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直书,既使杀头,也不改一字。这是史官精神。
司马迁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官,他父亲是史官,他也是史官。史官大多世袭,世世代代为史官。
史官,就是记载史事的官。国家发生什么大事了,史官就需记下来。
司马迁就著有《史记》,鲁迅称巜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司马迁著《史记》期间,曾因李陵事件,被处于宫刑,这是男人最屈辱的刑罚。他曾经想到过死,史官的使命让他忍辱活下来,从而完成著作巜史记》。
比司马迁早的春秋,也有两位史官,他们的精神也让人叹服。
第一位是孤偃。
一、孤偃直书
孤偃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
他曾因春秋一笔“赵盾弑君”而出名,就因为这个记载,被后来的奸臣所利用,赵氏被招致满门抄斩。
而实际上,赵盾是冤枉的,杀国王的是他的侄子。那么孤偃为什么那样记录?
当时赵盾铺佐年幼的晋灵公当上了晋王,当时的国王才十岁,国家大小事情就由赵盾掌控。
时间慢慢地过去,国王已经十七八岁了,按理说国王可以亲政了。
但这个国王不省心,不干正事。拿着小孩子玩的弹弓不打鸟专打人,和奸人屠岸贾混在一起,变着法玩。
弹弓打人玩烦了,玩摔跤游戏,摔跤游戏玩腻了,找美女。
就是不理政事。
人家还满有理由。先君临死时指定让我当王,你赵盾非要弄出一些祸乱,还让我母亲到大殿上哭,你这就是辱君!现在还不把权力交出来!可恶!太可恶!我玩玩也不让!
于是晋灵公和屠岸贾设计请赵盾喝酒,国王请喝酒,不能不去。
赵盾去了。在宴会上,晋王又是放狗咬,狗咬不成,又出动亲兵杀赵盾。
赵盾在一名义士的帮助下逃出了宫殿,准备逃到国外。还未到边境,就得到消息。
晋灵公死了。
那还逃什么?回去吧。
和其他官员商议:该立谁为王?接下来政局怎样开展?
忙得不可开交。
下班来到史官孤偃处,问道,桃园一事你是怎样记载的?
赵盾不看则已,一看简直要吐血了。
竹简上,“赵盾弑君”赫然在目。
言下之意是说你这个史官是怎么当的?怎么不如实记载?
众所周知,灵公不是我杀的?
狐偃说,灵公长期受奸人蒙敝,你不去制止?别人杀了灵公,你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去缉拿凶手,还继续做你的官。
虽然你没有亲手杀灵公,主要责任是你,你就是弑君者。
赵盾牙口无言,欲哭无泪。
正是“赵盾弑君”这千秋之笔,被奸人屠岸贾利用,盅惑新君杀了赵氏满门。
第二位史官的故事也非常感人,他以死来捍卫历史事实。
二、以死捍卫史事
不仅他被杀,他的几位弟弟也被杀。
春秋中晚期,诸侯国内的权臣争权夺利,想独揽大权。
齐国大夫崔杼设什把齐王杀害,于是他跑到史官太史伯家中,问太史伯是怎么记的。
太史伯亮出竹简,上写道:夏五月巳亥,崔杼弑齐君。
崔抒一把夺过竹简,折断,盛气凌人地说,重记,写齐王死于疾。
好,重记,亮出来,仍然是:夏五月巳亥,崔杼弑齐君。
崔抒夺过来,折断,拔出长剑,逼着太史宫,重写,齐王死于疾。
“史家据实直书一字不该”。写的仍是,夏五月巳亥,崔杼弑齐君。
崔抒失去了耐心,嗖的一声,太史宫人头落地。
这回没有人敢记了吧?
有!
你是谁?
三弟太史书。
在竹简上写道:夏五月巳亥,崔杼弑齐君。
嗖,又人头落地。
我倒要看看,是你们的笔厉害还是我的剑厉害?这回没有人敢记了吧?
有。又走出一个人?你是谁?
二弟太史重。拔剑相威胁,齐王死于疾病。
不改,仍如实记下。
又被杀。崔抒一连杀害了三名太史,他是杀红了眼,但史实仍有太史伯的四弟记下。
屠刀之下,不改一字,誓死捍卫史实,这就是太史伯一家太史官的精神。
感谢这些太史,为我们留下了真实的史实,让我们才能了解真实的历史。
他们愚腐吗?
他们有铮铮铁骨。
面对强权,秉笔直书。这种精神我们的先人就有!我们后人呢?
当巨大的诱惑摆在面前时,是否还能守住初心?是否还能守住自己的底线?#暑期创作大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