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宰相世系勘误四则
郭在权
[摘要]正本清源,研究郭氏文化一直是中华郭氏网和我本人主要方向。通过近年来田野调查、金石和史料考证,发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郭氏宰相世系表有四个主要错误,即:虢仲、虢叔封地的错误;“序封於陽曲”的时间错误;“序封於陽曲”的断句的错误;“阳曲”混乱不清的错误。本文对相关论点进行阐述了、引用一些史料证据,为郭氏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点新思路。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其中《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编纂工作,据《宋史》卷三三一《吕夏卿传》:"夏卿长于史,贯穿唐事,博采传记杂说数百家,折衷整比,又通谱学,创为世系诸表。于《新唐书》最有功。"宋代洪迈《容齐随笔》卷六、《新唐书世系表》条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承用逐家谱牒。"清代赵绍祖《新旧唐书五证》卷八云:"想修唐表时,祗取诸家谱系杂抄之。"而岑仲勉先生在《元和姓纂四校记》中把《元和姓纂》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作了详尽的对比研究。认为《宰相世系表》本于《元和姓纂》,以唐人文集和一些氏族谱牒作补充材料,编集而成。
当今郭氏研究很多引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郭氏的记载。为还原郭氏世系记载,我们下面就从《元和姓纂》开始考证郭氏世系。
一、唐代谱牒姓氏专著《元和姓纂》中郭氏记载
《元和姓纂》是由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因元和七年(812)成书,则定为《元和姓纂》。该书为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作者林宝,济南人,官朝议郎,太常博士,约经历了唐德宗至穆宗四朝,当时即以擅长姓氏之学知名。曾与崔郾等共同审定《格后敕》,并参与修撰《德宗实录》和《皇唐玉牒》。
《元和姓纂》详载郭氏世系,特别是郭子仪家族世系(共8页,略)。
1、周文王弟虢叔受封于虢之时就称“郭公”。
关于郭氏起源,《元和姓纂》:“周文王弟虢叔受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公羊传云:虢谓之郭,声之转也”。
《元和姓纂》详载唐代族姓世系和人物,于古姓氏书颇多征引,因而也保存了一些佚书的片段。原书体例以皇族李氏为首,然后按四声韵部分系姓氏。唐代崇尚门第,家谱往往攀附望族以自重。《姓纂》取材包括私家谱牒,故所述族姓来源未必都翔实准确。
2、《公羊传》中记载虢国均记为“郭国”。
周文王弟虢叔受封于虢之时称“郭公”,公羊传云: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在《公羊传》中记载虢国,均记为“郭国”。《公羊传》记载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基本属于当代人记当代事。
《公羊传》中记载郭(虢)国、虞国、晋国态势及“假虞灭虢”。
二、宋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郭氏记载
由于唐末五代的兵燹丧乱,唐代的文献材料损失严重。兼以历代传抄,难免脱漏为错。宋代所见到的《元和姓纂》已有残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亦难以避免错误。至于传刻中出现的字误、行误更是常见之事。前人对《宰相世系表》的评价往往不甚高,也在于此。
《宰相世系表》中的错误也是十分严重的。为纠正为误,使之可靠实用,前人已经持续不断地做了不少工作。如宋代吴缜《新唐书纠谬》、清代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呜盛《十七史商榷》,以及一些金石著录等等。以后,又有沈炳震《唐书宰相世系表订为》、罗振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补正》等有关此表的专门校正著作。尤其是岑仲勉先生《元和姓纂四校记》一书中对《元和姓纂》进行了详尽全面的考证工作,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到《宰相世系表》,所以,它也是对此表的精确考证。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详载郭氏世系,特别是郭子仪家族世系(共29页,略)。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卷七十四表第十四郭氏表:
“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於西虢,封虢仲於東虢。西虢地在虞、鄭之間,平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楚莊王起陸渾之師伐周,責王滅虢,於是平王求虢叔裔孫,序封於陽曲,號曰郭公。「虢」謂之「郭」,聲之轉也,因以為氏。後漢末,大司農郭全代居陽曲,生蘊。蘊生準、配、鎮。鎮,謁者僕射、昌平侯。裔孫徙潁川。”
三、郭氏宰相世系表勘误四则
勘误一:虢仲、虢叔封地的错误
“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於西虢,封虢仲於東虢。西虢地在虞、鄭之間”
周代以伯、仲、叔、季作兄弟之间的排行次序,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以下为叔,老末为季。虢国历史上有多位叫虢仲和虢叔,因此在后世引起理解认识上的混乱。
《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杜预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马融曰:"虢叔,同母弟;虢仲,异母弟。"这说明虢仲、虢叔的确为文王的同父弟弟。《国语·晋语》载:"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勤,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于诸弟。""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而咨于二虢。"可以肯定,文王时已经有两个"虢"。三代时期,凡方国部族皆有各自的名号,以便称道。而"虢"就是虢仲、虢叔的封国之号,既然有封号,那么必有封地。第一代虢仲、虢叔都封于今天的陕西宝鸡一带的虢国,史称“西虢”。
勘误二:“序封於陽曲”的时间错误
“平王東遷,奪虢叔之地與鄭武公,楚莊王起陸渾之師伐周,責王滅虢”。清代《四库全书》编纂时考证了“序封於陽曲”的时间错误。
郑武公灭虢 (公元前767年) ,楚庄王伐周--“问鼎中原”(公元前606年),两者相差160年。而周平王是东周第一代王 ,周定王是东周第九位君王。楚庄王伐周,周平王早已作古。这一错误不再详述。
勘误三:“序封於陽曲”的断句的错误
“於是平王求虢叔裔孫,序封於陽曲,號曰郭公。”《毛传》:"序,绪也。"序"通"绪",《尔雅》:"叙,绪也。自然也与"叙"同义。《诗·鲁颂·閟宫》:“缵禹之绪。”,即前人遗留下来的未竟的事业。陆游《丞相率文武官僚贺寿皇正旦表》:“系唐统,接汉绪。”即朝代的脉络、世系。
而近代翻印《新唐书》时断句成:“於是平王求虢叔裔孫序,封於陽曲,號曰郭公。”这是完全错误的,失去了文章的本意。很多人因没有追本溯源原文,导致以讹传讹,凭空杜攥出一个虢序、序公“號曰郭公”。
笔者通过多年研究史料,也从没有发现有一个叫虢序、或是序公的人存在,这一问题一直困绕着笔者,后来通过翻阅《新唐书》古籍,才从根本上认识这一问题。历史上并无(虢)序这个人,这是断句造成的错误。
另外前面说到,《元和姓纂》:“周文王弟虢叔受封于虢,或曰郭公,因以为氏。"第一代虢叔已经"或曰郭公".,并不是到了“虢叔裔孫”才“號曰郭公”。
勘误四:“阳曲”混乱不清的错误
1、“序封於陽曲”中的阳曲位于三门峡黄河对岸平陆县。
中国古代只有黄河才能称为河。《毂梁传·僖公廿八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东汉应劭:'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 宋.罗泌所撰之《路史·国名记·戊卷》称:"夏阳·序之封,晋灭之。今陕(今河南三门陕)之平(平陆县)。汉夏阳城又在韩城东北百三十。"
《公羊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并注“夏阳,左氏(春秋左氏传)作下阳”。《春秋左氏传・ 僖公二年》作“下阳” 。古以“山南水北”为“阳”,“下阳”以濒临黄河之北,犹与黄河南岸的虢都上阳隔岸相对,故名。
2013年11月2日,中华郭氏网宗亲代表实地考察虢国“下阳城遗址”。
2017年8月7日,中华郭氏网宗亲代表再访虢国“下阳城遗址”。
2、“郭全代居陽曲”中的阳曲在今山西省定襄县
西汉阳曲:置阳曲县在今山西省定襄县。今山西省定襄县,春秋后期(公元前541年后)属晋,战国时属赵。秦时,属太原郡。西汉时,为阳曲县,属太原郡。傍滹沱河。《山西通志·定襄辨》:"今之定襄古阳曲也。"此阳曲始置于西汉。
2015年6月12日,中华郭氏网“郭氏故里行”宗亲参访山西省定襄阳曲古城遗址 。
3、今山西省阳曲县:
东汉末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迁移阳曲县于太原北郊狼孟县。
东汉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并州,遂徙阳曲县民超过系舟山,来到太原北郊狼孟在地,筑城居之,始名阳曲。移阳曲于太原界(即今阳曲县),在阳曲故城置定襄县属新兴郡(即今忻州市)。《阳曲县志》也明确指出:"'阳曲之得名始于汉。
因此,三个‘阳曲’ 地点、时代相差较远,“序封于阳曲”、“郭全代居陽曲”都与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无关。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郭子仪家族世系的勘误,请对照《,本文不再详述。
本文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郭氏宰相世系勘误四则,求证方家。商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