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拟话本小说“入话"研究摘要 明清拟话本小说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推动了我国古代通俗小说 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拟话本的话语权被淹没在话本体系之中并未独立出来,因而学 术界对拟话本小说的研究并不广泛。拟话本小说的体制脱胎于话本,二者虽有千丝万 缕的联系,但这并不代表二者是同一事物,拟话本在继承话本体制的基础上,不断突 破创新,因而拟话本小说的体制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入话"作为其体制的一部分,其 发展变化,及其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格外引人注目。 全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辨明“入话”概念的外延。由于文本中对正话之前部分称谓的不同,加之 以前的研究者并未对这一部分的称谓加以详细区分,造成这一部分称谓的混乱。本文 从具体文本中找出例证加以分析,并总结先前各研究者的观点,最后从广义上界定入 话,即拟话本正话之前的所有文字,都视为入话,将它们分别称为入话诗(或词)、入 话议论、入话故事(即头回)。 第二,在辨明“入话”外延的基础上,对“入话”各部分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加 以分析。首先是入话诗词,入话诗词在拟话本小说中以诗词的不同形式出现在开头, 发展到后期,有些拟话本小说的入话诗词便不复存在,为更直观的展现这一变化,笔 者选取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文本对入话诗词的体裁样式作统计进行定量分析,从其发 展变化可以看出绝句所占的比例最大,律诗次之,古体诗最少。
以诗开篇所占比例从 整体上看,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但却呈现出依时代递减的趋势,以词开篇的很明显呈 现递增的趋势。其原因,笔者从明人对诗歌体裁的认识及明词衰微、清词中兴两个方 面论述。其次入话议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这主要与教化功能的加强和文人的积 极参与有密切关系。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加入到小说的编撰的队伍之中,他们 以拟话本小说为载体,赤裸裸的揭露社会的黑暗,目的是通过小说教化能唤醒世人, 惊醒愚民,以拯救社会,重塑封建伦理道德秩序。最后入话故事被淡化直至被取消的 现象,它呈现出拟话本小说体制上发展的一种趋向。究其原因有拟话本向案头化发展 的需要,再次文言小说、杂著笔记、野史中的故事大多己被采用,还有拟话本小说作者 们摆脱话本体制,转而寻求新的表达方式的自觉。总的说来,拟话本小说在继承传统 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新的特点,显示出作家寻求突破的艺术个性, 这是拟话本作家发挥其艺术创造力做出的可贵努力,推动了拟话本小说的发展。 第三,入话形式在章回小说中的发展演变,各种文体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既有 纵向的继承与发展,又有横向的相互渗透与影响。拟话本小说既是话本小说在更高层 次上的回归,又是通俗小说独创时代到来的提前预热。
章回小说正是在这种大趋势下, 既保有话本小说入话形式的余音,又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入话形式在章回小说中 虽有不同的变体,但其发展痕迹还是清晰的表现在作品中。 关键词:明清;拟话本;入话 RuhuainNihuabennovelsresearchin Ming qingdynastiesAbstract Nihuabennovelsof Ming qingdynastiesHavean importamposition inthe history developmentofChineseancient popular novels.But fora longtime,Nihuaben novelshavenot independent,SO academiainNihuabennovels researchnot widely.Thestyle ofNihuabennovelsfrom Huaben,they contact Closely.But arenotthesamethings.Nihuaben novelsinheritthebasisofthis system andcontinue creation.Theypresent changesofRuhuaAttract people payattentiontothem. Thethesisconsistofthree parts: First,discem extensionof ruhua,Because ofthedifferentnameinthe text,and previous researchersnodifferencebetweentheir differences,leading tonamechaos.This articlefromthe specific textfind example analyze,andconcludethe previous researchers point viewFinallytodefineruhuafromthe generalized ideas.Thatisbeforeallofthe writing calledruhua. Thesecond,Basedonthis,weanalyze developmentofeach part andthereasonsof cansement.Firstisruhua poetries,theyappeared indifferentformsatthe beginning ofthe text,Development tothe laterSome areno longer existence.Inordertomoreintuitiveshow change,choosingdifferent period ofthe representative textto analyze.From changeswecanseethe proportion rhymeisthe largest,Poetries beginning still occupy subjectposition.Butatrendofdecreaseinaccordancewith ages. From people understand poetries Mingdynastyandthe Mingdynasty words feeblyFrom thetwo aspects wediscussed.Secondruhuacomment changed. inthecontentandtheform.Themainandeducationfunctionof strengthening activeparticipation ofthescholarshaveaclose relationship.Alarge numberofsocial responsibility scholarsofthenovels oinintheteamtocompile novels.Theylooknovels draftingasthecarrierandexposed thesocial darkness.Theyhope thenovelscanwake up enlightenment.Tosavethe social,andreshape feudalmoralorder.Thelastruhua storiescancelledandthe phenomenonfaded,Itpresents atrendofthe systemdevelopment. Thisistheoutcomeoftheeffortsofthenovelist constantly.On whole,theyinheritedto thebasisoftraditional,seeknew development,and formednewfeatures. Third,ruhua zhanghuinovels development attractourinterest.Allkindsof style developmenthavetwosides.Thatarebothverticalinheritanceand development,and ahorizontalmutual penetration influence.Theycreatetheeraof preheating inadvance. Keywords:Ming Qingdynasties;nihuaben;ruhua;明清拟话本小说“入话”研究 引言明清拟话本小说“入话"研究 0.1研究对象和范围 在中国文学史上,拟话本小说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类型,尽管它已存在数百年时间, 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却相对薄弱。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拟话本小说未能从话本小说的体系中脱离出来,其话语权被话本小说所垄断。不可否 认,拟话本小说在体制上与话本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二者在创作主体、创 作观念、传播方式、接受群体、美学品味等方面已有很大的不同,不可再混为一谈。 与书场文学话本相比,案头文学拟话本小说则散发出许多独特的魅力,反映了当时文 人对这一文学类型所做出的努力。拟话本小说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 的,正是拟话本小说从语言形式到叙述方式等方面的进步,直接推动了我国古代通俗 小说的发展,一如王宝文所说:“对我国通俗文学小说影响最大者,是拟话本小说。当 时的《金瓶梅》与以后《红楼梦》的出现,均与此有关。”可见拟话本小说在我国古 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性。鉴于笔者能力有限,将整个拟话本小说全部纳入本论文的研究 范围,非笔者所能胜任。主要是因为从鲁迅提出拟话本的概念虽然已经半个多世纪, 但是真正对拟话本小说进行界定并加以研究,只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不论是其理 论建树还是资料整理,都相对缺乏,这给深入系统的研究拟话本小说带来了很多困难。 因而本文缩小研究范围,从微观上选取拟话本小说体制的一部分“入话”作为研究对 与其他小说类型相比,拟话本小说中“入话”的存在具有鲜明的特点。
由于前代的作品或有记载的文献资料对正话之前部分的称谓比较模糊,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后 代的研究者鲜有人将“入话”作为一个单独的课题加以研究。拟话本既然是模拟话本 形式的书面文学,其体制自然有所继承,但二者毕竟不是同一类型,“入话”在拟话本 发展变化过程时,呈现出不同于话本的一些新特点,这些不同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带来 的一系列影响及意义也呈现在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这些正是本文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从明代天启崇祯时期的《三言》开始,一直到清代康熙三十年以前,在这一时间 段内,拟话本的创作渐趋成熟并达到全盛,雍正以后拟话本小说的创作数量和质量急 剧下降,并且以选本居多,发展到光绪年间的《跻春台》,拟话本走向了衰落时期并最 终销声匿迹。笔者预作拟话本小说“入话’’研究,鉴于拟话本小说的文本研究范围较 广,因而需限定一下研究范围。本文所研究的作品范围限定在拟话本创作全盛时期能 见到的拟话本集,经过专家们长时间的考证,确认此时期的拟话本集45部,按其刊刻 王宝文:《中国俗文学发展史》,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明清拟话本小说“入话”研究 时间先后笔者整理如下。(参见附表) 在此,笔者并没有将《三言》中的宋元话本明确区分出来,各方面的局限使我们 无法确切了解宋元话本的原貌,诚如吴小如在谈到此问题时说:“这一批作品同其他被 认作明代的拟话本一样,都是根据说话人底本加工改写而成,是再创作的书面文学, 而非粗糙的口头文学的简陋记录。
”因而他认为把属于宋元话本部分的作品从《三言》 中分离出去,有悖于实际情况。而且《三言》的存在也恰巧反映出话本的时代发展, 因而,本文将《三言》及以后拟话本集中出现的作品,全部看作拟话本加以讨论。 0.2研究综述 拟话本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它的存在直接推动了我国古代 白话小说的发展。由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拟话本小说这一概念并没有被明确提出,所以 很少有研究者将拟话本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类型加以研究,更不用说拟话本体制的一 部分,因而相对于正话而言,“入话”受到的关注有限。但是作为文学史上赫然存在的 文学类型,历来也有不少学者加以论述。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次提出了拟话本的概念,此后拟话本的研究大体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