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文学考研‖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的大致脉络,各时期要点梳理。

文学考研‖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的大致脉络,各时期要点梳理。

文学考研‖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的大致脉络,各时期要点梳理。从小说起源开始,梳理各个朝代的重点作品。

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

中国古代小说

01

起源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大达亦远矣。”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指的是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

我们所说的作为文学体裁的小说虽然与《庄子》中的“小说”含义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将小说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因此,小说的流变也可以站在俗文学的角度来整体把握。纵观小说发展,其题材、语言、形式都显示出俗文学的特征。

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神话传说。有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2、寓言故事。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

3、史传。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

02

魏晋南北朝

初具规模 还不成熟

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小说主要有两大类,即志人与志怪。志怪小说有地理博物、鬼怪神异、佛法灵异这三类;志人小说则是笑话、野史和逸闻轶事这三种。

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刘义庆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这是一本“魏晋名士风流集”,鲁迅评“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单,粗陈故事梗概,按照传闻加以直录,没有艺术的想象和细节的描写。有人物刻画,但还不能展开。初具小说规模,不是成熟的小说作品。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以及叙事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为唐传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

03

文言小说成熟

唐朝的小说有从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演变而来的唐传奇和笔记小说。

传奇是唐代的文言小说,叙写“想象幽怪遇合,才情恍惚之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始有意为小说”。唐传奇经过初盛唐、中唐以及晚唐三个发展时期。初盛唐为初步发展时期,为六朝志怪向传奇的过渡时期,作品不多,艺术上尚不成熟。中唐为传奇的兴盛期,作者云兴,作品众多且质量亦高。晚唐五代,传奇创作更加丰富多样,呈现由盛转衰的趋势,出现了许多中传奇专集。

唐传奇是对以前的叙事作品的综合性的跃进。其叙事虚实相生,由志怪转向志人,多了对世态人情的刻画,记叙委曲,绘声绘色,增大了文学的直观审美性。具备了小说文体构成的情节、人物、情境三要素。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成熟和定型,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促进了文言叙事文学的发达,也对通俗叙事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笔记小说以笔记的形式、文学的手法、史学之追求、简省的篇幅来记录人物或故事的著作。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04

演绎的艺术 叙事粗略 文字粗糙

话本:从说话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故事文本,其叙事粗糙、文字粗俗,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还有文人根据说话艺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本,文字通顺、叙事周详。以及文人根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改编而成的通俗读本。

小说话本:小说话本有了固定的体制 ,体裁主要分为爱情与公案两大类。小说话本以人物行为和事件发展为叙事中心,疏于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语言口语化、个性化,贴近市井生活。除了小说话本以外,还有讲史话本和说经话本。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

05

长篇小说成熟

《三国演义》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历史演义小说。兼用史家笔法与小说家笔法,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增加大量不影响历史进程的虚构情节。开历史演义小说之先风,同时也是历史演义小说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

《水浒传》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标志着英雄传奇这一类章回小说的成熟。《水浒传》大量采用民间传说,完整地展现了宋江义军的兴衰,浓墨重彩地描写豪侠。《水浒传》中增加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人物性格塑造更加丰富,语言风格明快风趣,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

《西游记》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标志着神魔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已经成熟。《西游记》内涵丰富,具有宗教内涵、政治内涵和哲理内涵。《西游记》显示出极大的神奇性,具有幽默诙谐的游戏风格,故事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语言有张有驰,明快诙谐。《西游记》开启了神魔小说的创作高潮。

《金瓶梅》第一部文人创作的写实小说、世情小说。小说假托北宋末年为时代背景,实际写明中叶的社会生活。《金瓶梅》使用去英雄化书写,裸露现实人生,讽刺黑暗社会,使用的语言都是“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受其影响产生了笔墨纯净的才子佳人小说、艳情小说以及具有浓郁说教意味的世情书。

“三言二拍”是明代的话本小说,也代表了这一时期话本小说的最高水平。“三言”指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06

小说创作新高峰

《聊斋志异》为蒲松龄创作的文言小说,假谈鬼说狐而书写忧愤,针砭时弊,将六朝志怪小说的观念图式和唐人传奇的叙事文笔融合为一体,形成新的文学的审美方式和表现方法,情节瑰丽,意蕴幽深,成为中国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虽为文言小说,但为适应小说叙事要求,糅合口语,人物语言也因人而异。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描写当时文人世态相。小说具有明确的主旨,开篇就为全书立纲定调,写世间文人百态,既有假名士,也有真文人。“虽为长篇,颇同短制”,文中人物相继而出却无关联,许多情节都可单独成篇;小说叙述皆为实事,人也都是普通人物;叙事客观,叙述话语平实,叙述者隐身;使用春秋笔法,全用白描,而内寓深刻。

《红楼梦》由曹雪芹写前七十回,高鹗补后四十回形成全篇,是中国古代最具文学持久魅力的长篇小说。小说以贾家这个封建贵族家庭的没落悲剧为纲,糅合了婚姻爱情的悲剧和大观园女子命运的悲剧。小说使用如实的描写手法和真实的人物塑造,使用诗化的叙事方法,突破传统叙事模式,使用灵活的叙事视角。《红楼梦》对后世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众多白话长篇人情小说创作的兴趣,由它产生的“红学”至今仍为学者研究。

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

THE END

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_中国古代野史大观

中国古代野史大观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

上一篇: 世说新语·容止
下一篇: 《世说新语》品鉴之我谈 | “魏晋风流”是何物?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