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告别不包括中国的“世界史”,这本书刷新你对世界历史的认知

告别不包括中国的“世界史”,这本书刷新你对世界历史的认知

告别不包括中国的“世界史”,这本书刷新你对世界历史的认知书写中国自己的世界史

1874年李鸿章在一封奏折里面指出,“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这是内陆文明面对海洋文明冲击时候的无所适从。

而今时过境迁,中国和平崛起,不变的是我们仍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近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成为世界大变局的新变量、催化剂。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俄乌战争牵动各方关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更加凸显。今年,随着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网络,人工智能对世界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是扑朔迷离。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深刻体会世界历史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规律,对于我们认识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具有特殊意义。我国大力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就高度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论述。

纵观世界历史,我们看见两条线,一条是横线,一条是纵线。横线是从分散到整体的运动趋势,终结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纵线是从低级到高级的社会发展,文明在发展中持续升华。

回望5000多年前文明在世界上某些孤立地点初露端倪,今天,我们这个星球已经是文明高度发展的人类家园了。这个家园需要人类共同呵护,也需要人类共同认识。人类历史的这两条线在过往几千年中是如何交织互动,又是如何推进历史的全面发展?

我们都非常熟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其实,世界历史研究也在马克思毕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自大学时代直至逝世前的最后几个月,始终坚持世界历史研究。他提出了“世界历史”思想,既指出了历史从低级向高级的阶段性演进,也指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事实。

真实的历史是在非常复杂的结构中运动的,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很早就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复杂性。

电视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主编的《新世界史纲要》一书,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阐释世界历史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交叉并举的客观事实,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该书试图用历史学实证的方法,即事实陈述的方法,还原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用事实说明:马克思的思考反映了历史运动的真实。

曾经,在中国学术语境下,“世界史”常常被理解为“外国史”。钱老师则强调,在世界史书写中应摒弃“西方中心主义”,重视除少数几个大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和文明的历史,注意人类交往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这些理念有助于我国新的世界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为读者提供更为完整的世界史知识、传播正确的世界史观。

01 理论的提出: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概括性的经典表述是:“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一理论和马克思的世界观阐发密切结合在一起,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提出“世界历史”理论的第一文本,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章”)集中地阐发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即: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物质生产;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条件一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二是普遍交往的建立;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也是交往到普遍交往的演变过程,亦即地域性的历史变为“世界历史”,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所代替。

1948年苏联发行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周年纪念邮票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资本主义开辟的世界历史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宣言》中得到了更简明和系统的阐发,其理论要点是:

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揭开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序幕。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曾起过非常革命性的作用。地域性的历史转变成世界性的历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世界历史的发展,必将冲破资本垄断的桎梏,使共产主义得以实现。

麦哲伦环球航行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在汉堡出版。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状态为研究对象,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这一世界历史现象,强调它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继《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之后,在《资本论》中继续展开。

德文版资本论

其理论要点是:关于“商品二重性”到“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是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的逻辑起点;世界市场是形成世界历史的经济基础,它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世界历史是因劳动社会化、交往普遍化两种趋势,以及这两种趋势日渐紧密结合而形成的。

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中包含着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从它问世的那一天起,就蕴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普遍性危机是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中的必然现象,这决定了共产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必将代替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研究,在马克思毕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自大学时代直至逝世前的最后几个月,始终坚持世界历史研究。他在进行世界历史研究时,曾做了7个编年史摘录。

其中《历史学笔记》是马克思生前最后一部历史摘录笔记,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其关注的重点是: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起源;资产阶级为确立自己的统治所进行的斗争,以及与这一时期欧洲史有关联的一些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历史。马克思通过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揭示了人类历史的真实基础,以及历史矛盾运动的动力。

02 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前提:

地域性的历史转变为世界性的历史

马克思提出“世界历史”理论并非偶然。这是他批判资本主义,建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实证的和逻辑的基础。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

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地域性的历史转变为世界性的历史。人的解放的程度,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世界历史性的人。在任何一个孤立的、单独的民族或国家内,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包括两个阶段,其一是“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阶段”;其二是从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阶段向“共产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阶段”的转变。“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的局限性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必然性”,决定了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出发,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在原始社会处于封闭状态。大约自公元前4300年,首先在西亚,包括它南部的两河流域,开始了氏族制解体,向阶级社会和文明时代过渡的过程。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制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些国家的生存环境及彼此之间的“封闭状态”。在古代希腊,公元前8—前6世纪曾经出现了“大移民”运动。但是,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看,这并没有改变当时人类历史的“封闭状态”。

1876年苏丹喀土穆的奴隶市场

在封建社会,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活动范围和交往联系虽明显地扩大了,但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其本质是封建主对大部分土地的占有和对劳动者的不完全占有。

封建经济仍然是一种自然经济,这就决定了人类在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仍然没有从民族性的、地方性的历史转向普遍性的、世界性的历史。

15世纪,西欧的一些城市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从这时到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是封建制度瓦解、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的时期。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迈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第一步。

马克思笔下的“世界历史”,是相对于“民族历史”而言的。荷兰在16世纪末,英国在17世纪中叶,法国在18世纪末,德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在19世纪中叶,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的生产方式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取代,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加快推动了各民族的、分散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03 三次生产力革命和“交往革命”:

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一“结果”,即“世界历史”不是原发、天然形成的,而有其形成的根源、前提和动因,这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交往的普遍发展。

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发展开始突破民族的地域性局限,历史最初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大体始于16世纪,初步形成在19世纪中叶。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膨胀、无限制地扩张、对资本增殖的无止境地追求和大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冒险、远征和殖民地开拓,以建立和扩大世界市场,为此就必须消灭各个国家和民族彼此孤立隔绝的状态。

世界的人均GDP自工业革命以来呈现爆炸性增长

前资本主义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况,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地方性的联系逐渐为世界性的联系所取代。随着历史转向世界历史,人自身也同时从地域性的封闭条件下的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一般认为,近代以来,人类历史上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发生过三次改变世界的生产力革命,而科技革命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蒸汽、煤气、水力等强大的动力,自动纺棉机等机器、机车、铁路、电报等,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马克思基于对事实的研究,得出了科学是生产力,而且是直接的生产力,生产力包括科学的结论。

第一次生产力革命,即人们常说的工业革命。“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的三个伟大杠杆。”经过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一般认为,16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历史发展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阶段。

瓦特蒸汽机

第二次生产力革命,即19世纪60、70年代开始的电工技术革命。“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以至于资产阶级对生产力的管理愈来愈不能胜任。”这次生产力革命,把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使生产率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地提高,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也同时极大加深。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垄断组织的出现,即是其突出表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整体化趋势更为加强。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变革,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塑造未来的是科学。

1881年,第一辆由电力驱动的电车在德国柏林周边的里特希菲尔德问世。

在第二次生产力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的浪潮逐渐从欧美中心地带向远离中心的边缘国家和地区扩散。面对不可阻挡的世界工业化浪潮的冲击,几乎所有欠发达的落后国家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回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始于15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在19世纪的后30年,它的第一个阶段,即“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阶段”已经实现了。这里“世界历史”的“世界”,不仅仅指地理范围的不断扩大,更是强调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相联系的世界性系统整体。

第三次生产力革命,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以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信息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科技革命浪潮。与以往相比,第三次生产力革命表现出的新特点是:科学技术新成果高速增长;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高科技群体化、产业化;科学与技术两者间的结合、转化加快,发展速度加快;新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的影响。生产力革命引起的超越国界的市场体系、金融体系和生产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现代历史的发展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笔下的“交往革命”,是指19世纪工业革命后期与其后出现的世界性的交通和通信革命变革,世界由此进入了密集型的社会交往时代。1850年时,英国已经建成的铁路达9600多公里。蒸汽机车和铁路的出现,是和形成中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及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交往”被赋予了全新的社会内容。

马克思所说的“交往”,是指从民族交往到世界交往的“世界历史性”交往。只有这种交往才能真正克服“狭隘地域”的局限,同时使生活在狭隘地域中的人扩大世界历史性的视野。只有“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所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自由和发展才有可能。

交往革命,主要有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革命带来了交通的变革,尤其是铁路的出现,力求用时间消灭空间,加速文明的传播。“中国的铁路建设可能开放;这样,这最后一个闭关自守的、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为基础的文明将被消灭。”

第二阶段是,海底电缆的开通,产生了电报,预示了信息社会的到来。例如,19世纪中叶,电报已把欧洲变成一个巨大的证券交易所。“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愈来愈加密集的交往的媒介,是科学和知识的力量,是人的智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电报办公室旧图-法国勒克鲁塞车间

社会是一个有多维结构的复杂的系统,交往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结构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最初在系统阐释“世界历史”理论时,就表现出他鲜明的世界历史性的理论视野。

马克思笔下的世界历史有两种含义,无论作为人类诞生以来的总体的历史,还是作为狭隘的民族地域性历史转变为“整体化”的世界历史,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的交往。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不是“绝对精神”的运动过程,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等纯粹的抽象行为,而完全是现实的人在物质世界的实际活动。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分工的发展使生产和交往分离,没有人类交往的扩大,就没有世界历史的形成;在“世界历史”意义上存在的人,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直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04 “世界历史”理论的现代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一百多年后,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变,这是时代使然。

一方面,一个多世纪的世界历史矛盾运动,表明马克思的预言已经成为事实,充分证明了马克思这一理论的真理性;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回答20世纪世界历史巨变中提出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时,已显得无能为力,使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价值和现代意义迅速凸显出来。

20世纪7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国际社会学联合会主席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因创立“世界体系”分析方法,被认为是世界体系学派的代表。他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体系进行研究,以新的视角系统研究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兴盛和衰落的历史,论证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之后即处在剧烈的斗争和变动之中,现已进入“混乱和告终”时期,到21世纪中叶,它必然被一个或多个后继的体系所取代。

沃勒斯坦认为:“我们不能预测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但能通过我们目前政治的和道德的活动来影响其结果”,而“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中起重大作用”。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2019),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创始人。

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是与生物体类似的社会机体,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每一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都受到这一规律的制约和支配。这一基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有高度的一致性。

1984年底,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出版英文版《邓小平文集》,邓小平在其“前言”中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一脉相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走进世界历史,在向全世界的开放中,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正是这伟大觉醒和伟大的革命,使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与世界历史接轨,中国更加自觉地走入世界历史的行列,大踏步赶上时代,融入时代潮流。马克思所揭示的“世界历史”时代是开放的时代,今天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生产力,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今天,人类仍生活在马克思所揭示的“世界历史时代”。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可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致力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如何科学地分析并揭示了当今世界历史进程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从而顺应历史潮流,向全世界提出了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立场、中国判断。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给了你哪些启发?

在留言区谈谈你的想法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主题赠书一本

新世界史纲要

上一篇: 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一篇: 中国近现代史测试题(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