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清朝已灭亡100多年,为何第“二十五史”《清史》还没有出版?

清朝已灭亡100多年,为何第“二十五史”《清史》还没有出版?

清朝已灭亡100多年,为何第“二十五史”《清史》还没有出版?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布建立,当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宣告了清朝的退场。可是除了一部错漏百出的官修《清史稿》外,没有一部能够比肩“二十四史”的官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布建立,当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宣告了清朝的退场。而今已是2021年,距离清朝灭亡已经过去了110年之久。可是除了一部错漏百出的官修《清史稿》外,没有一部能够比肩“二十四史”的官修清史了。当然,我国学术界和政府并没有放弃这种“盛世修史”的传统,在2002年终于开启了新世纪的清史纂修工程。

一、纂修清史的坎坷路

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史学传统,不仅可以回溯到上古三代,甚至在传说时期就能见到史官的踪影。修史,不仅是一种学术活动,也是一种政治意识的表达。自唐朝设馆修史以后,史与政府的纠葛越来越深。唐修八史,宋修唐史,元修宋史,明修元史,清修明史,下一个朝代纂修前一个朝代的历史,已然成为了一种传统。各朝各代为了能够把史修好,无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清朝对《明史》的纂修愣是断断续续进行了90多年,在乾隆四年(1739年)才最终定稿。

1912年2月宣统皇帝退位,他的退位不仅结束了清朝在中华大地上200多年的统治,也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清朝是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但清朝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极其重要。中华民国,作为大清的接替者,修史的传统和重任自然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老年溥仪(中)

1914年,国务院向袁世凯提交咨文,请求设馆修史,国务院先是陈述了我国修史的传统,又接着赞美了大清“开国以来,文物璨然”的景象,提出若不及时修史,后人无从感怀之类的想法。袁世凯作为大总统,向来注重名正言顺,对于这种带着强烈改朝换代色彩的事情,自然不会拒绝。当年3月9日,他便以大总统令的形式批准了这次活动,并在故宫东华门内挪用100多间房间以供修史,且花重金聘请了前清进士,历经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尚书、东三省总督的赵尔巽为清史馆的馆长。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大总统袁世凯

前清遗老们对于这种修史的活动十分热情,这跟当时万斯同参与纂修《明史》的心境如出一辙。在北洋政府和馆长赵尔巽的张罗下,开出了一份涵纳131人的纂修人员名单,基本都是当时名声显赫、博古通今之辈,比如《新元史》的作者柯劭忞,史表专家吴廷燮,藏书家、目录学家、校勘家缪荃孙,等等。众多知识渊博学者的加入,大大助推和提高了清史的纂修进程和质量。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赵尔巽(前排左三)

清史的纂修过程大约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各位纂修人员提出修史意见,包括清史体裁,比如是纪传体还是纪事本末体之类的,当然这个并没有什么可谈的,肯定是纪传体,历来修正史都是这种。此外商讨的内容还有帝纪要不要加上摄政王多尔衮、载沣等之类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贵族;还有帝纪、列传、表志等的数目等等。事实上,对以上这些内容的争论都不大,因为有前史可鉴,内容体例进行模仿就好了。所以后来梁启超在《新史学》这篇文章中,特别批评了旧史学“能因袭而不能有创作”的弊端。

赵尔巽等人纂修的清史本来可以比肩“二十四史”的,其内容包括了12本纪、16志、10表、15传,从皇帝到烈女,从天文到邦交,礼乐食货,公主外戚,循吏孝友,无所不有,既有因循,也有创新,奈何由于世事动荡,百人心血竟成一稿。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清史稿》书影

为何没成《清史》,却成一稿呢?这有两方面重要的原因,一是与当时的局势有关。1912年虽建民国,却仅仅是一个空壳。民国看似统一,实则貌合神离,皖系、直系、奉系等军阀倾轧不已,战争四起。不仅如此,还有外族的入侵,也让北洋政府应接不暇。没有经费,形势严峻,这让清史的修纂一度停止。第二个重要原因与清史馆总裁赵尔巽有关。清史的稿子到1926年大致结束,此时的赵尔巽已经垂垂老矣,他根本撑不到清史修订好的那一天,于是在1927年中的时候,就将仅仅审稿半年的清史付印。到1928年,终成《清史稿》,这部史书确实保留了大量的清史线索,但是也存在很多瑕疵。于是,再修清史成了后世史家的一大愿望。

二、再修清史

从1928年到2000年的70多年间,不是没有人提过重修清史,但碍于形势,呼应者寥寥。我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的时候,政治上逐渐解冻,经济上逐渐强盛,于是“盛世修史”的传统再次延续。2001年4月7日,由清史专家戴逸教授领头的10多位学者团队(季羡林、蔡美彪、李文海、龚书铎等)正式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纂修清史的建议,并且希望将这次行动的著作成果命名为《清史》,这是一项伟大的提议。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戴逸先生

到2002年8月,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批准了这次报告。这年11月,由文化部牵头,教育部、财政部、中宣部等14个国家机构的通力合作,共同成立了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当年12月12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成立,并由戴逸教授担任主任,对清史的纂修质量把关。

清史工程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从2002年算起,计划花上10年左右的时间修成。为了修好清史,各位专家做了大量的准备。2003年,作为起始之年,项目组基本完成了对海内外清史研究进度的梳理,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第一,新修《清史》不采用文言文撰写;第二,预计字数在3500万左右(这个字数相当恐怖);第三,内容还是分为传统五大类,包括帝纪、典志、史表、图录以及人物传记;第四,删除烈女传等。

从2004年到2005年的前三个季度,完成对清史的细化项目分割。清史工程无比庞大,光凭一个团体,一个组织,根本不可能完成。因此纂修委员会将92卷的清史分解成了300多个项目(一开始不到200个),由海内外1600多位专家,以及高校、研究院、图书馆等各种部门共同合作。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清史的实际撰写大致是从2006年开始的,也就是说,用6年的时间写成这部史书。但困难实在太大了,一是参与撰写人员的数量非常多,每个人的风格不一致,可《清史》又是一个整体,如何将各种风格的稿子捏合在一块,可谓十分耗时耗力。二是修史人员基本都是兼职,不像原来的设馆修史的全职人员,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常常疲于应付修撰工作。

那新修清史有没有完成任务呢?实际上是完成了,并且提前完成了。当时设想的时间是2002年到2012年,在这个预定的时间所要完成的内容是“清史稿”,这跟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的性质是一样的。在2008年,“清史稿”就已经完成了。可是对待这样一部4000万字的大部头著作,审稿的难度可想而知,审稿和修改的时间远远大于写稿的时间。如果审稿不严,那又和《清史稿》有什么区别呢?一直到2018年9月,委员会才将审定好的《清史》的稿子送到了中央,中央又将稿子交付给了中国历史研究院继续审稿。

从2002年工程开始,到2005年底撰写开始,再到2008年初稿完成,然后又到2018年送稿审定,一共经历了16年之久。但是,从审稿结束,再到出版社的三审三校结束,预计还得好几年。

从《清史稿》到未来的《清史》,每一部史学巨著都蕴含了无数人的心血。新《清史》必将在未来几年付梓,让我们翘首以盼吧。

清史稿_清史稿_清史稿

我国有厚重的修史传统

文史君说

从史前到大明,从《史记》到《明史》,我国的历史因为一部部伟大的史著而熠熠生辉,历历在目。历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史著就是这份重要性的支撑。《清史》的修成,必定能为我们的发展繁荣提供历史的借鉴。

参考文献

刘海峰:《百年清史纂修史》,安徽人民出版社,2014年。

马大年:《清史纂修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1期。

邹爱莲等:《纂修始末研究》,《清史研究》2007年第1期。

上一篇: 《世说新语》:浅谈玄学与东晋士人的文学创作
下一篇: 白帝城托孤是真实的历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