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狂士”范晔和《后汉书》

“狂士”范晔和《后汉书》

“狂士”范晔和《后汉书》而其中最受推崇、评价最高的是“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均为私人撰史的典范。

文\海南日报记者 邵长春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其中最受推崇、评价最高的是“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均为私人撰史的典范。

其中《后汉书》记载了东汉王朝近二百年的历史,在叙事时间上虽早于《三国志》,但其作者范晔却比《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晚出生165年,所以《后汉书》实际上是“前四史”中最晚成书的。

《后汉书》有何精彩之处,使得它能在众多描写东汉的史书中脱颖而出?它的作者范晔又是怎样一位放荡不羁的奇人?本期《古籍新读》带您走近范晔和他的《后汉书》。

后汉书_后汉书范式列传翻译_后汉书班彪列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

范晔:性格狂放不羁的史学大家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今河南淅川或内乡),出生于东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死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终年48岁,但其短暂的一生却甚是精彩。

范晔出身名门,其祖父范宁曾任豫章太守,是位经学大家;父亲范泰深得刘宋王朝建立者宋武帝刘裕的信任,身居高位。

范晔是范泰第四子,据《宋书》记载,范晔是他母亲如厕时所生,额头为厕砖所伤,所以就干脆起了个小名叫“砖”,如此奇特的出生方式或许也预示了范晔“不拘小节,放达任性”的一生。

史载范晔“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成年后范晔随父亲投靠刘裕,成为刘裕之子刘义康的部下,还曾随名将檀道济北伐。

宋文帝时,司徒王弘辅政,范泰劝王弘引宋文帝的弟弟彭城王刘义康入朝共参朝政,以避权势太盛的嫌疑,却不想此举给自己的儿子范晔乃至整个范氏家族埋下败亡的祸根。

后汉书_后汉书班彪列传原文及翻译_后汉书范式列传翻译

东汉《六博陶俑》。

刘义康顺利入朝担任司徒后,作为其亲信的范晔任尚书吏部郎,政治前途一片大好,但范晔却干了一件蠢事。

元嘉九年,刘义康的母亲彭城太妃去世,将要下葬前一晚,范晔等亲信下属聚集府内吊唁帮忙,范晔的弟弟范广渊时任司徒祭酒,正好当值,范晔酒瘾发作,就在值班室里聚众狂饮,不仅如此,喝到高兴处,还“开北牖听挽歌为乐”,即打开北窗拿顶头上司母亲葬礼的哀乐当助兴音乐取乐,从而激怒了刘义康,被贬任宣城太守。

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范晔从此通过著史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

在郡数年,范晔仍不改其狂生本色,蔑视封建礼法,率性而为。他不羁的性格即使面对最高皇权时也不肯收敛,史载范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范晔音乐天分极高,宋文帝很想欣赏,几次暗示,他都装糊涂,终不肯给皇帝弹上一曲。最后逼得宋文帝在一次宴会喝到高兴时直接和范晔说:“我想唱首歌,爱卿给我伴奏一曲吧!”范晔才不得已展示了才艺,但皇帝刚唱完,范晔就立即停弦,不肯再多弹一曲。

范晔宦海沉浮之际,刘宋中央朝廷也发生了变故,彭城王刘义康不顾君臣礼仪,广聚党羽,引发宋文帝猜忌,其党羽受到清洗,自己也被外放出任江州刺史。

后汉书_后汉书范式列传翻译_后汉书班彪列传原文及翻译

汉代是辉煌的时代,灿烂的汉画以它恢弘的气度、豪迈的风格,成为中国文化精彩的组成部分。图为汉代《车马出行图》。

此时,受过刘义康恩惠的孔熙先,因长期担任员外散骑侍郎也郁郁不得志,经由范晔外甥谢综介绍,刻意结交当时手握禁军的范晔,于是常在一起赌博,孔熙先故意放水输钱给范晔,将后者拉上了拥立故主刘义康的贼船。

元嘉二十二年,谋反之事被人揭发,范晔被捕下狱,不久押赴刑场处决,时年48岁。其子范蔼、范遥、范叔委等皆受株连,唯有孙子范鲁连因为是公主外孙的缘故幸免于难,仍被发配充军。

当年撰写《史记》的司马迁因李陵案牵连被处腐刑,班固写《汉书》时,评论说司马迁“博物洽闻,而不能以智自全”,但班固自己却受窦宪案牵连,身死狱中;范晔写《后汉书》时,又说班固“感伤司马迁博闻强记知识丰富,但却不能免予受刑;但他自己也身受杀戮,智慧虽与司马迁相同却依然不能自保。”不想一语成谶,范晔自己身死族灭,结局更加凄惨。

前四史的作者,反倒是身处三国乱世的陈寿历经蜀、魏、晋三朝,终能保全性命而善终,大概是因为有身处乱世中的一份清醒吧!

《后汉书》:比肩《史记》《汉书》的巨著

《后汉书》叙事简明而周详,记事有重点而不遗漏,囊括东汉一代近二百年的历史。范晔原计划写十纪、十志、八十列传,但最终只完成了纪传部分。

后汉书_后汉书班彪列传原文及翻译_后汉书范式列传翻译

《马踏飞燕》代表了东汉时期青铜器制作技艺的最高成就。

《纪》计十篇,前九篇为东汉12位帝王的生平大事,是简要的东汉编年史;第十篇则为《皇后纪》,以纪的形式,集中反映了东汉一朝历任后妃的主要事迹,这是范晔所开创的,也是“二十四史”中唯一一例,反映了东汉王朝中后期少帝在位,太后与外戚专权的政治特点。

接下来的八十篇传,范晔集中展示了“东汉尚名节”的时代精神风貌,以“正一代得失”为宗旨,以“贵德义,抑势力,进处士,黜奸雄”为原则,更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东汉流行的谶纬之学,其入选传记的人物不局限于将相王侯的小圈子,更有大儒、党人、列女、逸民、独行、术士等,反映了广阔的东汉社会全貌。

值得一提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群雄逐鹿,战乱不已,也引起了史学的兴盛,包括范晔在内,著述东汉一朝历史的就多达十二家,而这些史书都是在《东观汉记》基础上写成的。

《东观汉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官方纪传体断代史巨著,由东汉班固、刘珍、蔡邕、杨彪等几代人不断编撰,历经自东汉明帝至献帝几乎一朝时间还未最终完成。

范晔的《后汉书》不仅取材《东观汉记》,更博采众家之长,故有“集美”之誉,也正是因为《后汉书》的优秀,其他东汉史书逐渐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但《后汉书》也有不足之处,最突出的就是缺少典章制度的志。范晔地写史计划里,本有志的安排,并已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但突遭横祸,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

《后汉书》流行于世后,南朝梁人刘昭最早为《后汉书》作注,由于范晔的《后汉书》无志,刘昭就把司马彪的《续汉志》分为三十卷,补进了《后汉书》,并为之作注。可惜的是,司马彪的《续汉志》也缺少《食货志》和《艺文志》,这导致东汉一朝的经济方面史料缺乏,典籍名字也未能具陈史册。

到唐朝,章怀太子李贤又召集张大安、刘纳言等人,主持对《后汉书》作注,李注遂取代刘注流行于世,但因《续汉志》非范晔所著,李贤弃而不注。所以现今流行的《后汉书》版本作者四人,纪传部分范晔著,李贤注;志部分司马彪著,刘昭注。

范晔《后汉书》的另一大遗憾则是缺少自序。范晔祸起突然,已无暇著此文章,只来得及写一篇《狱中与诸甥侄书》。

在这篇不到千字的信中,范晔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坦陈自己因为疏狂放肆而终遭杀身之祸,又有大段论及所著的《后汉书》,称其“内容的广博宏富不一定比得上班固的《汉书》;但史料的处理和编纂体例的创新,不一定比之有愧。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篇绪论,更是笔势纵横自如,实在是‘天下之奇作’。”虽命在旦夕,仍不改其“杀身而无悔”的“狂士”本色,后人一般把这封信附于《后汉书》,聊作序言。(邵长春)

上一篇: 梁启超:读史当先《后汉书》
下一篇: 中国古典学的重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