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长沙铜官窑(长沙铜官窑古镇)

长沙铜官窑(长沙铜官窑古镇)

长沙铜官窑(长沙铜官窑古镇)近两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铜官窑的文物保护和古窑城区的建设开发越来越重视,各方面对于铜官窑的关注程度迅速提高。我对铜官窑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长期思考形成了一些想法。现将这些想法写出来,供朋友们参考,并求教于方家。一.铜官窑应定名为长沙唐

近两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铜官窑的文物保护和古窑城区的建设开发越来越重视,各方面对于铜官窑的关注程度迅速提高。我对铜官窑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长期思考形成了一些想法。现将这些想法写出来,供朋友们参考,并求教于方家。

一.铜官窑应定名为长沙唐代潭州窑

长沙铜官窑(长沙铜官窑古镇)

长沙铜官窑(长沙铜官窑古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物专家在原望城县书堂乡彩陶源村(原名古城大队)的蓝岸嘴、瓦渣坪一带发现了唐代古窑遗址和大量陶瓷。但有关部门和专家并没有对这一窑址及其产品进行规范化命名。因此,这一古窑的称谓也就多种多样。有的专家曾称之为瓦渣坪窑,有的专家称之为石渚窑、铜官窑,也有的专家称之为长沙窑。近二十多年来,较为多用的名称是长沙窑(Changshakiln)、铜官窑、长沙铜官窑这三个名称。学术界和有关专家对此名称很少有过专门探讨。我觉得,如果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先应对古窑进行科学规范的定名,使窑名既符合历史实际,又符合目前的现实需要。

为古窑命名,首先应该符合历史实际。长沙地区在唐代的行政名称为潭州,而不叫长沙。如果我们称古窑为长沙窑,与历史的实际不相符合;称之为石渚窑、铜官窑,比长沙窑这一名称更符合历史实际,但是由于这两个地名在现代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不大利于全国性和全球性的宣传介绍;以瓦渣坪命名则更不适当,一方面,瓦渣坪这一地名,是在唐代古窑成为一片废墟之后才有的地名,另一方面,它的知名度也极小,而且瓦渣坪一地也不能包括全部古窑地域范围。

我们认为,将窑名定为长沙唐代潭州窑,简称潭州窑(Tanzhoukiln),是比较准确和恰当的。理由是:第一,这一命名既照顾到历史地名,又照顾到时代范围,还照顾到现代的需要,它既利于宣传现代长沙,又不会使人产生历史误会。第二,称为潭州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唐代(还有宋代)的官窑,都是以当时的州名命名的,如邢州窑、越州窑、岳州窑等。我们现在称为“铜官窑”的这一古窑,应该也是一座官窑,它也应该依照惯例称为潭州窑。

二、长沙唐代潭州窑是官窑

一直以来,学术界都把长沙唐代潭州窑划为民窑。用现在的话来说,官窑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业,民窑则是民间企业。其实在古代,并没有如此严格的划分。唐代的工商业,属于官方的企业与民间企业往往很难区分,有些是官方主管,私人经营;有些是私人生产,官方经销或包销。即使是一些军事生产企业或者国家专卖的企业,也多是公私合营的成分。但在文物考古界和古玩收藏界,一般都会重官窑而轻民窑。仅以市场价格而言,官窑文物与民窑文物的差别就很大。公认的唐代官窑,如邢州窑、越州窑的产品,在文物交易中的价格比被称为民窑的潭州窑产品要高出数倍至数十倍。这是长期以来文物界和收藏界形成的一种习惯,但是这种习惯不但体现在价格方面,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于官窑与民窑的看法。因此,我们辨别一下长沙唐代潭州窑的属性很有必要。

关于潭州窑的经营属性问题,很难找到历史根据,我们仅从潭州窑的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两方面来分析,这个古窑在当时应是官窑。

第一,潭州窑生产规模巨大,非民窑所能办。目前考古调查表明,唐代潭州窑原址在今望城县书堂乡境内,分为三个小区,即铜官镇区、古城区和石渚区。从最近一次的考古调查结果看,已经发现有46条窑址,遍布于数平方公里之内,除生产区和货场外,还有居住区、作坊区、挖泥洞区、市场交易区、存货区、码头区、墓葬区等众多与窑址有关的遗迹分布区域。它的生产规模,比著名的邢州窑和越州窑更大。如此浩大的生产规模,即使在现代,也是一个超大型的企业。设想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在当时的生产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背景下,如此一个巨大的陶瓷企业,依靠某个私人根本无法支撑。

第二,潭州窑销售规模在古代无与伦比,非官方莫能办。潭州窑的产品,以日用陶器为主,它的产品涉及到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领域,同时还有大量的特殊产品,如玩具、宗教用品和冥器(丧葬用品)等,在当时的销售范围极为广泛。在国内,已经有12个省、市、自治区在地下发现了潭州窑的产品,香港地区也发现了潭州窑的遗物。在国外,潭州窑的产品曾大量出口到东北亚、东亚、东南亚、中东和东非地区,有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泰国、菲律宾、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阿曼、沙特阿拉伯、伊拉克、肯尼亚、坦桑尼亚等13个国家都曾发现唐代或五代、宋代出口过去的潭州窑产品。著名的黑石号沉船上,数万件中国陶瓷器中,有五六千件潭州窑的产品。在一千多年前,一种产品有如此广泛的销售范围,实在是找不到第二例。

更重要的是,潭州窑产品的外销,并非自然外流或本地产品出口,而是根据外国用户的需求,按照当时的外国订单生产出口,这一点,是潭州窑产品外销最为独特之处。我国古代陶瓷产品流传国外,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自然流通,即产品随着民间的流布而传人国外;二种是本地产品批量外销;三种是异域订货本地生产。第三种外销方式,在中国明代以前的陶瓷产品中,潭州窑是独一无二的。潭州窑的产品中,有大量专门为伊斯兰世界和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的产品,无论其用途、造型和纹饰都是纯粹的异域民族风格,甚至还出现了阿拉伯文的可兰经文,证明这些产品完全是按照外国用户的订单,甚至是按照外国用户自己提供的设计模型生产的。那么,有这种承接外国订单业务的企业,如果仅仅是一个民窑的话,那显然是不可想像的。

三、长沙唐代潭州窑是一个文化实体

学术界和文物考古界在近几十年对长沙唐代潭州窑的研究中,比较偏重于对于潭州窑产品的研究。然而,很少有人结合唐代的历史、湖湘地区和长沙地区的历史以及潭州窑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去研究考察潭州窑。我们认为,潭州窑及其产品,还有它的起源、兴盛、衰落,以及它独特的生产销售方式,无不具有其显著历史个性、地域个性。

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潭州窑遗址来分析潭州窑不是一座普通意义的古窑。从潭州窑巨大的生产、销售规模,以及在文化意义上的独特个性,我们应该把它看成一个中国古代的文化实体。从文化载体的角度来研究潭州窑,除了涉及到它的产品之外,更应该重视它的历史地位和地域文化特色。比如,众所周知,中唐以后的经济重心由北南移,南方经济支撑着唐王朝颠而不覆,那么潭州窑在这种经济背景之下,起到何种独特作用?中晚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已经基本断绝,海上丝绸之路(有专家又称之为陶瓷之路)应运崛起,而潭州窑产品向国外传输,主要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这种传输过程中,中外文化是如何通过潭州窑产品进行交汇交流的?又如,从潭州窑产品中,我们是否能够发现湖湘地区的某种传统文化个性?研究湖湘文化的专家大多认为,湖湘这一块内陆之地,总是保持着它对外开放的态势,对于外来文化有特殊的敏感力和包容力,而从潭州窑产品中,我们便可发现,湖湘文化中这种优良的传统已是由来已久。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研究。

来源:长沙集邮协会作者:杨学成

上一篇: 喜不自胜近义词是什么(喜不自胜近义词和反义词)
下一篇: 荷兰国土面积(荷兰国土面积和人口)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