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晋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精彩观点
一、何为《战国策》
(一)刘向编订《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纂的一部汇集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策谋的典籍。刘向在《战国策》序言中说:“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可见,《战国策》的书名很好地反映了书中的内容。从三个关键词来看,就是战国时期、游士和策谋。所以,刘向定了《战国策》这个名字。当然,在此之前,这类史料也有其他名字,比如,有的叫《国策》,有的叫《国事》,有的叫《短长》,有的叫《事语》,有的叫《长书》,还有的叫《修书》。书名虽多,但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国家政治、军事等相关,就叫《国策》《国事》《事语》,另一类是与纵横术相关,就叫《短长》《长书》《修书》。这里,“长短”是纵横术的一个代名词,“修”也有长的意思。《汉书·主父偃传》记载:“主父偃,齐国临菑人也。学长短从横术”。《汉书》张晏注曰:“苏秦、张仪之谋,趣彼为短,归此为长,《战国策》名长短术也。”尽管有这么多记载,但只有刘向编纂的《战国策》一直流传到今天。由于《战国策》在史学和文学上的重要价值,现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之一。
(二)《战国策》的作者
讨论先秦、两汉古书的作者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知道,先秦古籍的编撰可能会经历很长时间,作者也会有很多人。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在其著作《战国史》中说:“战国中期以后,在齐、秦两大国东西对峙的斗争形势下,合纵、连横的计谋策略很是重要,因而有讲究合纵、连横的纵横家产生。纵横家着重讲究游说。因为讲究游说,就有人按照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把历史上的权变故事和游说故事,以及说客游说君主的书信和游说辞汇编起来,编成各种册子以供学习模仿。”这段内容说明了《战国策》中内容的来源及作者。概括地说,主要是教授和学习、揣摩游说辞令和技巧的人。从中可以看出,最初的作者实际上不止一位,虽然大部分已无从考证,但也有有迹可循的。比如,《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纵横家,最初与苏秦一块跟鬼谷子学习纵横术。扬雄在《法言·渊骞卷》中说:“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这里也说,张仪、苏秦跟鬼谷子学习的纵横术。他们两个人后来成为纵横术的主要代表人物。此外,《史记·苏秦列传》中也说,苏秦“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谁是鬼谷子?裴骃引《风俗通义》曰,“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
《战国策》中记载的内容,有老师教的,也有学生揣摩、学习的。这些内容说明游说辞令与技巧在战国时期非常重要,诸子百家都非常重视,甚至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巧。我们来看《论衡·答佞篇》中的一段内容。问曰:“佞人直以高才洪知考上世人乎?将有师学检也?”曰:人自有知以诈人,及其说人主,须术以动上,犹上人自有勇威人,及其战斗,须兵法以进众,术则从横,师则鬼谷也。传曰:“苏秦、张仪从横习之鬼谷先生,掘地为坑,曰:‘下,说令我泣出,则耐分人君之地。’苏秦下,说鬼谷先生泣下沾襟,张仪不若。”这里“佞人”指的是那些口才很好的人。有人问,他们是以才能游说世人吗?这项才能是向老师学的吗?回答说,他们当然是用智慧,当他们游说人主时,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就好像一个很勇猛的人在战斗时须用兵法才能取胜,而这种技巧指的就是纵横术,跟鬼谷子学来的。据记载,鬼谷子教苏秦、张仪纵横术时在地上挖一个坑,对他们说,谁能站在坑里把我说哭了,谁就有今后得到君主封地的能耐了。后来,苏秦下到坑里把鬼谷子说哭,而“张仪不若”说明技巧稍差一些。
《战国策》中的大部分篇章记载的都是与纵横家游说策谋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学习方面,我们来看《齐策·楚王死》中的记载:楚王死,太子在齐质。苏秦谓薛公曰:“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东国。”薛公曰:“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则是我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苏秦曰:“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谓其新王曰:‘与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吾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下东国必可得也。”关于楚王死后太子在齐国作人质的问题,苏秦对齐国薛公,也就是孟尝君说,正好就此扣留楚国太子,向楚国要下东国,然后再把太子放回去。薛公说,不行,如果扣留楚国太子,逼楚国另立君主,我这就白白扣留了一个人质,还在天下落下不义之名。接着,苏秦又说,如果楚国另立君主,那您就对楚国新王说,给我下东国,我就为您杀掉楚国太子,不然,就把太子送回楚国,与您争夺王位。这样的话,下东国也是唾手可得的。
在这一背景下,《齐策·楚王死》中还列出十种可能性:苏秦之事,可以请行;可以令楚王亟入下东国;可以益割于楚;可以忠太子而使楚益入地;可以为楚王走太子;可以忠太子使之亟去;可以恶苏秦于薛公;可以为苏秦请封于楚;可以使说薛公以善苏子;可以使苏子自解于薛公。比如:可以用苏秦扣留楚国太子之策;可以要楚王马上献出下东国;可以从楚国获得更多土地;可以假借忠于楚国太子之名,使楚国献出更多土地;可以为楚王赶跑太子;可以假借忠于楚国太子之名把太子赶走;可以在薛公面前说苏秦的坏话;可以为苏秦在楚王那里请得加封;可以派人游说薛公让他善待苏秦;可以让苏秦从薛公那里逃脱。这十种可能性中每一种都可以用来加以练习。总的来说,《战国策》的作者都是教授、学习纵横术的人。
(三)《战国策》的内容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33卷,分12国的“策”论。这12个国家分别是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这些国家中,有的留下的史料较多,如齐、楚,有的留下的史料相对较少,如卫、中山。当然,主要内容还是与纵横家的策谋有关。
二、《战国策》与纵横家
对于诸子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将先秦诸子划分为六家。后来,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又划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和小说家。其中,在“纵横家”类目下著录的书目就有苏秦的《苏子》、张仪的《张子》等。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纵横家属于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术流派。
那么,这个流派在思想上有何特点?《汉书·艺文志》记载:“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翻译过来就是,纵横家这个流派,出自外交官,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却在出使四方时不能独立交涉,读再多的书又有何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外交官,必须熟练掌握游说的辞令和技巧。接着,孔子称赞,好使者啊,好使者啊!一个好使者应该权衡事情的利害得失,做出适当的处置,接受君主下派的任务,自己决定临场应对的说辞,这就是他们的长处。如果奸邪之人掌握纵横之术,就会崇尚欺诈,而背弃了诚信。这是《汉书》对纵横家这个学派的特点所做的一个较为准确的概括。
如何理解纵横?《韩非子·五蠹》中对纵横之术的解释是“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也就是说,“纵”就是联合弱国小国去对付一个强国大国,“横”就是帮助强国大国攻打其他弱国小国。这就形成了合纵连横的纵横之术。
如图所示,“合纵”就是东边的六国联合起来对付西边强大的秦国,“连横”就是西边的秦国拉拢东边的齐国,合力对付其他国家。所以,合纵连横是战国中后期非常重要的外交策略,总是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联合和战争敌对。
纵横术为何会出现在战国时期,而且还形成一个学派?据《淮南子·要略》记载:“晚世之时,六国诸侯,溪异谷别,水绝山隔,各自治其境内,守其分地,握其权柄,擅其政令。下无方伯,上无天子,力征争权,胜者为右,恃连与国,约重致,剖信符,结远援,以守其国家,持其社稷,故纵横修短生焉。”这里总结得很好。战国时期,六国各处一地,诸侯也各自为政,但其权力上下无人限制,使其权力欲望愈加膨胀,欲通过战争称王称霸。面对战争威胁,各国要联合起来,互帮互助,以保护自己的国家不被他国吞并。在这种情况下,纵横术就产生了,纵横家就出现了。
相较而言,春秋五霸借用周天子名号,深度参与各国的军事和政治。尽管当时的周天子已经没有什么权力了,但他们这些霸主说话还管用,其他国家也都会听。到战国时期,霸主已经不管用了,战争频频,各国生存压力一下子加大,谁都想成为最强大的那个,但这很难,只能退而求其次,保证自己不被削弱、吞并,至少保持现状。在这种背景下,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战争就要靠结盟、就要靠策谋,这样纵横术就产生了。
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和张仪,分别代表“合纵”“连横”两派。《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这就是说,苏秦三兄弟都有高超的游说技巧,善于随机应变。而当世人说到苏秦的时候,往往与事实有异,很多不是苏秦的事情都归在他身上。总体来说,苏秦从出身平民到联合六国、挂六国相印,确实有过人之智。所以,苏秦成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但是,他在成名之前也经历了挫折。《秦策一·苏秦以连横说秦》记录了这样一段故事。“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这一段的大致意思是,早期,苏秦到秦国游说秦王,曾多次上书,也未被任用,最后衣服破了,盘缠也用完了,只好离开秦国返回家乡。他搬着行李、打着绑腿、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回到家后,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认为这都是自己的过错。于是,他夜里找书,并从数十书箱中找到姜太公的兵书,埋头苦读,反复揣摩。读书读困了,就用锥子刺大腿,血都流到了脚上。苏秦认为,如此刻苦学习,怎会得不到富贵与尊敬。一年后,他觉得自己学习得差不多了,可以去游说君主了。后来,他果然成功了,“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也就是说,大家都听从他的谋划,由他来作决断。可以看出,这时的苏秦已经成为有名望和威权的人物。之后,“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后来,苏秦要去游说楚王,路过老家时,父母隆重地迎接他归来,妻子也对他非常尊敬,嫂子也匍匐在地向他告罪。苏秦说,嫂子过去对我高傲,为何现在对我卑下?他嫂子说,因为你现在富有又尊贵。苏秦说,贫穷时父母不把我当孩子看,富贵后亲人对我十分畏惧。人生在世,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这一段内容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通过对苏秦个人由失败走向成功的描述,鼓励当时学习纵横术的游说之士好好研习,将来可以像苏秦一样获得权势富贵。
刚才提到,苏秦是“合纵”的代表人物,而张仪是“连横”的代表人物。这两个人好像一直在对着干,好像苏秦刚要合纵,张仪就要连横,比如,前一篇讲“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后一篇就说“张仪为秦连横齐王”。这种情况在《战国策》中出现很多次。当然,这是刘向有意为之,就是想让我们在读这本书时能整体了解合纵连横之术。但实际上,苏秦和张仪并不在同一个时代。
20世纪70年代,马王堆汉墓出土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17000多字,其中第二、第三部分中的好多篇章见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而第一部分中好多都是关于苏秦的内容,如书信、讲话等。通过这批帛书,我们知道了一个事实,苏秦和张仪不是同一时代的人,并不像《战国策》中所体现的两个人总是对着干。中国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唐兰说:“《史记·苏秦列传》说苏代是苏秦之弟,事实上苏代是兄……苏代游说诸侯比较早,在4世纪末……苏秦的事实要晚得多(在张仪死之后)……《史记》说苏秦挂六国相印后,才激怒贫困的张仪,使他入秦。一直到苏秦死之后,张仪才搞连横……战国末年学纵横之术的好事者曾拟苏秦合纵和张仪连横十多篇,文笔颇酣畅可喜。这些事情充塞于《史记》和《战国策》之中……迷惑了无数读者。”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史记》和《战国策》中的一些篇章,并不是真实的史实。
三、纵横家与策谋
纵横家及策谋是《战国策》中的主要内容。前文提到,战国时期,战争威胁突显了外交和策谋的重要性。正如《孙子兵法·谋攻篇》所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就是说,不通过战争而让别人屈服,是最好的。“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说,用兵的上策是谋略上,其次是外交上,再次是出兵打击敌人,下策是攻打城池。可见,用兵也是讲究策谋的。《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中也有一段内容讲到外交和策谋的重要性。“臣之所闻,攻战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比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禽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翻译过来就是,我听说攻战之道不在用兵,就算对方拥兵百万,只要策谋得当也可以败于庙堂之上;就算对方有阖闾、吴起那样的将才,通过策谋照样可以手到擒来;千丈的大城,在宴席之上,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拿下;百尺高的攻城器具,在座席之上就可以摧毁它。可见,战国时期,得当的外交和策谋抵得上百万之军、抵得上先进的武器装备、抵得上战场上的猛将。
外交和策谋需要游说之士去实现,他们靠的就是一张嘴。《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记载了这样一段小故事。“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意思是,张仪完成学业,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此人偷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把他打了一顿,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就被释放了。他的妻子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从这段小故事中可以看出,纵横家的资本是什么,就是他的一张嘴,只要能够游说,一切皆有机会。
游说,除了需要有才智,还要有一定技巧。《吕氏春秋·慎大览·顺说》中就谈到了这一点。文章中说:“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力虽多,材虽劲,以制其命。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意思是,游说之士像灵巧的人一样,会将别人的力量化作自己的力量,顺着他的来势加以引导,顺着他的去势加以推动,丝毫不露形迹,随着他的发展而发展,如同言语与回声一样,随着他的兴盛而兴盛、衰败而衰败,因势利导,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他的力量有多大,才能有多强,都能控制他的命运。顺着风呼叫,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能从远处听到,登上高处观望,眼睛并没有更亮,然而可以看到远处。这是因为所凭借的东西有利啊。这说明了游说技巧的重要性。
游说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救命,还可以拯救一个国家。《战国策》里记载了很多这样的故事。举个例子,《战国策·东周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秦国兵临城下威胁东周,索要九鼎。东周君很担心,就找颜率商量对策。颜率说:“君王不必忧虑,可由臣往东去齐国借兵求救。”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无道,兵临城下威胁东周,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寻思对策,最终一致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秦,还不如送给您。这样,齐国救东周于危难会得到一个好名声,而且还会拥有九鼎,得到很大的实惠。希望大王出兵救东周。”齐王一听非常高兴,立刻出兵5万,并任命陈臣思为大将去救东周,秦国果然撤兵。之后,当齐王要求东周献九鼎以兑现颜率承诺时,东周君又担心起来,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东周时仰赖贵国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心甘情愿献上九鼎,但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运回到齐国?”齐王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颜率说:“不可,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寡人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行不通,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不可能再运出来。”齐王说:“那寡人要从哪里借道才能把九鼎运回呢?”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在为大王担忧。因为这个九鼎,不像锅碗瓢盆一样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9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此外,还要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物资,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回。所以臣一直为大王担忧。”齐王说:“贤卿屡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可迁移九鼎听候命令。”经过思虑,齐王最终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这是通过游说解除国家危机的例子。
再看一个例子,《战国策·燕三·张丑为质于燕》。张丑为质于燕,结果燕王要杀他。于是,张丑跑了,但就在快要逃出边境时遇到官兵。张丑说:“燕王想杀我,是因为有人说我有宝珠,燕王想得到它,但是现在我已经丢了宝珠,可燕王不相信我。现在您准备把我送到燕王那里,我就会说您抢了我的宝珠并吞进了肚子,燕王一定会杀了您,剖开您的肚子和肠子。想要得到君王的赏识,也不该用财物取悦于他。我如果被腰斩而死,您的肠子也会一寸寸地被截断。”边境上的官吏很害怕,就赦免了张丑。这是通过游说救了自己一命的例子。
再看一个例子,《战国策·楚四·魏王遗楚王美人》。魏惠王赠给楚怀王一个美人,怀王很喜欢。怀王的夫人郑袖,知道怀王宠爱这个魏女,心怀嫉妒,但表面上却表现得很是爱护。衣服、首饰都挑她喜欢的送去;房间、家具也挑最好的给她用,似乎比楚王更喜欢她。楚王说:“女人仰仗自己的美色来博取丈夫的欢心,而嫉妒乃是人之常情。现在郑袖明知寡人喜欢魏女却不嫉妒,甚至比寡人还爱她,真是一个好妻子。”郑袖知道楚王认定她不是嫉妒后,就去对魏女说:“君王爱你的美貌,但却讨厌你的鼻子。所以你见了君王,一定要捂住鼻子。”从此魏女见到楚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很是奇怪,就对郑袖说:“魏女看见寡人时,就捂住自己的鼻子,这是为什么?”郑袖回答说:“我倒是知道这件事,但我不敢说。”楚王说:“即使再难听的话,你也要说出来。”郑袖说:“她像是讨厌君王身上的气味。”楚王说:“真是个泼辣的悍妇!”之后,命人割掉魏女的鼻子,绝不宽赦。这里,郑袖用策谋,除掉了楚怀王喜欢的魏女。
正是《战国策》中记载了各式各样的策谋,所以儒家认为《战国策》并不适合所有人来阅读。西汉刘向在编纂《战国策》时曾说,“不可以临教化”。也就是说,不能起到正面教化的作用。北宋曾巩认为《战国策》中的一些策谋类似于“邪说”。清代陆陇其编了一本书叫《战国策去毒》,他认为,该书“足以坏人心术”,“有大毒焉”。
对《战国策》及纵横家的负面评价,虽然儒家的最多,但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最有名的就是《孟子·滕文公下》中所记载这段内容。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都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最大原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与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可见,孟子对纵横家也是持批评态度。他认为,这些纵横家为了高官厚禄,往往会去讨好君主,就像以顺从为原则的妾妇之道,没有自己的原则与操守。当然,纵横家中确实有背信弃义之徒,但也有忠良之辈,比如苏秦。他一生只为一个君主燕昭王服务,即使为齐国做事,也是为燕去做间谍。司马迁在《史记》中高度赞扬了苏秦的品质,认为他“信如尾生”。
四、《战国策》的历史价值及现代意义
(一)历史价值
据《史记·六国年表》中记载:“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也就是说,秦统一天下后,把《诗》《书》特别是其他诸侯国的档案记载都烧了。所以,司马迁在编写战国史这部分内容时,可参考的资料很少,除了秦国史书,就是刘向编的《战国策》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史记》中的很多内容都源自《战国策》。从这个意义上看,《战国策》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二)现代意义
《战国策》也是反映战国时期纵横家思想的著作,其中一些篇章已编入教材,比如,《鲁仲连义不帝秦》《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其中一些成语我们现在还在用,如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可见,《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总而言之,无论史学,还是文学,《战国策》都是一部经典之作。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