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阿斯旺市,尼罗河象岛(埃勒凡泰尼岛)
记录说明:小标题是录者加的,记录有少量遗漏。
零.犹太身份de识别
犹太人的故事,是关于忍耐与求生的故事。祭祀用的烛台,纪念传说中长命不灭的犹太圣殿里的烛火。“诫命是灯,教是光。”犹太人故事的来源,犹太人故事的核心是摩西,犹太人的先贤,带领犹太人出埃及,逃离奴役,为犹太人带来神赐的礼物和重托——摩西十诫。
弗洛伊德问:犹太人离奇的命运,究竟因何而起,如何起源,又是始于何时?为什么世上其它人屡次三番地要让犹太人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此离奇,认为古犹太人反叛摩西并谋杀了他,而之后出于内疚和忏悔,犹太人方才全心全意地接受并采用了摩西从西奈山顶带下来的全套法典。纵然历经千年的苦难,流放和迫害,始终笃定无悔。这个理论一出版,引来众多的诋毁之声。
犹太人对于其宗教信仰的维护与传承,已经使得他们有非凡得能力。在国破家亡几乎一切丧尽得情况下,不仅作为一支宗教信仰独树一帜,也作为一个坚强得名族屹立于世。这些正是弗洛伊德珍藏得便携烛台所代表得意义;象征犹太人通过知识、文化,以及宗教信仰,来保持犹太民族得身份识别。犹太人逾越节得核心,是庆祝从埃及的奴役中解脱,重获自由,这是最经典的故事。
犹太人总是预期最坏得情况。而最坏得情况总能不幸地被历史证实。一.犹太教上帝de模样
(古犹太文明没有一个有具象的神供他们膜拜,礼拜的只有个名字和圣化经卷。)
犹太人得历史源远流长。而他得发源地就在这里(迦南地区?西奈半岛?从约旦得尼波山看过去),有很多耳熟能详得名字,“流淌着奶与蜜之地”,“以色列之地”,“圣地”,“应许之地”。如今这里(西奈山)都是以《圣经》中的名字命名。
当时有六十万人,等着摩西带着律法从西奈山上下来。自今,考古学家仍没有发现与《出埃及记》有关得考古学证据,证实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要寻找关于犹太历史的一些最初的考古实证,我们必须让历史再往前几百年,不再纠结于探寻摩西的史诗性的传奇。来到今天以色列的以拉谷。3000年前,一个名叫哥利亚的巨人,在此地被小羊悺大卫(大卫王时期)仅凭手中的弹弓打败在地。这个山谷曾经是纷争不断的边界线,隔开了沿海而居的圣经中索索地菲利斯丁人,以及住在山地的古犹太人。
(以拉谷考古遗址)《圣经》对许多考古学家看来毫无意义,只会徒增干扰。对于研究历史事件,及其发生的时间毫无参考价值。“大卫和哥利亚是否真实存在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代表了一段历程,即历时200年的边境冲突。这才是圣经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东西,而不是要把圣经故事句句当真。这些故事其实隐喻的是一段更久远且更激烈的历史进程。”是的,圣经故事映射了一部分现实,这才是一种很棒的解读。
(以拉堡垒出土文物)这里出土了在犹太故事里无所不在的形象,即犹太教上帝。“这是犹太人进入圣地前使用的涤罪器皿。”在(堡垒的)祭仪殿里,除了涤罪器皿等容器,还发现了一个供奉祭品的小型祭坛,外加两尊神龛,也称约柜。令人着迷的是,这些约柜是空的,好像代表着在神圣殿堂里,大道无形的万圣之圣。这是祂在地球上选择的栖身之地,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宗教创新,代表犹太人唯一的真神。既无面,亦无形,也无影。这个独一无二的神灵,从古代世界的其它各文明崇拜信仰的其余诸神中,非常缓慢地脱颖而出。祂最初的原型是丰产之神,有着巨大胸脯。犹太人先祖用了几个世纪的时间,才接受了自己崇拜的神灵是唯一的真神这个概念。当祂真正出现的时候,祂仍然是无脸无形的,不过却有很多个名字:
祂是“耶和华”,是“上帝”,是“全能的主”,是“伊勒沙代”、“全能的神”,是“上帝”,“我主”,是“至高的神”,是“万物之父”,是“万神之主”,是“我就是我(I am that I am)”,“独一无二的神”,这些带有魔力的名字,只有在神圣的宫殿才能宣之于口。在芸芸众生的世界,祂只有一个称呼:“圣名”。
在古犹太文明中,没有一个有具象的神,或者神圣的雕塑供他们膜拜。他们向神灵表达信仰效忠的方式,就是在至圣所前用动物献祭,升腾而起的烟雾,能没有任何阻碍地直抵天堂。
对于犹太人来说,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来和上帝接触,既希伯来圣经——托拉经卷。神圣的经卷包含最早的犹太五经,是犹太教礼拜仪式的核心,受到敬奉与爱戴。从法柜里取出托拉经来宣读,历来是所有犹太教堂礼拜仪式的高潮之一。每当这个时候犹太人都找到了归宿,随着法柜开启,众人起立肃然。通过圣化经卷文字阐释敬仰与礼拜,这绝对是件了不起的事。正是由于族人世代对这些经卷文字不倦的宣讲、记载与传承,才确保了犹太民族和犹太教义,绵存于世,经久不衰。
二.巴比伦犹太人de圣经
(约2700年前,人们开始笔录《圣经》——一部将犹太人与神赐的律法更紧密相连的对十诫的阐释文本《托拉经》。)
那可谓是历史上的伟大时刻,开始为世人讲述一段段传奇般的故事。亚当与夏娃、该隐弑弟亚伯、诺亚与他的方舟、亚伯拉罕向上帝献子、雅各与天使摔跤、约瑟和他的斑斓彩衣,而这些只是圣经的第一卷。被放在纸莎草篮子里的婴儿摩西,甚至还没出场。
这些源于圣经卷轴中的圣经故事,不是那种需要被精心保存,珍藏于博物馆的藏品,但是对普通人也有意义。现在,一幅新缮制的经文被送到,这是值得庆祝的时刻。
她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古老犹太人族群。这个族群被称为贝塔以色列人。1982年,年仅14岁的阿维娃,步行前望应许之地以色列。“我们的经历跟先祖们追随摩西出埃及是一样的。”但是尽管这些战胜厄运,终获解放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圣经就像一部记录了犹太人历史的编年史,里面充满了悲剧。也许犹太人真是神选之民,可是圣经也从未让苦命的犹太国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弱小的国度被周边的超级大国碾压,古埃及、古亚述、古巴比伦。
轮到古巴比伦帝国,对犹太国开刀的时候,他们将耶路撒冷围城一年后,破城而入,尽毁一切。城内的犹太人圣殿,据传是所罗门王建造的,也被夷为平地。所有贵族都被压往巴比伦为囚。这是犹太人历史上的首次大流放。不过,身在异国他乡的犹太人,并未忘记自己的身份,在巴比伦伊斯塔尔城门的阴影下,犹太抄经员们齐心协力地继续致力于誊写与编辑圣经,让上帝的律法更清晰,更有力,更深入人心。
等到古波斯帝国击败巴比伦人,并释放被囚的犹太人之后,回归耶路撒冷的流亡者们,带回的是一部将犹太人与神赐的律法更紧密相连的圣经。
三.耶路撒冷净化运动de《尼希米记》
(一个犹太人的真正本分是净化:疏远非犹太邻居,休掉外族妻子,与外族人生的子女脱离关系——铁腕无情的大清洗)
久别重逢的耶路撒冷,已是一片悲凉的断壁残垣。众人匆忙重建了圣殿,绝非只是在旧址上修修补补而已,历经80载后,在流亡归来的尼希米带领下,耶路撒冷城墙终于得以全部重建。重建圣城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要让原先幸存下来,并居留在圣城废墟里的犹太人,重拾犹太信仰,让他们别忘了谨遵圣经律法,才是一个犹太人的真正本分。根据《尼希米记》的记载,在七个月的第一天,当时的犹太精神领袖,10多年前从巴比伦归国的以斯拉做出了非凡之举,召集圣城内所有的犹太“男女”众人。受召前来的还包括,所有能听懂他的话的人,指那些底层犹太人,包括奴隶和仆人等。以斯拉当众宣讲托拉经,这部从巴比伦带回来的律法,经五代人精心编汇后,一神教的神圣教义和戒律犹胜往昔。凭着托拉经赋予的权威,以斯拉要求犹太人疏远非犹太邻居,休掉外族妻子,甚至与外族人生的子女脱离关系。这是铁腕无情的大清洗,以牺牲当时的社会现状为代价,以求净化种族与宗教信仰。
尽管以斯拉声称犹太人一直这么干,实际上最不遗余力的是他本人,而非那些自发自愿与当地异族融合通婚的耶路撒冷犹太人。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答案之一就在耶路撒冷城以南,1450公里以外的犹太群落。他们与以斯拉和尼希米净化后,笃信一神教的犹太人大相径庭。
三.埃及象岛犹太社区de犹太会堂
(伪“圣殿”也不能再称为圣殿,只能称为犹太会堂。严苛的耶路撒冷犹太律法在所有的犹太社区生活中全胜。)
就在巴比伦之囚归国,净化犹太教义的同时,在上埃及的阿斯旺,流亡此处的犹太人,却过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在阿斯旺,尼罗河在这里形成汹涌的第一瀑布。在一个名叫埃勒凡泰尼的岛屿上,耸立着一座要塞城堡,守卫着埃及与南边努比亚王国之间的边界。这座城堡自公元前7世纪起,即由犹太人雇佣兵把守。他们拖家带口居住于此岛。
一个世纪以后,巴比伦帝国摧毁耶路撒冷,并将犹太贵族带往巴比伦为囚,一群被弃之原地普通民众,于是南迁,来了一次“入埃及记”,从以色列国人变为犹太人。说“这(入埃及记)是一次非凡的身份变更的实现”,取决于逃离埃及的的那一段史诗历程。
命运巨轮始于法老的女儿,在尼罗河边偶拾江流儿摩西,并将他带回宫里,当作一个王子抚养成人。后来,江流王子成为解放者,他的上帝耶和华为了说服法老释放被奴役的以色列人,降下神通,祂令尼罗河化为血水。因此对犹太人来说,重返埃及就是否认那段历史,抛弃与上帝间的誓约,自我放弃了犹太人的身份。
但他们不顾先知们的反感和失望,仍然义无反顾地奔回埃及。
即使今天也不难想象,这群犹太人的生活并不容易。在埃勒凡泰尼岛狭窄的街道,和拥挤的泥砖房里,犹太人和各色人等,无论信仰与种族杂居着。我们对岛上的生活,之所以知道得如此详尽,归功于19世纪末从此处出土的大量纸莎草文献。其中多是法律文书,包括嫁娶、离异、财产纠纷、遗嘱等。
其中也找到了关于此地犹太居民的记载。从中得知他们依旧遵守摩西律法,或者说遵守他们仍记得的那部分。他们依旧向上帝祈祷,不过他们也崇拜所谓的天母,即上帝的配偶。其中一些人与埃及人通婚,改信埃及人的宗教。今天生活在洛杉矶,或者圣约翰伍德的犹太人,应该会对这些名字很熟悉。
不过埃勒凡泰尼岛出土的文献上,记载的这些犹太人,可不是圣经里那些不接地气(指犹太人-耶路撒冷城贵族首次大流放)的犹太先祖和先知,他们只是普通的邻家犹太郎。这是首次有文献详实地呈现了当年完整的犹太社区生活图景。他们还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圣殿。根据圣经订下的严格律法,耶路撒冷的圣殿是唯一一处,允许宰牲献祭之所。也许埃勒凡泰尼岛上的犹太居民,对此律法并不知晓,又或者由于离家千里流亡,他们已经对此律法不在乎了。总之,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小岛中心,私建了圣殿。他们的伪殿就建在埃及人的库努姆神殿边上。
库努姆神殿的祭司,贿赂当地波斯驻军的司令官,袭击并摧毁了犹太圣殿。对于远在耶路撒冷的圣殿执事们来说,来自埃勒凡泰尼岛的重修圣殿的申请,倒也是个机会。最后,还是同意了重修申请,只是附带条件非常严苛。从此,埃勒凡泰尼岛的犹太人祭拜时,只能供奉谷物和果品,不允许宰牲,不准见血,不准烧香。埃勒凡泰尼岛犹太人必须谨守律法,他们的“圣殿”也不能再称为圣殿,只能称为犹太会堂。严苛的耶路撒冷犹太律法终获全胜。
四.希腊化de《希伯来圣经》
(宙斯可不是什么壮男版的耶和华,而耶和华最爱的居所也不是什么大理石宫殿,而是圣经的字里行间。)
当时,希腊崛起为一个新的大国。犹太人这次将面对全新的挑战,民族特征被同化吸收,进而消失。
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在军事天才亚历山大大帝的带领下,征服了古代世界。随着铁血武士同时席卷世界的,还有哲学家、诗人,建筑家以及艺术家,他们带来的是文化领域的征服。之前,不管是古亚述,还是古巴比伦军事强权,只是通过军事侵略和驱逐来消灭犹太人的民族性;而古希腊文化的力量就像软刀子,温水煮青蛙般消灭犹太文明于无形。
从小的教育使我们深信,希腊文化与犹太文化是两种泾渭分明的相异文化:
你不可能既是犹太人,也是希腊人。 你是要宗教诗篇,还是哲学典籍。 你是崇尚裸露的人体美学,还是虔诚的埋首于经卷。 上帝到底是无形无像,还是该以完美的人体形象来存在。 你是追求美,还是追求律法呢?
那我们要怎么看这个呢?这座壮观的宫殿遗址(伊拉克耳.阿米尔,约旦(Iraq el Amir;Jordan)),位于耶路撒冷以东65公里处,于公元前2世纪,由一个富有的犹太家族建造,即多比雅家族,因为在埃及境内为希腊政府收税而发了大财。不过他们依旧谨守犹太教教规,并与大祭司结了亲家。足够的钱财使他们得以建起这座正统的经典犹太式建筑,这是优雅与力量的结合。
许多犹太人都像多比雅家族那样,被希腊文明深深吸引。其中有些甚至为了重新长出包皮,而忍受痛苦的手术过程。整个程序包括使用滑轮与重物拉扯,以便与那些崇尚人体美的希腊人在健身房里赤诚相见时,不至于难为情。
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希伯来圣经》开始有了希腊文译本,以此将犹太教与外面的世界相连。
尽管有许多犹太人个人愿意,并且的确跨越了文化鸿沟,但作为一个有独特身份认知的族群,是不可能迈出任何一步的。——你可以盖最时髦的希腊式优雅别墅,你可以说希腊语,穿希腊装,读希腊文圣经,甚至你还可以告诉自己:柏拉图和其他希腊哲学大家们,肯定也都读过立法者摩西的事迹,但是最终,两种文化之间的绝对融合终究是空中楼阁:
宙斯可不是什么壮男版的耶和华, 而耶和华最爱的居所也不是什么大理石宫殿, 而是圣经的字里行间。
正是对圣经文的忠诚不渝,最终使犹太民族免遭泽被四海的希腊文明的侵吞。正如今日极端正统的犹太教徒那样,来自其他文明的同化诱惑,反而激起了犹太人固执的反抗。后来,当一位希腊掌权者亵渎了犹太人的圣殿,并且下令禁止割礼后,抗拒升级为公开的反叛。犹太人在玛加伯的带领下,发起叛乱,并且建立了一个由祭司国王统治的独立犹太王国,维持了将近一个世纪。
五.古姆兰隐士de《死海古卷》
(类似中国士人发展理路:从“得君行道”转向“觉民行道”,即从耶路撒冷圣殿的“祭祀”转向本尼迪克修道院的“研修”)
哈斯摩尼王朝传承到大希律王时,他坚定地反对宗教治国。他是在罗马人扶持下登上王位的,当时的罗马已经取代希腊,成为称霸一方的超级强国。大希律王继位后大兴土木,修建了大量罗马风格的港口、宫殿和渡槽等。同时,他没有忘记修缮圣殿,让圣殿变得更加恢弘壮观。这个巨石堆砌的庞然大物,以及里面终年不断的祭祀,在耶稣生前的最后一个世纪,似乎最清楚地传达了犹太教真正的内涵。
并非所有人都这样想。
对于最虔诚的犹太人来说,祭祀的烟火气息会威胁到摩西律法的纯粹性。于是他们需要找到地方清净修为,潜心钻研,并静静等待救世主的降临。而这样的所在,当然非此地——位于死海之滨荒无人烟的边陲:古木兰——莫属,远离那喧嚣虚浮,高高在上的圣殿。
在古木兰,出土了震惊世界的《死海古卷》。大约诞生于出生在拿撒勒的名为耶稣的犹太人生卒的时代。在这里,一群虔诚的犹太隐士,埋首钻研各种经文,人称雅哈德。一群为了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人。古木兰是个令人惊叹的神圣图书馆,850卷独立成章的手抄经文。
内容不仅是圣经,还有大量神秘费解的边缘研究书籍,即所谓的“智慧书”。这些书籍以惊人的新奇视角,探讨了各种创世说。颠覆性地解读了什么是犹太人。犹太人的神圣经文到底都说了什么。其中,充满不可思议的想象力。包括天使、恶魔、恶魔大战创世神等等。而与这类书籍同在的就是《朱比利书》《以诺克书》等典籍。在荒僻的古木兰,也许他们的视线所及,并非只是乱石窟和远处的死海,他们所能感受到的其实是天穹无垠,日夜流转。他们是出色的天象观察者,天文学者,占星家,痴迷于时光流逝,注视着天穹之上的斗转星移,繁星万点,于无限蔚蓝中得到了启迪。好像看到了行走于天际的各种神怪,看到了光明与黑暗之子的恶斗。他们还能看到创世和毁灭,见证宇宙巨变,沧海桑田。
对于他们来说,这基本就是与上帝的零距离接触。
在耶路撒冷死海古卷项目实验室,你眼看到这些牢牢吸引着雅哈德的死海古卷的真迹。
这份修复的古卷,是1260份典籍中的一份。一份羊皮纸手稿,死海古卷有80%是羊皮纸,剩下20%是纸莎草稿件。我们看到的这份,是规定的社会行为守则中的一页。这个部分讲的是在安息日,禁止一切劳作,除了那些教规允许的活动,或者被要求必须要做的事。这上边的希伯来文与我在受戒礼上学习的希伯来文相差无几。这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卷,现在随便找个才开始学习读写的来,都能直接读出这些古卷,阅读2000年前的本族圣经。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震撼心灵的呢?
在上百份古卷中,其中有一卷对于古木兰的这群隐士,特别有吸引力。它向世人展现了末世启示预景,即我们所说的《战卷》。《战卷》记载的内容非常引人注目,还略带些热血诗意,讲述的是光明之子和黑暗之子,一触即发的正邪大战。这应该不能算作是军事典籍,因为全书的内容顶多只涉及武器上铭刻的文字。书上说上帝愿意为光明之子而战,因为上帝与子民之间有誓约。他们(隐士)视自己为光明之子、自己为正义的一派。那是一个正邪交战的世界,也许一场大战正一触即发。
古卷用史诗的笔法,描绘预期的那场大战。
六.罗马史官de《犹太战争》
(上帝早在很久之前,就选定了罗马人作为他的惩罚之刃。就像数世纪之前,他选择了巴比伦人一样:我辈于大是大非处,可为人师表——只要遵循摩西从西奈山上带下的圣戒,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犹太人。)
这是源于公元66年冷酷而血腥的战争史实。在加利利、撒玛利亚和朱迪亚,发生了大规模的反罗马统治的叛乱。暴动规模之大,以至于罗马人出动了3个军团平战,由韦斯帕芗将军和其子图密善率领。关于整个平叛过程的唯一记录,出自某位犹太人之手。他的一生都夹在罗马世界与犹太世界之间挣扎徘徊。他甚至有过两个名字。此人生于犹太神职人员家庭,取名约瑟夫.本.马提雅胡,却以弗拉维奥.约瑟夫斯之名,卒于罗马。他是韦斯帕芗皇帝的御用史官。
从小的教育都告诉我,约瑟夫斯是个令人不齿的背叛者。他先是在尤塔帕塔围城时,拿起武器反抗罗马人,后来却选择投降,而不是像同袍们那样自杀殉国。更糟糕的是,投降之后,他成为韦斯帕芗的跟班,成了叛国奸细和犹太走狗。但是约瑟夫斯的《犹太战争》,是研究那段历史的唯一可用材料,通过他的记载我们才能知道,当罗马军团逼近耶路撒冷准备一举歼灭叛军时,到底发生了些什么。约瑟夫斯就在城墙之外,而城内狂热的主战派正在煽动白色恐怖统治,以威吓所有主和派。很多居民在漫长的痛苦煎熬中,活活被饿死,包括约瑟夫的母亲。
约瑟夫自述道——
自从约塔帕塔围城开始,自从他追随罗马军队来到耶路撒冷,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拯救自己的国人,避免他们遭受不必要的苦难和死亡。他说,他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上帝早在很久之前,就选定了罗马人作为他的惩罚之刃。就像数世纪之前,他选择了巴比伦人一样。现在,寡不敌众的犹太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厄运,面对全世界最强大的帝国的铁骑劲旅,他们就像野兽一样自相残杀。还有什么必要顽抗呢?
你可能会觉得,他当然要这样粉饰太平,避免遭受万世唾骂。对他来说这不过是坐在韦斯帕芗的舒适宫廷里,动动笔头的事。
最终,耶路撒冷的防线终于溃败,城墙被攻破,约瑟夫亲眼见证了这场灾难。距巴比伦之囚650年以后,犹太人再次迎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浩劫。重建后的犹太圣殿,专司犹太教敬神与礼拜之场所,也被滚滚浓烟和烈焰吞没。罗马军团士兵冲上圣殿山,将构筑圣殿的巨大石块拆毁。耶路撒冷毁城之际,也是弗拉维家族崛起之时,韦斯帕芗登基称帝。而被掠夺奴役的犹太人,则为他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与劳力,用于建造罗马大斗兽场。并借此收买人心,赢得了普罗大众的广泛支持。
在献给韦斯帕芗之子、副统帅图密善的凯旋门拱顶上,看到表现当时情景的浮雕:罗马士兵带着劫掠自圣殿的战利品凯旋,其中包括圣殿里的巨型烛台。约瑟夫也被带回罗马,并安置在弗拉维家族的宅邸内。罗马城内无人为他的正确行为,表示过一丝谢意。
你认为本该与他为伍的那类人,史官、哲学家、剧作家、政客等人,都不屑与犹太人为伍,而且当面表达鄙夷。约瑟夫斯饱受白眼与奚落,几至忍无可忍之地,他在撰写《犹太战争》约20年之后,带着耐心与尊严,以及坚定的反抗精神秉笔直书。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地向世人解释,犹太教的来龙去脉及所作所为。——这是史上首次由犹太人自己执笔,用心尝试向犹太教以外,满怀疑虑的世界解释:犹太教并非罗马人所讥笑的那种乡野迷信,而是一种早登大雅之堂,自成体系的宗教信仰。正如很多年后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当年的约瑟夫斯,也选择了立法者摩西入手。他解释道:
只要遵循摩西从西奈山上带下的圣戒,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犹太人。圣律教诲道:不敬神的,就是非义的,吾之敌也。我辈须时时心怀正义。十诫教诲我们要礼敬父母,要抛弃杀戮,还教诲我们提携照顾老弱病残……七.尾声:图密善凯旋门上de法典昭然
(任何武力征服都无法将之磨灭。罗马帝国早已泯灭于历史长河,可是你随便挑个周六,进一所犹太教堂听听,讲经之声仍然声声不息)
最后,我们这位变节献媚,还惺惺作态自辩清白的犹太史官,终于站起来了,满怀一个犹太人的自豪感,写下了这样令我阅之肃然的词句:
我辈于大是大非处,可为人师表。
罗马铁蹄也好,巴比伦之囚也罢,仰或是上溯至埃及为奴和亚述征服,几千年来这一波又一波,对犹太人的侵袭与征服。我们也许很难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犹太人还能作为一个民族幸存下去。然而2000年过去了,犹太人还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怎么做到的?
让我们回到图密善的凯旋门下,这里能找到一份答案。它不是你在凯旋门上能看到的东西,但恰恰是此处缺失的东西。约瑟夫斯记载罗马人得胜班师,裹挟着战利品和犹太俘虏,穿行于罗马街道上的时候,他写道:
在战利品队列的最后,是犹太人的法典。
可是凯旋门上,法典在哪呢,托拉经在哪里?其实看似隐晦,实则昭然,经卷根本不在此处。那么,律法究竟在哪儿呢?归根到底,只是羊皮纸上的一卷卷文字。看起来似乎不值那样世世代代的誊写,或者所消耗的大理石板。但是文字典籍经世代记述、复写,早已铭刻在心,以成为永世不忘的记忆,任何武力征服都无法将之磨灭。罗马帝国早已泯灭于历史长河,可是你随便挑个周六,进一所犹太教堂听听,讲经之声仍然声声不息。
1913年,无神论的犹太人弗洛伊德曾游历罗马,在一张凯旋门的明信片上写道:
犹太人挺过来了!
---------------------------------------
撒母耳记上_1-Samuel_第17章。 2 扫罗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营,摆列队伍要与非利士人打仗。3 非利士人站在这边山上,以色列人站在那边山上,当中有谷。4 从非利士营中出来一个讨战的人,名叫歌利亚,是迦特人,身高六肘零。
历经五代人编就的托拉经。
《中东哲学·摩西》:我不是埃及人,但犹太教确实源自于埃及的宗教——对话摩西 记者:我看过一部大学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写的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摩西与一神教》(Moses and Monotheism)。弗洛伊德在这本书里提出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他说你摩西根本就不是犹太人,他说你是埃及法老公主所生的孩子。第二个观点是,他说你所创立的《摩西十诫》与犹太人的文化没关系,他说你所创立的犹太教来源于埃及的一个宗教派别,具体讲,叫阿吞教。 摩西:关于你所讲的弗洛伊德的两个观点,我的态度是:首先,我是犹太人,是埃及法老的一位公主收养了我,而我并不是她的孩子,我的父母都是犹太人。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关于弗洛伊德所讲的关于犹太教来源的看法,有一些道理。我在创立《摩西十诫》的时候,确确实实是参照了埃及的阿吞教的一些内容。确确实实,里面的很多内容,与我们犹太历史上的一些文化,关系不大。
埃及-埃斯纳神庙(库努姆神庙):库努姆神(Khnum)来自阿斯旺的象(Elefantine)岛,在那儿守卫第一大瀑布,所以也被看作洪水之神。这座神庙是来供奉给公羊头人身的库努姆神。这是埃及最古老的一个神,是富饶和创造之神,同时也被视为尼罗河的源头之神。古埃及人传说他用陶土造出了小孩,然后他也顺便成了陶工之神。
《圣经》没有记载摩西三十岁以前的故事,只有从古代历史学者斐洛和约瑟夫斯的著作中寻找资料。斐洛同耶稣属于同一时代,约瑟夫斯则晚斐洛五十年出生。他亲眼看到耶路撒冷被罗马人所毁灭。这些古代历史学者都曾看过早已失散的典籍,例如像“死海卷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