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共和国在欧洲大陆西北部,面积仅是2个半北京市那么大。
比葡萄牙的国土面积的一半还要小,却在17世纪时,靠200万左右的人口,成为海上霸主。
究其原因:
荷兰国土面积(荷兰国土面积和人口)
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大冒险,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全球海上航路的全部发现,海上贸易的兴起,引发了席卷整个欧洲的“商业革命”。
葡萄牙、西班牙先后受益于由此带来的金钱和财富,但是封建制度对商业革命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荷兰成功获得独立的革命史称尼德兰革命,而尼德兰革命是一次以争取民族独立为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因此,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
资产阶级掌权的荷兰正好抓住了商业革命的契机,乘上了商业革命的快车。
资本主义性质的政体为荷兰争夺海上霸主地位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依托商业革命为其霸主地位确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1.专注贸易是其正确的选择。
资源本就缺乏的荷兰,不能发展工业,便利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可以专注地发展贸易,尤其是海上贸易。
2.宽容、“自由”的政策支持。
革命成功后的荷兰成为欧洲当时最自由的国家,至少对资产阶级是这样的。同样他们也接纳信仰不同的外国人。
在这种和平稳定的政策之下,受西班牙迫害的犹太商人、法国迫害信仰新教的工业家都带着资金、产业来到了荷兰,极大促进了荷兰工商业的发展。
3.积极推进技术发展。
资产阶级相比封建王朝,更加明白技术更新的作用巨大,荷兰政府也重视新技术的发展。荷兰造船业一直保持着优势地位,与其不断支持技术革新分不开。
大力发展海运,加强与东方的贸易。便利的地理环境,首屈一指的造船业和商船,适合商业运营的资产阶级政体,为荷兰海运事业增添无穷动力,
4.实行金融改革。
经济的繁荣促使荷兰人开始了最早的银行制度,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银行出现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也是意大利以外世界上第一个近代银行(1171年意大利便出现了银行,但因意大利的长期混乱,意大利并未先于荷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十七世纪初,荷兰拥有欧洲五分之四的商船,荷属东印度公司采用股份制向全社会募集资金。
股份制和金融业的发展把荷兰广大的居民利益和海外贸易直接挂钩起来,整个国家都成了“海上马车夫”。
资本肯定不会满足经济的极大繁荣,不想只是“海上马车夫”,而是能够获得更多利益的“海上霸主”。
当贸易并不能满足资本需求时,殖民扩张和与强国争夺利益不可避免会发生。
荷兰人开始不断地与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争夺利益,特别是1639年荷兰海军在当斯港取得对西班牙舰队取得压倒性胜利后,荷兰取得第一海上强国地位。
借用马克思说的话“荷兰——它是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
17世纪中期,荷兰取代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外贸易造就了荷兰,也严重影响了荷兰的经济基础,最终造成了荷兰不可避免的衰败。
荷兰缺乏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土地和人口,过分依赖外部贸易导致它的经济基础相当脆弱,无法抵御外部冲击。当西欧其他国家从内部混乱抽出身来的时候,荷兰霸主的位置势必不保。
结果也正是如此。
由于经济极度繁荣,18世纪的荷兰成了全世界的债主。问题就在于此,作为债主,应该与其他借款国保持友好的状态。
显然,这与荷兰四处树敌、争夺利益的做法相违背。到处作战不仅让自己损失了大量军费,还损失大笔的利息,荷兰在与借款国作战的时候,也同时是在与自己的资本作战,完全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国脆弱的经济基础与极度的经济繁荣形成鲜明对比,在荷兰生活的费用大大高于周边国家。
生产成本的高涨意味着资本家们会选择利润更高的周边国家,本国的资本也大量在国外投资,其实也意味着荷兰本国的损失。
当财富太容易得到,享乐主义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正如葡萄牙、西班牙衰败的原因一样,荷兰不可避免享乐主义盛行。
当时的荷兰人全民参股东印度公司,他们靠利息就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让他们更丧失了进取精神,没有忧患意识,看不到正视国家经济衰退的信号。
1652年至1713年,这60多年,荷兰四处与他国作战,其中与英国发生三次英荷战争,还与西班牙作战,频繁的战争耗光了荷兰的财富。
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成功与失败中,至少可以总结以下几点经验教训:
要想成功,和平的内部环境是前提,领先别人一步很重要,要不断开拓创新。
避免失败,认清自身不足很重要,保持忧患是关键,避免不必要的战争。
我是琢珲,80后军转,做更好的自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