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列子是什么学派(列子是什么学派的)

列子是什么学派(列子是什么学派的)

列子是什么学派(列子是什么学派的)列御寇①为伯昏无人②射,引之盈贯③,措④杯水其肘上,发之。镝⑤矢复沓,方矢复寓⑥。当是⑦时也,犹象人⑧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⑨能射乎?”列子是什么学派(列子是什么学派的)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⑩,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

列御寇①为伯昏无人②射,引之盈贯③,措④杯水其肘上,发之。镝⑤矢复沓,方矢复寓⑥。当是⑦时也,犹象人⑧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⑨能射乎?”

列子是什么学派(列子是什么学派的)

列子是什么学派(列子是什么学派的)

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⑩,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拉满弓弦,放一杯水在臂肘上,把箭射出。前一支箭刚刚射出,后一支箭已搭在弦上,箭一支接一支连续射出。在这个时候,列御寇像个木偶一样,身体纹丝不动。

伯昏无人说:“你这是运用技巧,有心射箭的射法,而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我和你登上高山,站在摇晃的岩石上,下面是万丈深渊,你能射箭吗?”

于是伯昏无人登上高山,站在摇晃的岩石上,下面是万丈深渊,他背对着深渊向后退,双脚有十分之二悬空在岩石外面,然后向列御寇拱手行礼,请他上来射箭。列御寇吓得趴在地上,冷汗流到脚跟。

伯昏无人说:“道术最高的人,向上能够查看青天,往下可以探测黄泉,在八方奔放自如,神色气度始终不变。现在你害怕得头晕目眩,你在精神上就已经崩溃了啊!”

说“殆”:“殆”的本义是“危险”,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殆”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的释义。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的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

列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传承人物,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被后人尊奉为“冲虚真人”。

列子所著的《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里面的寓言故事,体现了道家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

上文即选自《列子·黄帝》,在《列子·说符》中也记载了一则列子学习射箭的故事,内容如下:

关尹子教射

列子跟关尹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够自如地射中箭靶,于是前去拜见关尹子。

关尹子说:“你知道你射中箭靶的原因吗?”

列子回答道:“我不知道。”

关尹子说:“那你的箭术还不行,回去继续用心体会。”

列子回去后继续刻苦练习箭术,三年过后,列子又去拜见关尹子,汇报自己的练习结果。

关尹子问道:“你现在知道射中箭靶的原因吗?”

列子说:“我已经知道了。”

关尹子说:“可以了,掌握能够射中的规律不要忘记,严格要求自己,就能每发必中。不仅是射箭,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是这样。所以圣人不看存亡成败的结果,而是注重发生的原因。”

这个故事说明了,做事即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真正弄懂其中的道理,只有这样才算是融会贯通。

战国·列子《列子·黄帝》

列子的射箭技巧已经十分纯熟,但当置身于危险的境地时,列子的心智就被周围环境所困扰,无法专注于射箭。显然,当时的列子还没有达到至人无己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竞技体育,决定最终胜负的往往不再是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心态。当患得患失、心有所虑时,就无法全神贯注,这时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表现。换句话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上一篇: 六祖真身(六祖真身的寺院在哪里)
下一篇: 土星有多少颗卫星(土星有多少颗卫星2022)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