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世界史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全球研究机构的未来

世界史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全球研究机构的未来

世界史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全球研究机构的未来世界史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全球研究机构的未来世界史和全球史研究因其全球性视角而有望在全球层面的学术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全球性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展开的

世界史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全球研究机构的未来

世界史和全球史研究因其全球性视角而有望在全球层面的学术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全球性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展开的,该组织框架囊括所有主要的学科和学术机构。2010年,世界史和全球史学家通过世界全球史学会(NOGWHISTO)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席位,该学会已获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附属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CISH)。世界全球史学会是基于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五大洲的世界史学会而组成的一个联合会。通过世界全球史学会,世界史和全球史学家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合作,并研究不断变化的科学世界的结构和动态变迁。本文将详细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世界全球史学会的结构、活力和可能的变革。世界全球史学会和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下届会议将于2015年在山东济南召开。

在界定历史的全球关联方面,世界史和全球史学家在众多学科中可谓率先垂范,并因此廓清了贯通古今的历史连续性。他们的全球性视角以及因之而来的成果极大程度地激发起史学家及其他专业的学者对全球格局的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尽管那些被归为“世界史”学家和“全球史”学家的人在他们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方面有程度上的不同,我发现他们的工作大体上相互重合。因此我将交替使用这两种称谓。

">[1] 实际上,伴随人们对全球格局的研究,新的重要的研究课题也不断涌现,其中包括大分流(19世纪时整个世界被划分为贫富两个部分);古今一理的人类的迁徙;以及大历史,即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的历史。

另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是人类知识的全球架构问题,这一架构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历史及所有其他学科的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过去的60余年里一直充当着创造和交流学术知识的机构或组织之间相互交流的主要枢纽。有了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隶属机构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的交流互动,学者们便有望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格局、优劣势与知识变迁的机理。

世界史作为一门学术研究,很适合于针对全球知识的回顾。世界史和全球史的综合研究取向使其能够很好地检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机构运作、项目范围、分支机构及其与政府、大学、企业中知识创造者的交流和联系。世界史领域的研究不仅依赖于专业史学家的工作,而且会吸收、融汇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和学术成果,尤其是探究历时变迁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众多学科领域。Patrick Manning,Navigating World History:Historians Create a Global Past(New York:Macmillan,2003).

">[2] 对全球学术研究机构的世界史回顾足以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关于全球研究机构未来走向的问题。本文旨在简要介绍这种全球性的结构,世界史学家正是在这种结构中开展自己的工作的。

本文分四节,重点探讨世界史学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间的互动。首先描述学术知识的全球集合是如何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附属机构得以实现的,并同时简要回顾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前的类似机构。然后,文章回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整体结构与活力,指出其伴随知识及全球社会组织的变化而展现出来的优势与不足。接着,文章从三个维度探讨历史学科领域的研究,即历史专业的全球架构,世界史与全球史在历史研究中地位的不断演变以及世界全球史学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建立。最后,结论部分指出,世界史学家能够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念,条件是世界史学家在全球范围内通力协作,对该全球性学术机构做出历史的评价,并同时认清该全球性学术机构内部存在的极大张力和缺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术研究的框架

上一篇: 带官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下一篇: 中国民国时期有“史学四大家”钱穆、吕思勉、陈寅格、陈垣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