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为什么中华民国撰史官方不把《清史稿》修订后列为《二十五史》?

为什么中华民国撰史官方不把《清史稿》修订后列为《二十五史》?

为什么中华民国撰史官方不把《清史稿》修订后列为《二十五史》?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1927年《清史稿》完成初稿,原预计花3年时间修订。但因北伐军节节胜利,赵尔巽感到时局变化莫测,主张立刻刊行,否则难见天日,于是修订半年即付梓。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1927年《清史稿》完成初稿,原预计花3年时间修订。但因北伐军节节胜利,赵尔巽感到时局变化莫测,主张立刻刊行,否则难见天日,于是修订半年即付梓。1928年全本536卷出齐。因系未定稿,故而仿王鸿绪《明史稿》之体例,命名为《清史稿》。清史稿由于在篇目中贬低辛亥革命者,如称武昌起义为“革命党谋乱于武昌”,记民国成立为“举临时大总统,立政府于南京,定号曰中华民国”,而隐去临时大总统孙文之名等。(当然对于革命人民而言,其反动之处更在于该书大肆攻击起义者与革命者,如蔑称抗清农民军为“土寇”,称洪秀全为“粤寇”,置于《吴三桂传》之后,称秋瑾革命活动为“谋乱”,徐锡麟刺杀恩铭后遇害为“伏诛”,颂扬镇压保路运动而在辛亥中被革命者处死的端方、赵尔丰等等,不一而足),南京国民政府军队北伐进入北平后,成立了《清史稿》审查委员会,次年列出其十九条罪状,南京国民政府遂于1930年查禁《清史稿》。但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为显示自身“法统”,粉饰自身地位,故在1960年以清史稿为蓝本修订清史,次年修成。即为如今之国防研究院版《清史》。其中内容基本照搬清史稿,只是略微做了修改,如将郑成功由列传提升至载记,以宣扬明郑政权之地位,同时美饰自身。

上一篇: 说岳全传:被高估的十大将
下一篇: 经典民间故事(精选8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