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究典故的意象之美
——《京口北固亭怀古》
执教:王开东
时间:2011年12月13号
地点:江苏省震泽高级中学
教学主张:中国的文学具有意象之美。叙述类文本中富有情感的“物象”,诗歌中的意象,包括议论类文本中的材料,也具有意象的某种特征。那么,何妨把典故也看成意象。把握典故涉及到的人物及其关系,理解典故背后的情感和潜台词,根据对比和类比,找出它们和现实中的烛照,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把握诗歌。
师:看到同学们的青春年华。我突然想起了我的高中时代,同学们,你们在高中时,有没有干过什么傻事?我反正干过,那就是帮人家写情书。(学生笑)不要笑,告诉你们,写情书对写作文帮助很大。(学生大笑)事情是这样的,高中时,我的同桌很喜欢一个女生,但那个女孩骄傲得一塌糊涂,文学才华极高。同桌于是向我求救。帮助他写情书。而且还有写作要求,一要表达出爱慕之心,二要不被人家抓住把柄。
我花了一个晚上写了一封情书。因为典故用得太多,过于含蓄,怕女孩子看不出。于是,在最后,我别出心裁的留了陶渊明的一句诗:此中有真意。
当天晚上,女生就把信退回来了。只在后面加了一句——欲辨已忘言。
我们看了,气不打一处来。更加想难倒她。于是我又撰写了一个谜语。“×……,÷……。(唐诗)”意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为云”。
可爱的女生很快又回信了。也是一个谜语:“人……,月……。(宋词)”同桌看了欣喜若狂,以为“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我忍不住狂笑,因为她写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隐含意思为下一句——此事古难全。
我们从此不敢再追她,只把她看成天空里的星星。很多年之后,老同学聚会,说起这样的往事,女生说,“你们为什么就不写了,我之所以拒绝,是因为这样玩典故的游戏很好玩,我喜欢。”
(学生欢呼)
同学们,刚才这段往事,之所以好玩,是因为它用了很多好玩的典故,今天我们上的这首《永遇乐·经口碑古亭怀古》,也是以典故出名。
那么,古人写词,还有我写情书,为什么要用典故?谁来说说看看。
生:我觉得用典故,非常典雅,有文化味。
师:真好,典故,来源于很久之前,被时间长久蕴藉和淘洗,具有一种浓厚的文化味。还有吗?
生:我觉得用典故,可以含蓄一点,意在言外。比如:此中有真意。至于什么“真意”,就让女孩子去意会了。
师:嗯,有道理。
生:我也是说意在言外。甚至可以说在形式之外。比如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话本身含义不大,关键隐含下一句——此事古难全。
师:就是说典故还有一种隐含性的意思。
生:用典还能运用它的多义性,一语双关,甚至一语多关。
师:说得不错。综合起来。差不多就是典故运用所有的妙处了。我们看看前人是怎么说的?
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指出:“诗写性情,原不专恃数典,然古事已成典故,则一典已自有一意,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此后代诗人不得不用书卷也。”
就是说用典有很多好处,可以丰富诗歌内容,扩大诗歌意境,使诗句辞约而意丰,含蓄蕴藉。和同学们说得差不多。但是用典也有要求。张炎在《词源》中指出:“用事不为事所使。”如果不恰当地滥用典故,一味逞学炫才,以堆砌典故来掩饰内容的贫瘠,常常会造成诗歌语言的艰涩晦暗,令人生厌。
关于《永遇乐》的用典,究竟是否“为事所使”,争吵了上千年,甚至有两个老教授因为观点相左,老死不相往来。
褒者认为“运典虽多,却一片感慨,故不嫌堆垛。”明代杨慎甚至誉之为“《稼轩词》第一首”。贬者则认为他是“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岳飞的孙子岳珂,更是直言不讳地批评:《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更奇怪的是,稼轩还因此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曰:“夫君实中余痼。”
于是,辛弃疾想方设法修改,每天都修改几十遍,几个月下来,终于——一个字都没有改。
(学生惊呼)
以辛弃疾之如椽巨笔,竟至于累月而不能动一语,最终一字不易拿出来,这里面究竟蕴含着什么。辛弃疾在这首词中的用典到底如何,请同学们和我一同走进这首词,细细探究,今天我们想给它一个结论,给它画一个句号。
请同学们自由吟诵,同时思考第一个问题。
岳珂说:“觉用事多”,《永遇乐》用了几个“事”(典故)?对象分别是谁?
生:用了六个典故。对象分别是孙权、寄奴、刘义隆、霍去病、佛狸和廉颇。
师:啊,六个典故。典故中套用典故的不算在内,有几个典故。
生:那就有五个,霍去病套用在刘义隆的典故中。上阕用了两个典故,下阕用了三个典故。
师:太好了。可是我们班的同学说,填词太简单了。字不够,典故凑。于是,三分钟不到,就帮辛弃疾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修改得面目全非,还自鸣得意。请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赵子龙处。长坂坡前,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隆中茅屋,人道诸葛曾住。想当年,东风巧借,烧毁樯橹无数。
玄德草草,弟仇心切,赢得仓皇北顾。九百多年,望中犹记,烽火夷陵路。可堪回首,白帝城下,到处群鸦乱舞!凭谁问:黄忠老矣,尚能战否?
他说赵子龙不比孙权厉害?诸葛亮不比刘裕更加智慧?还有一大堆歪理,你们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生:写得好,又不好。
师:什么意思,具体说说。
生:说写得好,就是它很有创意。用的全是三国中的人物,而且既符合历史史实,又符合人物性格。说它不好是因为这些与京口北固亭无关,与辛弃疾当时的北伐大业无关。不符合怀古诗的特点。
师:嗯,不符合怀古诗的特点。这位同学说得很到位。他帮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这是首怀古诗,而且是在京口北固亭的怀古,必须要和京口北固亭相关。第二,典故的运用一定要切合诗人眼前的形势,所谓言为心声,诗以言志。需要借古讽今。
关于怀古诗的一些特点,我们也来看看前人是怎么说的?
沈德潜在《说诗眸语》中说:“怀古必切时地。”
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说:“怀古诗乃一时兴会所触。”
元代方若虚:“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这就有了第二个问题:怀古“必切时地”,这些典故与京口何关?“一时兴会所触”,触发点是什么?“一片感慨、兴亡贤愚”,作者用典的意图何在?
我们先看上阕:
谁先来把上阕的内容串联一下,我们再深入研讨。
生: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烟消云散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里就是当年寄奴居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刘裕率兵北伐,气势如同猛虎一样,一下子就收复了洛阳和长安。
师:串联得不错,要关注一个要点。就是“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得烟消云散了。”既是孙权英雄不再的烘托,也是寄奴“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的一种映衬。
很多人都说,辛弃疾有孙权情结。比如在差不多同一时间的《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他也写到孙权: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不妨结合词作,探究一下辛弃疾为何有孙权情结?
生:我从地点来看,辛弃疾当时担任京口知府,也就是镇江知府,而当年孙权也是在京口起家。
生:都面临来自北方的入侵。孙权是最坚定的主战派。辛弃疾也是南宋历史上的主战派。自然对孙权产生好感。
师:这一点我有感触。孙权不容易啊。我记得《资治通鉴》上记载了孙权的一段话:“吾不能举全吴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也就是说,东吴加上妇孺老幼在内,不过十万人罢了。而曹操却号称八十三万大军。孙权确实是以卵击石;但他依然奋力抗曹。这不能不让辛弃疾钦佩。
生:孙权赤壁之战之所以取得胜利,还在于他重视人才。
师:你太厉害了。这一点你都看出来啊。当时孙权正是因为重用了周瑜和鲁肃等人才。尤其重用了这些主战派的人才,才让他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想想看,孙权对周瑜重用到了什么地步。一个娶了大乔,一个娶了小乔。孙权还常说,外托君臣之义,内有骨肉之亲。这一点连苏轼也是歆慕不已啊。
生:从结果来看,孙权最终击退强敌,建功立业。这对作者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师:嗯,探究得不错,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中去了。但是,辛弃疾既有孙权情结,为何又把刘裕放在后面重点来写?这两人究竟有什么异同?
生:孙权在京口,凭借长江天险,抗击北方侵略者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称雄一方。连曹操也赞叹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刘裕则从京口起兵,北伐中原,收复洛阳、长安。
两人的共同点不难看出。
第一,他们都是主战派。第二,他们的事业都在京口起步。第三,都是建功立业的英雄。
不同点在于:功业不同。孙权仅仅击退强敌而已;而刘裕却挥师北伐,收复故土。
生:形势不同。辛弃疾担任镇江知府期间,已经不是主战和主和的矛盾冲突,而是如何贯彻北伐大业的问题。
师:还有两大原因。从两人的出身来看。孙权是孙坚之子,小霸王孙策之弟。承继父兄基业,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而刘裕却出身贫贱,卖过草鞋,假称是刘邦弟弟刘成之后。但一样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这与辛弃疾“归正人”的身份相近,更能给辛弃疾激励。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侧重点不同。孙权重用人才。刘裕精于战略。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隐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上阕的两个典故中“一片感慨、兴亡贤愚”,作者用典的意图何在?
请同学们根据对象分析法,结合孙权和刘裕的隐含信息说一说:
生:可以从对比和类比两个角度分析。
对自己:力主抗金和北伐中原的宏大抱负,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渴望得到国君的重用,渴望自己的战略意图得到采纳。
生:对主战派:则是一种激励,一种期望,一种呼吁。
生:对国君:则借孙权刘裕来影射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屈辱求和,偏安一隅。表达了对当权者安于现状、不思雪耻的深切不满。还有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
师:孙权有没有骂人?
(学生惊讶)
我提供信息,大家推断。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也运用了典故,曹操在赤壁之战前,看到孙权勇敢抗击自己,并且军容威武。曹操感叹一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之子如豚犬耳!”
那么,现在,作者说“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什么意思呢?
生:那就是说,再也找不到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了,只剩下刘景升之子如豚犬一样的人。这里有对当权将领昏庸无能的讽刺,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确实是骂人了。
师:非常棒。上阕再简化一下,那就是抗击北方侵略和挥师北伐取得成功的两大牛人。原因在于两点:第一重用人才,第二是精于战略。只有如此才能北伐成功。
下阕就从反面写北伐不成功的原因,以历史为鉴。词中涉及到北伐的有几次。
生:有四次,包含上阕中的刘裕北伐,下阕中的刘义隆北伐,还有南宋的两次北伐:一次是张浚北伐,一次是韩侂胄北伐,即开禧北伐。
师:《随园诗话》说:“怀古诗乃一时兴会所触。”就是说,既然是怀古诗,诗人的抒怀的情感必须有一个触发点。怀古诗中一般都会出现一处让诗人产生联想的“点”。这些“点”既可以是某处遗迹,也可以是遗迹旁的景或物,还可以是由遗迹联想起的历史事件,还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这样看来,在京口地点谋划北伐大业,就成了这首诗的“触发点”。
为何先写刘义隆北伐。
生: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也是在京口,而且父子相承,结果迥异,正好作对比。
宋文帝元嘉年间,刘义隆听信王玄谟的话,产生了霍去病一样的“封狼居胥意”,于是“草草”北伐,结果遭到惨败。比照刘裕和孙权的成功经验,刘义隆所犯的错误在于用人不当,谋略不当,准备不足。
师:书上说,引用刘义隆北伐失败的惨重教训,是对韩侂胄为建功立业而轻率北伐的中肯批评,反映了辛弃疾对韩侂胄轻敌冒进行动的忡忡忧心。准备不足,那就要准备充足,而准备充足是需要时间的,那是否表明北伐要从长计议。这个观点先放在这里,存疑。
再看下阕的第二个典故。谁来说说。
生:第二个典故是佛狸。佛狸,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这个典故,承刘义隆北伐失败而来。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之后,北魏拓跋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了一座行宫。这座行宫后来叫做佛狸祠。
师:我插问一下。这个佛狸祠是刘义隆北伐失败的结果,但与京口何干呢?
生:第一,刘义隆北伐的起点是在京口;第二,佛狸追赶王玄谟正好追到了京口的对岸。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下面的望中犹记的“望”字,将眼前之景与隔江之景连接起来,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沉思融合在一起。还有,就是王安石所的“京口瓜洲一水间”,可作一个例证。
师:太好了。你继续说。这个典故还有那些含义。刘义隆北伐和南宋北伐有何关系?
生:注释上有这样的内容:张浚北伐,出师不利,导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一直打到长江边。也曾在瓜步山的行宫休憩。这样,一千多年前的元魏入侵者和当前金人的入侵联系起来。
师:就是说,一切近代史都是当代史。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在诗词中辛弃疾多次把金主完颜亮比作佛狸,这样的联想简直一气呵成,天衣无缝。那么,写佛狸祠,一片神鸦社鼓的场景,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非常忧虑。人民才不管祭奠的是谁,供奉的是谁,反正有庙,他们就祭祀,就祈福。江北沦陷已久,人民已经逐步被同化。如果不迅速谋求恢复,人民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忘记了国恨家仇。
师:就是说,“人民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社日歌。”就是说,北伐不能一拖再拖,时不我待。是这个意思吧。
生:对,就是这个意思。
师:那么,问题来了。前面的存疑说的是,北伐准备不足,应该从长计议。现在,又说北伐时不我待,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辛弃疾到底想表达什么?
生:我觉得不是从长计议,而是北伐时不我待。作为主战派的辛弃疾不大可能反对北伐,就算是轻率北伐,他也不大可能反对。
生:辛弃疾说准备不足,不能草率从事。所谓的准备不足,就是人才准备不足,实质上是自我推荐。
师:也就是说,辛弃疾不是反对立即用兵,而是重用什么样人才来用兵。辛弃疾主张要重用老臣,实质上就是要求重用自己。站在这样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就恍然明白了唯一与京口无关的典故——廉颇。谁来说说。
生:廉颇的年老、忠诚、被人排挤,与辛弃疾同病相怜。
师:作者和廉颇相比如何?
生:还不如廉颇,廉颇壮志难酬,尚且还有人询问,自己却连询问之人都没有。自己比廉颇还要凄苦。辛弃疾满腔悲愤,一涌而出,自己虽有远大抱负,却始终得不到朝廷重用,以致壮志未酬,年岁老去。
师:说得真好。
你看看,历史就是这样荒唐。
刘义隆傻乎乎的,笨歪歪的,重用王玄谟,难怪事情就“玄”了,军队就“谟”了。用人不当是刘义隆失败的主要原因。人家汉武帝大胆重用奴隶之子霍去病。结果,21岁的霍去病挥师北伐,封狼居胥,一直打到俄国的贝加尔湖。使得匈奴哀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汉武大帝多年来的匈奴心“病”,一下子就“去”了。现在统治者倒好,放着一个辛弃疾,却生生不用。
女真之“疾”,如何能“弃”啊?
一个是霍去病,一个是辛弃疾。两者构成了绝对。一个被重用,匈奴之“病”,骤然可“去”;一个不被重用,女真之疾,依然难“弃”。
我这样说,并非空虚来风。辛弃疾的人生偶像就是北伐建功立业的霍去病。霍去病小时候多病,家里给他取名霍去病,字幼安。有趣的是辛弃疾立志北伐,收复故土之后,也把自己鞑夫之字改为幼安。就是向霍去病致敬,表达自己封狼居胥,收复失地的理想。
我们总结一下。
《永遇乐》是一首登临怀古词。怀古就是缅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就免不了要用典。词所引人物孙权、刘裕是与京口密切相关的古人;元嘉北伐既与刘裕北伐相承,又与南宋北伐(张浚北伐、韩侂胄北伐)相类;“佛狸祠”则是元嘉北伐失败的标志。既影射南宋张浚北伐失败,还是对韩侂胄北伐的警醒。典故紧扣所处之地、所见之景、所思之事,围绕题旨,联想自然。表现了作者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对英雄业绩的无限向往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不能重用人才的愤懑,最后借廉颇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推向高潮。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起初的问题吗?辛弃疾知道典故太多不好,为何最终一字不动?
生:怀古诗的特点,决定了辛弃疾要用典。
生:辛弃疾“归正人”的身份,不便直抒胸臆,也要用典。
师:辛弃疾是从北方起义过来的人,他出生和长大在金国统治内,这个尴尬的身份就是归正人。这也是他不得重用的一个原因。
生:辛弃疾个人风格,喜欢用典。
师:可能因为归正人,一开始不得不含蓄,但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进而形成了辛氏的风格。
生:典故太精当,不刊之论。
师:我非常赞成。尽管典故确实用得太多,但确实每一个典故又太恰当了。以致浑然一体,无法去除。这就叫做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辛弃疾确实也去除不了。
最后,老师昨晚用辛弃疾词中的典故,模拟辛弃疾的掉书袋的毛病,也掉了一把书袋,向辛弃疾致敬。集体吟诵:
《满江红·咏辛弃疾》
王开东
千古江山,北固楼,最难将息。几人念,孙权寄奴,旧时英烈?
坐断东南赤壁火,马作的卢焉支血。仰天啸,往事堪回首,山河缺!
栏杆拍,情何切?壮士心,犹未灭!曾记否,挑灯看剑,几多激烈?
可怜万字平戎策,东家种树音尘绝。平生憾,君王事未了,发如雪。
(热烈的掌声)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