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争论了千年的“子午谷奇谋”,到底可不可行?毛主席:此计太悬危

争论了千年的“子午谷奇谋”,到底可不可行?毛主席:此计太悬危

争论了千年的“子午谷奇谋”,到底可不可行?毛主席:此计太悬危《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说过,诸葛亮是一个管仲、萧何式的治世良才。但是他同时也指出了:“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说过,诸葛亮是一个管仲、萧何式的治世良才。但是他同时也指出了:“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魏延时常会向诸葛亮提出一些军事方面的建议,可是诸葛亮从来都不会采纳魏延的建议,于是“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魏略是谁写的_魏略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

意思就是说,魏延觉得诸葛亮是一个胆小鬼,自己空负一身才华,却完全得不到施展,简直是岂有此理!

同时,一些书上又说,在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曾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建议蜀国兵分两路,由诸葛亮率领主力出斜谷,吸引魏国军队的注意力,魏延率五千精兵奇袭长安

不过,诸葛亮没有同意。那么,这么好的建议,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呢?后人读史书大惑不解。于是诸葛亮的支持者就编出一段故事说:诸葛亮生前早就发现,魏延脑后有“反骨”。

诸葛亮能掐会算,他一眼就看出姓魏的家伙不可靠,当然不会采纳他的建议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毛主席用五个字十分中肯地评价道:此计太悬危。

一、子午谷奇谋的问题出在哪里?

要想搞清楚毛主席为什么这样评价这个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就得先弄明白魏延这个“奇谋”到底是怎样的。《魏略》是唯一一部,记录了“子午谷奇谋”具体作战计划的史书。

魏略是谁写的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

在这部史书中,魏延建议诸葛亮带领主力部队出斜谷,向大散关一带推进,去吸引曹魏的主力。而他自己带领五千精兵,从东面沿秦岭长城北上“子午谷”,达到奇袭长安的目的。

魏延这个计谋,是效法兵仙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之所以要用此计,是因为魏延认为,当时魏国长安城守将年少胆怯。只要被他一吓唬,就会马上弃城而逃。

在子午谷奇谋中,魏延提到的魏国长安太守名叫夏侯楙。《三国志》中说,夏侯楙是同曹丕一起长大的,成年后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是魏国的驸马。

到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时候,曹操的孙子曹叡都当皇帝了,可是《魏略》上还说“闻夏侯楙少”。意思是说,夏侯楙还很年轻,不懂行军打仗。

这要么是《魏略》在扯淡,要么是魏延根本没有搞清楚状况。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魏延觉得,只要自己带着五千精兵一举打过去,对方就铁定会望风而逃。

魏略是谁写的_魏略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

在这里魏延还提出了一个看法,那就是长安城里面,只有少数的守备和闲散的百姓。全城的粮食,也就只够吃十天而已。

但是魏延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围住长安城长达二十天的时间,等待诸葛亮的主力部队慢慢从斜谷转道长安,再与他们汇合。

且不说魏延得到的军事情报准不准,光说他想围住长安城,让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在二十天内赶去与他汇合,这个想法看起来就非常的“奇葩”。

因为“子午谷”的道路异常崎岖,非常难走,经常会因“大雨中断”。后来魏将张郃进攻蜀地的时候,就遇到了暴雨,军事行动受阻。

就算魏延能在十天之内,顺利地通过“子午谷”,并拿下长安城,诸葛亮的大部队又要怎么过去与他汇合呢?

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_魏略是谁写的

因为从斜谷经大散关,再向沿秦岭长城向东行进,一路上全部是魏军的防线,只有到了长安城才有一处缺口。蜀军主力大部队的移动,岂能瞒过魏军的眼线?

二十天的时间,魏军的主力肯定会抢先一步抵达长安城。只等诸葛亮与魏延汇合,然后直接一锅端。所以毛主席说“此计太悬危”,简直太客气了。不客气的说法就是:此计纯属扯淡!

二、《魏略》、《魏书》之扯淡

“子午谷奇谋”到目前为止,来源只有《魏略》这一本可信度不太高的史书。该书对“子午谷奇谋”的记载,非常可疑。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首先是长安城太守夏侯驸马的年龄问题。

《魏略》里面,魏延称这个人“少”。“少”就是说他很年轻。因为出身贵族,年纪又小,所以胆怯。然而真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按书中的说法,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时间是公元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时候。当时魏国的皇帝,是魏明帝曹叡。

魏略是谁写的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

夏侯楙和曹叡的爸爸曹丕从小一起长大,假定二人是同龄人,那么当时他的年纪也应该有四十多岁了。古代人很多活到五十岁就没了,四十岁岂能还“少”?

再加上魏延猜测,一旦自己攻到了长安,那么夏侯楙必定就会乘船逃跑,这一点就很明显是在赌。另外,曹氏称帝之后之所以没有把国都定在长安城,就是因为那个地方凶险。

如此凶险之地,随时可能面临战争,城中粮食怎么会只够吃十天呢?而这一消息,魏延又是如何得到的呢?假如魏延真向诸葛亮提过这个情报,那么就不要怪诸葛亮怀疑情报来源了。

《魏略》和《魏书》都是曹魏统一天下后由魏人撰写的,里面存在大量刻意抹黑蜀国和诸葛亮的野史八卦。《魏略》除了原创出“子午谷奇谋”以外,还造谣说刘禅小时候曾被人“拐卖”。

《魏书》则更是“奇葩”中的战斗机了,居然造谣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被司马懿打败了,然后气得吐血而亡,简直笑掉人的大牙。

魏略_魏略是谁写的_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

这本书如此讨好司马氏,其用心可想而知。所以连裴松之都看不过去了,质疑说“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

同时,“子午谷奇谋”的唯一来源就是《魏略》,而这本书明显带有替魏国当权者拍马,胡编乱造的嫌疑。所以如此奇谋,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就非常可疑了。

结语

历史不能假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误导了后来者。有一些人总是觉得,自己比诸葛亮更聪明。

《魏略》中关于诸葛亮的诸多记载,只能当小说。即使真的存在“子午谷奇谋”,想要知道它可不可行,只需要拿出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军事示意图看一看,马上就会明白。

诸葛亮陈兵在斜谷,魏延带五千精兵去“包围”长安,然后再等诸葛亮的主力部队贴着长城墙根,花二十天时间,一路招摇着赶去长安汇合,这究竟是怎样的脑回路才想得出来的计策?

假设魏延的本意不是这样,难道他是想让诸葛亮通过陈仓故道打进魏国的领土,再花二十天时间,一路向东面突破魏军层层重兵防守与他汇合吗?

魏略是正史还是野史_魏略_魏略是谁写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魏延这个计谋,明显就不是毛主席所说的“此计太悬危”,而是“天方夜谭”了!

上一篇: 李斯谏秦始皇焚书坑儒
下一篇: 【宋】洪迈《稼轩记》解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