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中央日报》冬至旧俗报道
冬至风俗图
贺冬风俗图
旧时冬至有放鞭炮的习俗
冬至亦称“冬节”“长至节”“大冬”“亚岁”等,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由于具体年份不同,冬至这天大约出现于公历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此后我国各地大多将进入一个气候相对寒冷的季节,即民间所谓的“进九”。人们在整个冬季调养生息后,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期盼来年再获丰收。冬至亦是“十代故都”南京本土传统岁时节日之一,昔有“冬至大似年”“冬至大似节”等谚语,不少民俗习尚至今仍为城南老百姓津津乐道。
祭祖风俗旧影
朱元璋曾给官吏冬至节放假三天
据古代《周礼》等载:我国在2500多年前就存在用土圭观测阳光、测定冬至的现象了。冬至亦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订出来的一个。《汉书》又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可见该节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冬至在唐宋时期较为盛行,此后相沿迄今。
历史上的冬至,定都南京的前代朝廷大多要举行“贺冬”仪典,祭祀天地和祖先,文臣武将还要进表朝贺,普通官吏之间也会彼此拜贺、馈赠礼物等。据《隋书》云:南朝梁武帝萧衍在天监三年(504年)就曾“定冬至祀天之仪”。《大明会典》等述曰:洪武十七年(1384年)冬至,明太祖朱元璋曾给手下官吏赏钱,并且“本日为始放假三日”;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又“定冬至朝贺之礼”……足见朝廷对此之重视程度。民国期间冬至一度称谓“冬节”,而农历元旦、端午节、中秋节则分别叫作春节、夏节、秋节。
对于南京老百姓来说,冬至这天同样亦会祭祀祖先等。他们纷纷制作应时食品,互赠礼物,更换新衣,彼此庆贺,俗称“拜冬”。明代刘雨《正德江宁县志》记载:当地农村“独重冬至,亦如城中元旦(即今“春节”,以下同)”。清末徐寿卿《金陵杂志》亦述:当地每年节期“以冬至为最重要,其次则新春”。而民国《首都志》则云:“冬至谓之过小年,是日打灶。”民国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等还讲:每逢冬至来临,南京一些私塾、学馆都要放假,工坊、店铺也会停业。因为“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不肯歇”。
冬至吃豆腐、“烧包”等一样都不能少
源远流长的冬至节俗作为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发展产物,有点类似农历元旦。旧时南京人家这天起床后大都要更换新衣,早晨一般要吃粉团或汤圆(俗称“冬至团”)。当晚家家聚饮、吃团圆饭(有的人家在当天中午或在冬至节前一天晚上进行),对于因故未能归家的亲人,聚餐桌上要为其摆放碗筷。在此期间,人们“升炉火祀天地,曰‘接冬’”(参见夏仁虎《岁华忆语》),有些人家还会在自家门口燃放鞭炮,藉以烘托“冬至大似年”的节俗气氛。
冬至这天南京普通百姓必吃“青葱烧豆腐”,汲取“一清二白”“聪明逗富”意蕴,当日亦称“豆腐年”,豆腐坊的生意大好!此外亦有的称食葱还有“四季皆青”之意,“表示无灾”。条件好一些的人家都要摆上一道“葱煎豆腐炖大肠”的佳肴,寓意“从容致富”“长长旺旺”等。明初以来,南京百姓“冬至吃豆腐”的食俗,相传还与朱元璋巡察遭人诬陷的刘基所谓的“贪赃枉法”这一民间故事有关。
当日南京人家都要备好酒菜(其中必有鲢鱼,寓意“年年有余”)、香烛、纸钱等,聚餐前要祭奠先祖与亡亲,以示对逝者的思念。由于有“一包一包地焚烧纸钱”(或曰焚烧纸质锡锭)的习俗,故焚纸钱又称“烧包”。但因旧时生产力低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较低,旧时民间还流传着“有钱的吃一夜,没钱的冻一晚”之说,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唐代杜甫所描绘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社会图景。
冬至作为“进九”的第一天,有的成年晚辈还会给家族中的长辈们添置御寒棉服、鞋帽,以示孝敬;一些岳公丈母心怜出嫁不久的女儿,亦会向婿家送些冬令用品。此举俗称“送冬”,旨在体现彼此间的关心与爱护。
冬至前后,各家各户便开始纷纷腌腊、造酒、蒸糕、榨油等,以备来年食用。据说此间贮存的雪水,到了夏日往小儿身上涂抹,还可以防生痱子呢!冬至以后,自然界不少动物相继入眠,人们亦开始养身“进补”(指“食补”或“药补”)了。故当地还流传“每九(天炖)一只(老母)鸡”“每天(吃)一个(鸡)蛋”等饮食习俗,认为这样子更有利于补气壮骨、养精蓄锐。故每逢冬至以后,随着需求不断增加,南京城乡菜市场上的老母鸡和鸡蛋等滋补品就会跟着涨起价来。近代以来由于冬至日紧挨着西方“圣诞节”,其间亲友相互之间因需馈赠一些礼物,故街头上往往熙来攘往,不少商铺摊贩的生意都会跟着火起来!
老南京的“消寒会”“消寒图”和“消寒歌”
据民国潘宗鼎《金陵岁时记》、夏仁虎《岁华忆语》等载:每年冬至伊始,一些老南京经常会相约8位亲朋好友,大家每隔九天各自轮流坐庄聚饮一次,“但取家常,而各斗新奇,不为同样”,此举称谓“消寒会”。“文人墨客饮酒之余,兼及韵事”,可谓不亦乐乎。有些人家常画一些梅花图,上面绘有梅花八十一瓣,每天色染一瓣,数九消寒迎春,从冬至开始满81天为止才算画成功。这就是所谓的“消寒图”。
“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昔日反映老南京生活的“消寒歌”就流传有多个版本,大多以“九”为单位形成谣诀。如《岁华忆语》等中就有歌云:“一九(指从冬至开始的第一个九天,以下类推)如九,作活添一绺(指女红);二九一十八,河里冻死鸭;三九四九,迎风插柳;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前舞(指为了暖身而活动身体);六九五十四,蔷薇发嫩茨;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行人拿纸扇(乡音谓“二”);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伸脚眠,蚊虫龁蚤出。”或曰:“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不过,“一九二九,背起粪篓;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沿路走;五九六九,挑泥挖沟;七九六十三,家家把种拣;八九七十二,修车装板儿;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则是江北六合一带乡下流传的“九九消寒歌”。
这些年来南京市有关部门在开展本土“非遗”资源普查时,文化学者朱登琮便收集到清代以来流传的不同版本“九九消寒歌”。其中清代道光年间流传的歌谣如下:“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自始渐勾萌。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装成;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千家共享婴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三九严寒水结冰,罢钓归来蓑笠翁。虽无鲤鱼换新酒,且喜床头樽不空;四九雪铺遍地平,朔风冽冽起新晴。朱绨公子休嫌冷,总有樵夫赤足行;五九元旦(指农历元旦,亦即如今的“春节”)一岁周,茗香醪酒答神庥。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六九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七九至数六十三,堤边杨柳如含烟。红梅几点传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八九风和日迟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九九鸟啼上苑东,青青草色含烟萌。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清末民初流传的“九九消寒图”歌谣则为:“头九初寒才是冬,武昌起义黎宋卿。提倡革命张镇武,炮打龟山萨镇冰;二九朔风冷清清,孙文独立在南京。张勋带兵抄革命,铁良一去影无踪;三九大寒天气凉,朝中急坏摄政王;洵涛保举袁世凯,因病请假戏中堂;四九天寒冷凄凄,北军代表唐绍仪。电告南省全独立,因此改换五色旗;五九迎春过新年,袁大总统掌兵权。电告各省休争战,南北共和乐安然;六九天长要打春,遍地都是三镇军。正月十二遭兵变,大炮攻破齐化门;七九河开地气通,连烧带抢是大兵。总统当日传命令,拿住土匪不放松;八九雁来到惊蛰,同谋幸福算白说。生命财产难保守,五族平等假共和;九九八十一日完,二次革命闹得欢。黄兴运动北伐队,上海各处设机关。”可见该版本歌谣颇富强烈的时代烙印,与辛亥革命运动具有较大的关系……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正如唐代杜甫《小至》诗叹:“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可见冬至一过,春天便离人们不远了!
此外,昔日南京民间还流传一些与冬至有关的气候谚语。如“冬至多风,寒冷年丰”“冬至阴,九九阴”“干净冬至邋遢年(即指如今的“春节”,以下同),邋遢冬至干净年”等,作为观云察天的一个依据。
昔日南京民间过冬至的忌讳趣闻
因为祭祀先祖和亡亲的需要,昔日各家各户在冬至这天晚饭前后都要焚烧冥钱,据说是为了将此送给已故者在阴间享用。生者不祭逝者、晚辈不敬长辈,皆会被视为大逆不道;祭祖后的菜肴也要回锅重热一下再吃,否则容易影响记忆力;已婚女性冬至这天在娘家者,晚饭之前要回到夫家团聚,而不宜在娘家过夜,否则会被视为不吉利;民间还有传闻,冬至当晚孤魂野鬼也会出来四处游逛,因而不少人家父老都会告诫自家小孩,晚间千万不要外出到处乱跑,以免被这些鬼魂碰见、视为恶徒而遭受惩罚。
另外我国处于地球的北半球,全年当中就数冬至这天昼间时间最短、黑夜最长,此后直到夏至,皆呈昼间渐长、夜间变短之态,俗称“冬至一阳生”或“阳气转升”。因此民间认为冬至这天阴寒气最重,已婚男女忌讳同房,否则易伤阴阳、不利于身体健康,生命长寿易损……1949年以后,先民们于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冬至习俗,在南京本土尚得到一定传承。不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则被视为封建迷信的烧纸祭祖等一些节俗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影响等,一些年轻人对“洋节”亦开始追捧起来,包括冬至在内的传统节俗观念正在不断地淡化。
最后从民俗学、社会学角度看待,老南京岁时节令的形式内容不仅具有传承性、规范性,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变异。如今,这里的冬至节俗虽然有所恢复,但对于广大年轻人来说,不断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多知晓一些先民流传下来的民俗习尚及其流变,愚以为依然还是很有必要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