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答的时候没想到会有人来看,所以很多地方说得不清楚,请允许我今天带着史料再一次回答这个问题。
汉明帝有没有干涉起居注的问题,我不清楚,也不做讨论。“不准史官夸他父亲和兄弟”,是我表达不清,可能让人误解了。诚然,两唐书里也有一些地方是夸李渊和李建成的,但主旨肯定是贬低他们,抬高李世民的。
高祖本纪最后夸李渊的那个,我也不否认。祝寿嘛,肯定说吉利话。但李世民在实录里写李渊建国过程的时候,可是夹进许多私货了,这个是有实锤的。
就拿大唐创业起居注和两唐书的差异问题。太宗本纪和创业起居注侧重点不一样,这没错,那我们就看在同一件事情的记录上,两种书的差距有多大。以晋阳起兵和霍邑之战为例。
晋阳起兵,新唐书的说法是:刘文静和李世民密谋打长安,一开始李渊不知道,刘文静和李世民准备好起兵后,“将发,恐唐公不从“。于是李世民又想了个主意,让裴寂说服了李渊。(《新唐书》卷88《刘文静列传》)可以看出,新唐书版的“晋阳起兵”,主谋者不是李渊,是李世民。
大唐创业起居注版本的晋阳起兵:时皇太子(建成)在河东,独有秦王侍侧。(帝)耳谓王曰:“隋历将尽, 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 “然后等到李渊有机会起兵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就“俱禀圣略”,各自召集豪杰。(《大唐创业起居注》卷1)可以看出,这个版本里的晋阳起兵,主谋者是李渊,李世民只是一个听命的儿子罢了。
再来看霍邑之战。旧唐书说,当时因为天气原因粮草不济,李渊泄气了打算回太原,李世民“切谏乃止”。(《旧唐书》卷1《本纪第一》)这里,李渊表现的很懦弱,好像离开李世民的劝谏这个霍邑就攻不下来了。
大唐创业起居注则是这样讲霍邑之战的:当时天气很差粮草不济。但李渊一听到守城将领的名字后就“笑曰”:守城的那几个家伙都是笨蛋,“出其不意,不过一两月间,并当擒之”。(《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这里,打霍邑之战的决策,压根就和李世民没关系。
至于“建成性颇仁厚”一句,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出处是北宋《资治通鉴》卷191唐纪七,全段是: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有。建成擅募长安及四方骁勇两千余人……建成使元吉就图世民曰:安危之计,决在今岁。
当时司马光是可以看到唐朝太宗实录的,所以“建成性颇仁厚”可能是实录的原话,没错这是李世民钦定的。但如果放在全段、或者全卷里来看,就是讲李元吉和李建成密谋除掉李世民。李建成一开始有点犹豫,但最终还是下手了。可以看出,这些叙事内容的主旨并不是对李建成的赞美。
总而言之,李世民篡改唐朝高祖和太宗实录,美化自己,丑化李渊李建成,这个行为基本没跑,中国史学界对此已有较多讨论。因为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均大量借鉴(抄袭)实录,所以唐太宗篡改实录的行为,间接干预了“正史”的记录。
因时间仓促,只看了参考文献里的3篇,有兴趣可以在知网上搜下。
参考文献:
1、旧唐书,新唐书和大唐创业起居注的原文,来自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
2、徐连达,仲富兰:《唐太宗首谋晋阳起兵吗》,《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3月。
3、葛剑雄,周筱赟:《玄武门之变真相推测》,《领导文萃》2002年10月。
4、王申:《与之差异》,《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原回答如下:兄弟是真杀了但没弑父啊,只是逼李渊去当太上皇自己上位而已。
李世民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干预实录和起居注的皇帝,他不准史官夸他父亲和兄弟,把唐朝的建国都搞成他一人的功劳。现存的新旧唐书太宗本纪,已经是李世民干预过的版本(因为编他的本纪肯定要看太宗朝留下的史料,而这些史料已经被太宗钦定过了)。
但有些史料还是保存了一定真相,比如李渊参军温大雅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里面还能看到李渊、李建成等人的英姿。加上李世民篡位这事情当时民间都知道,所以真相还是流传至今。李世民总不可能把当时的百姓都杀了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