦俊指挥下取得。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三点。首先,陈玉成太年轻,此时才23岁,做事未免冲动。再则,韦俊渡江投靠李秀成,会增强李秀成军事实力,与自己分庭抗礼。最后,陈玉成把安徽视为自己领地,没有他同意,军队不能随便调动。
陈玉成封锁长江,韦俊心灰意冷,留在太平天国已经没必要。此时,韦俊有三条路可走:继续留在太平天国,过着提心吊胆之日子;归隐山林,等待清军前来捉拿,凌迟处死;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降清朝,换取活路。显然,韦俊选择第三条,他向湖北巡抚胡林翼投降,成为太平天国劲敌。
1860年,湘军统帅胡林翼执行“东征计划”,韦俊带兵协助曾国荃,向枞阳镇发起进攻,挖掘罗德州河堤,与陈玉成军团激战,最后夺取城池。枞阳陷落,意味着安庆东路粮道被截断,城内粮食、弹药、衣物等战略物资补给困难。正如胡林翼所说:“安庆之要在枞阳,不得枞阳,即顿兵城下一二年,贼可倘佯自如,暇则来战,不暇则游行他处,我不能谁何也。”
韦俊出兵攻取枞阳,无疑是给陈玉成捅刀子。1861年9月,安庆陷落,陈玉成败走庐州,被苗沛霖设计诱捕,因拒绝向胜败投降,遭凌迟处死。
综上所述,太平军“和州械斗”,陈玉成封锁长江,韦俊无奈之下投降清朝,是太平天国内部斗争的延续。此时,太平天国已经没了起义之初,同心同德,一致对外的品质,太平军凝聚力大打折扣。也许,这就是太平天国最终失败,清朝续命数十年之原因吧。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战争全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