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明史之谜,头皮发麻

明史之谜,头皮发麻

明史之谜,头皮发麻《明史纪事本末》 局本清朝初年的时候,有个历史学家,名字叫做谷应泰,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一本《明史纪事本末》。这本书,记录了从草根朱元璋起兵一直到李自成攻入京师

明史_明史pdf_明史袁崇焕传

《明史纪事本末》 局本

清朝初年的时候,有个历史学家,名字叫做谷应泰,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一本《明史纪事本末》。

这本书,记录了从草根朱元璋起兵一直到李自成攻入京师,崇祯自挂东南枝为止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本史学巨著。

而且,谷应泰写这本书的年份很早,早到那个时候清朝还没有兴起文字狱,所以他的创作相对来说不受到干扰,因此这本书一直是研究明史的重要史料。

那么问题来了,浩瀚明史,哪一部分最吸引人,哪一部分人们的讨论最多呢?

大概是有关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到如今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

大部分有关明朝的史料,对朱允炆的下落基本上就是三言两语以概括,有的说死了,有的说没死,但大都是轻描淡写的盖棺定论,而很难有具体的记载。

有趣的是,谷应泰的这本《明史纪事本末》却如小说一般的描述了朱允炆在南京皇宫中的最后一个夜晚。

书中记载,建文四年六月乙丑日,在那个闷热的夏天,朱允炆全线溃败,燕王朱棣的大军攻破南京金川门,年轻的皇帝短短四年的统治即宣告结束。

这朱允炆,心高气傲,得知城门已破的消息之后,他是长叹一声,当时就要拔剑自刎抹脖子。

明史pdf_明史_明史袁崇焕传

(程济 形象)

在这个时候,翰林院编修程济把他给拦住了。

这个程济,历史上确有其人,在洪武时期他是地方官员,曾经在四川的岳池做教育类工作,后来建文帝登基,他被调回京师,在翰林院做编修,主要的工作是校对古籍,抄抄写写,整理圣谕。

这个程济,他文化工作做的一般,但是其人有个特长,就是擅长易学,好风水之术,因此他有天晚上夜观天象,竟然预测出了来年明朝将会刀兵骤起,很有可能是北方地区要发生叛乱。

预测出来还不算,这哥们性格还十分耿直,他一纸奏疏就把自己的想法汇报到了朝廷里。

在朝廷看来,程济在翰林院里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不把本职工作干好,竟然搞出这种妖言惑众,引起恐慌的言论来,实在是十恶不赦,于是立刻就把他给逮捕,打算杀掉。

但是没想到,程济屠刀面前不改色,反而振振有词的说,你们可以先把我关一年,看我说的准不准,如果不准,明年再杀我不迟。

果然,一年之后,燕王朱棣就起兵造反,程济预言成真,被视为神人,并且得到重用,成为了朱允炆的亲信。

南京城破的时候,程济就在皇帝的身边,他一把拉住朱允炆,说皇帝既然你都有勇气死,那为什么没有勇气出逃呢?

朱允炆又叹气,说天下已然沦丧于燕贼之手,我又何苦挣扎,接着又要拔剑抹脖子。

明史pdf_明史_明史袁崇焕传

(明成祖朱棣 绘像)

程济又把朱允炆拉住,耐心的劝慰他说,昔晋朝八王之乱而后五胡乱华,中原沦丧,汉室倾危,幸有司马睿衣冠南渡而有东晋江山,昔北宋有靖康之耻而钦徽二帝死于异土,可高宗赵构南渡,也草创了南宋天下,古人尚且如此,今人何不如呢?

程济引经据典,说了不少,总而言之中心思想就一个,死了就真没了,但是只要不死,只要跑出去,朱允炆就可以发天子诏书,号令天下兵马勤王,因为当时明朝的武装势力并不一定都归顺了朱棣,朱允炆完全可以在残局中盘活,一步一步再做打算。

这个程济啊,劝人还真有一套,几分钟下来,朱允炆就不想死了,而立刻开始计划如何逃出南京城。

但是,谷应泰接下来的记载,可就有点奇怪了。

书中说,建文帝要逃跑,但是不知道如何脱困,这时候一个叫做王钺的

宦官提供了一条线索,王钺说,太祖高皇帝宾天的时候曾经留下过一个箱子,说逢大难之际的时候可以打开,里边或许有破解之法。

于是,群臣把箱子找出来,砸碎锁头,打开一看,赫然是一柄剃刀,三套僧服,以及三张度牒。

这个度牒,你可以理解成是和尚的身份证,也可以理解成是通行证,反正有了这个东西之后,出入城池就可以畅行无阻。

而且,这三张度牒上早就写好了名字,也就是和尚的法号,分别是应能,应贤,应文。

甚至,箱子里还有白银十两充作盘缠,另有书信一封,上边写着应文从某某门逃走,应贤和应能则从另外的某某门逃走,出城之后在一个叫做神乐观的道馆汇合。

神乐观,在今天的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白马公园附近,从南京皇宫的后门走上一公里,就可以到达这个地方。

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神乐门附近就是玄武湖,顺着玄武湖走金川河,就可以直达长江,到了长江上,那就真是天高海阔任我游了。

明史_明史pdf_明史袁崇焕传

(玄武湖)

度牒中的应文,指的就是朱允炆,而应贤则是指监察御史叶希贤,应能则是指大臣杨应能,这两位都是建文帝的近臣。

按照这个说法,这朱元璋老兄简直是神了,他不仅预测了朱棣会起兵,会战胜朱允炆,会攻陷南京,料到了朱允炆会败亡,还提前为朱允炆准备了逃生计划和工具,那就是让朱允炆化妆成和尚逃走,甚至还贴心的为朱允炆留好理发工具,更为朱允炆亲自挑选了两名亲随,连最优逃跑路线都规划好了。

读史到此,不由得感叹一声,这保护做的,真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啊。

于是,朱允炆一行人和朱元璋实现了跨时空对话,在朱元璋的指引下,朱允炆成功逃出皇宫,抵达了神乐观,而神乐观的道士王升更是提前就准备好了船只来接应朱允炆。

难道,这王升能未卜先知么?

他当然不能未卜先知,他的解释是,前两天太祖皇帝就已经给自己托梦了,让自己早做准备。

看看,托梦都出来了。

文献分析到这里,这内容已经不是历史质感了,而完全是写小说了,所以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这一段记载纯属稗官野史,并不可信。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其中那些神乎其技,各种夸大的剧情摘除的话,就会发现,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答案。

明史袁崇焕传_明史_明史pdf

(明太祖朱元璋 绘像)

朱允炆的爷爷朱元璋,也就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曾著有《皇明祖训》一书,这本书,是朱元璋亲自编写,用以给后代皇帝阅读的职业指南,怎么当皇帝,怎么做皇帝,全写在书里了,我们现在看一些明朝电视剧,有大臣动不动就说要遵守祖制,要遵守祖宗成法,说的就是要遵守《皇明祖训》中的内容。

那么这本书里具体写了些什么呢?可以说是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全写了。

皇帝应该如何治国,皇帝应该如何驭下,皇帝应该如何生活,甚至皇帝的吃喝拉撒睡怎么安排,朱元璋都有具体的要求。

内容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书中有几点,很值得一提。

朱元璋在祖制中规定,皇帝晚饭不能吃的太饱,不然容易胃痛,会造成身体不适,皇帝晚上睡觉不能睡的太死,要时刻警觉,没事的时候要常到宫外走一走转一转,听一听外面的动静,皇帝还要备几副盔甲和刀剑在身边,甚至朱元璋还要求,皇帝要在宫门各处饲养几匹好马,皇帝更要熟悉宫里的各个宫室和暗道,以备不时之需。

什么叫不时之需?说白了,这是朱元璋在教育子孙后代要掌握紧急避险和逃生的能力。

祖制这东西,影响力是有的,但是不过几代,越往后皇帝执行的越稀松,因为朱元璋的祖制太苛刻了,他完全是按照他本人那种宵衣旰食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强度来的,很难有人彻底的贯彻落实下去,但是,朱允炆毕竟是二代皇帝,跟他爷爷情感上又极好,他本身又是一个古板守旧之人,所以在他当皇帝的时候,以上祖制中的措施,想来他在位的时候应该还是严格执行的,那么既然如此,朱允炆就完全拥有逃走的条件,因为他的准备措施做的足够充分。

明史pdf_明史_明史袁崇焕传

(明惠帝朱允炆 绘像)

而且,建文四年六月初八,朱棣的军队就已经只距离南京城三十公里了,但朱棣直到六月十三才攻破城池,五天时间,朱允炆要是想跑,谁也留不住他。

有些读者可能会认为,靖难之役这种天胡开局朱允炆都能输,全国之师打不过地方一军阀,足见朱允炆同志的能力严重不足,既然他能力严重不足,那他肯定就跑不出去。

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因为决定一场战争胜利与否的因素太多了,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且很多时候是由一些我们无法具体察觉的细节导致了战争最终的走向,如以只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难道我们能说诸葛亮北伐是因为他个人的能力不足而导致六出祁山的全部失败吗?

何况,不仅仅是有程济那让人觉得过于离奇的预言,朱允炆在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就对分封在明王朝的诸位藩王有过隐忧。

在一次和朱元璋的谈话中,朱允炆甚至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这些藩王们办法,他告诉他爷爷,说你给我弄这些藩王,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戍边,为我抵挡胡虏的入侵,胡虏作乱藩王们可以平定,可如果藩王作乱,那就难办了,不过难办也要办,如果藩王造反,我会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天威来感化他们,用道德来约束他们,如果不管用,就要削减他们的官阶,收回他们的封地,如果还不管用,那就只好动用武力,把他们击败后变为庶民。

从这个角度来说,朱允炆甚至对朱棣的造反早有预见性,所以,他必然要考虑到,如果消灭了朱棣那皆大欢喜,可如果即将要被消灭的是自己,那么自己就要早早的做好万全之策。

所以,朱允炆既然在程济的劝阻下不再轻生而有了逃跑的想法,那么结合上述之条件,他就一定能逃跑。

只不过,朱元璋不会给他亲爱的小孙子留下完美的plan a,朱允炆想要逃出生天,只能靠他自己。

明史pdf_明史_明史袁崇焕传

(城破 大火)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曾经无限骄傲的年轻人此时灰头土脸,头发凌乱,脸上更是脏兮兮的,衣服上满身泥土和草屑,他也许真的进行了外观上的改造和化妆,但并不一定是和尚,但无论是什么身份,他的脸上总是时不时的浮现出不安和惊恐的表情,伴随着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四散的人群,崩塌的宫室,漫天的火光,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时人总是会纠结于朱允炆的生死与否,作者认为大概率没死,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大明南京朝廷倾覆的那一刻,朱允炆在政治环境中已经死亡,而至于他生理上的死亡与否,已经不再重要了。

而如果朱允炆没死,时人又会热衷的探讨朱允炆究竟去向何方,甚至在明清的各地的各种地方县志中,都可以看到有关朱允炆去过xx地,在xx地隐居过,在xx地生活过的记载。

然而,他去向何方,局于何所,也已经不重要了。

羁旅西北历多秋,霜染青丝满鬓头,乾坤何处寻旧梦?江河依旧水悠悠。

紫禁城中花已谢,奉天殿上月如钩。年年杨柳春风度,野老低声泣未休。

因为,命运这东西如覆水难收,从来不会给帝制时代的君王,第二次机会。

上一篇: 满清篡改了《明史》?福建张家的族谱被翻出,里面的内容出入很大
下一篇: 他是海南省历史上唯一一个宰相,还有哪些名人与海南有不解之缘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