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2023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4届年会暨无锡滨湖历史文献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2023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4届年会暨无锡滨湖历史文献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2023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4届年会暨无锡滨湖历史文献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2023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4届年会暨无锡滨湖历史文献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2023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44届年会

暨无锡滨湖历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会议日程】

文献历史纪录片信仰_历史文献_文献历史记录片《信仰》

开幕式

时间:2023年5月10日9:00—10:00

地点:太湖饭店太湖厅,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锦园路1号

第一场暖场片

1.暖场片——《太湖明珠 江南盛地》《滨湖,不止于湖!》播放

第二场开幕致辞

1.孙海东(无锡市滨湖区委书记)

2.赵生群(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

第三场捐赠仪式: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著作捐赠

颁证领导:

张曙峰(无锡市档案史志馆馆长)

贾效兵(无锡市滨湖区委副书记)

第四场揭牌仪式

1.江南大学历史研究院实践基地揭牌

2.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资料馆揭牌

第五场 拍摄集体照

大会主题报告

时间:2023年5月10日10:00—12:00

主持人:顾宏义(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地点:太湖饭店太湖厅,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锦园路1号

1.周少川:创新理论:推动古籍事业与古文献学科的发展

2.江庆柏:宫殿疏、正统、香严词——政治因素制约下的稿本《四库全书总目》修改

3.钱江:二十五史与无锡地方教育史——读史札记之一

4.王晶波:《灵棋经》原注、原序的流传与消亡——以敦煌本为中心的考察

文献历史纪录片信仰_历史文献_文献历史记录片《信仰》

01

第一组 经学文献研究

召集人:张涛(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第一场《周易》《尚书》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0日14:00—15:45

主持人:任利伟 评议人:于浩

1.任利伟:明初《周易传义大全》的纂修与价值简论

2.陈开林:《读易述》之史源学考辨

3.李伟强:清儒汪琬的“卦对”规则与今本《易》卦序新探

4.朱玉霞:宋代科举与《尚书》学

5.林相:张居正《书经直解》与申时行《书经讲义会编》关系考辨

6.余康:章太炎《尚书》学史研究述评

7.张涛:唐文治易学思想探微

第二场《诗经》及清代经学史

时间:2023年5月10日16:00—17:45

主持人:刘冬颖 评议人:刘立志

1.郝桂敏:论《诗经》比喻的文化特色

2.刘立志:《清代〈诗经〉著述考》序言

3.于浩:《毛诗稽古编》的传抄、批校与清代学术

4.王悦:陈寿祺与阮元交游所见乾嘉学术演变考论

5.叶聪、黄云鹤:论清代士人任兆麟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6.杨哲:江永的宫室考证及其经学史意义

7.刘冬颖:先秦诗乐之教与“君子”人格的建构

第三场礼学文献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1日8:15—10:00

主持人:林秀富 评议人:张琪

1.朱震:略论《周礼》“五礼”次序及后世改造

2.林秀富:论郑玄《公食大夫礼》授几之仪省略说

3.陶广学:论东吴政治家与《礼记》学

4.李学辰:毛本《礼记注疏》校刻考

5.井超:凌曙《礼论》考略

6.王忠杰:《礼记·中庸》“旅酬下为上”异解释疑

7.叶静燕:《周礼·大司徒》地中方案“阙略”辨疑——兼论“日影定地中”可行

第四场礼制名物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1日10:15—12:00

主持人:温显贵 评议人:井超

1.曾军:人伦的凸显:魏晋“后妻子为前母服议”再探

2.温显贵、邱婧:论中国古代的太常与太常文献

3.张琪:北宋礼制局考

4.杜朝晖:“火者”宦官义考辨

5.林久贵、吴婷:阮元礼用思想探微

6.马金亮:试论孔子圣像拱手礼及其在当下使用的规范性

7.赵海丽:邮传名物制度之辨析

第五场《左传》(附《国语》)

时间:2023年5月11日14:00—15:45

主持人:刘伟 评议人:吴柱

1.赵生群:《左传》校读札记(二)

2.吴柱:《春秋左传》“涖盟”考

3.张福龙:文献考察视域下的唐代《春秋》学

4.朱秋虹:《左传杜林合注》纂修述略

5.苏芃:浅谈唐文治先生的《左传》教学

6.郝继东: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释词方法研究

7.刘伟:经史分离视域中的东汉《国语》训释考论

第六场词汇与小学文献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1日16:00—17:45

主持人:杨新勋 评议人:华建光

1.杨新勋:说“待价而沽”

2.张卉:《史记·夏本纪》孔甲“好方鬼神”释义

3.寇志强:陆德明《庄子音义》中李轨、李颐注混淆现象研究

4.王雅琪:魏晋南北朝隋唐小学书辑佚综述

5.霍宁宇:试论《广韵》释义与原本《玉篇》的关联

6.姬慧:敦煌文书“宴请”类语词之“看”“洗餪”考析

7.何占涛:《新唐书释音》研究与校对

8.王建新:《謇斋琐缀录》所见明代江西吉安语音特点

历史文献_文献历史纪录片信仰_文献历史记录片《信仰》

02

第二组史部、子部文献与四库学研究

召集人:黄爱平(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第一场史部文献与历史考证

时间:2023年5月10日14:00—15:45

主持人:杨绪敏 评议人:唐光荣

1.刘国宣:沈钦韩《三国志补注》考论

2.刘进宝:敦煌学对中古史研究的新贡献

3.刘向培:唐李德裕《大和辨谤略》再探——兼岑仲勉先生“《大和辨谤略》即《御臣要略》”说辨疑

4.卢庆辉:《通鉴》学源流及思考

5.黄爱平: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与明末清初的经世史学

6.田孟龙:清初庄氏史案流人考

7.杨绪敏:论潘柽章与史学考据

第二场交游世系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0日16:00—17:45

主持人:韩杰 评议人:柳燕

1.韩杰、王芳:顾野王行年及著述考

2.严寅春:颜真卿《陈至墓志铭》考释——兼补宰相陈叔达、陈希烈世系

3.贾芳芳:陆游教育经历考——兼及两宋基层士人受教育的若干路径

4.邵妍:“海岱儒宗”李汝桂遗事及贡献

5.阎慧:明末山西理学家辛全名实考

6.钱寅:冷淡生涯爱日长——彭绍升生平考述

7.张明:清代学者沈涛生平仕履考述

8.张淑婧:清末泰州籍官员陈文田交游考

第三场石刻文献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1日8:15—10:00

主持人:徐华 评议人:王志勇

1.孟祥娟:墓志所见挽郎略考

2.王志勇:渊明诗寄碑略考

3.徐华:与宋代泉州市舶司相关三方石刻的文献解读

4.杨栋:汉画像石大禹传说图像叙事与文本书写的多层互动

5.杨小明:石刻文献反映的古代北方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赵之劼:作为中间形态的金石录文——述常熟图书馆藏叶石君《金石文随录》稿本

7.李如冰:《全宋文》补目: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墓志及器铭辑考

第四场地方文献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1日10:15—12:00

主持人:徐兴海 评议人:杨栋

1.高文智:宋蜀刻本《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征引吴地方志文献考

2.孙顺霖:王士性与《广志绎》

3.孙靖:清刘文淇、刘毓崧地理方志校勘述评——以《宋元镇江志校勘记》《舆地纪胜校勘记》为例

4.唐光荣:《古今图书集成》如何征引方志文献——以康熙《夔州府志》为例

5.蔡丹:《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西藏史地文献解题

6.徐兴海:《回望江南》的文献学探微

7.李璇:清代湖南题咏唱和类地方诗总集述略

8.周晓艳:近代涉藏游记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第五场简帛文献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1日14:00—15:45

主持人:许富宏 评议人:高中正

1.蔡树才:简帛文献楚王故事与战国史记文学

2.范春义:出土文学文献前后两期异同论

3.刘烨:楚简“羽”字与霓裳羽衣的想象空间

4.许富宏:银雀山汉简《黄帝伐赤帝》及其与《吴孙子兵法》之间的关系

5.高中正:阜阳汉简《春秋事语》所见楚国“京公”与京地

6.张鹏蕊:浅论赵孟介壶铭文

7.王娜、华建光:基于安大简《诗经》异文“彼其之子”再分析

第六场四库学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1日16:00—17:45

主持人:方向东 评议人:刘仁

1.方向东:论《四库全书》本《经典释文》的得失

2.林久贵、王唐梦影:论《四库全书总目》以情志为重的诗歌批评观

3.柳燕:《四库全书总目》诗文评类存目书目采进及选定探析

4.王献松:《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的儒学史建构及其反思

5.原瑞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会典》删改举隅

6.马学良:四库馆臣对明代敕撰修图书的态度与评价

7.赵庶洋:四库底本《唐四僧诗》考论

文献历史纪录片信仰_文献历史记录片《信仰》_历史文献

03

第三组 文学文献与古籍整理

召集人:郝润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第一场古籍校订

时间:2023年5月10日14:00—15:45

主持人:曹明升 评议人:王海宾

1.吕友仁:《汉书》暗引经文因颜注未注而导致今人点校失误举例

2.王永吉: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校札

3.丁建军:点校本《续资治通鉴长编》校勘拾遗二十五条

4.孙赫男:《玉照新志》考辨二则

5.赵承中:《盗柄东林伙》李文田家抄本订讹

6.曹明升:《亦园词选》与《梁溪词选》的版本情况及整理体例

7.张鑫龙:两种《揅经室集》整理本指瑕——以引号断限问题为例

8.刘显:《中华道藏》所录敦煌道经误例考辨

第二场古籍编纂刊刻

时间:2023年5月10日16:00—17:45

主持人:张升 评议人:马学良

1.马新广:《图画见闻志》三题

2.王海宾:《八朝名臣言行录》征引文献的方法及缺陷

3.张升:《永乐大典》引《文子缵义》考

4.朱志先、张霞:国图郑振铎藏本朱廷立《两厓集》的编纂特点及其价值

5.祝福:《南邦黎献集》的文本形态与编纂策略

6.熊展钊:弘扬地方文化与不刻《大学衍义补》——明清琼崖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权力运作”

7.朱宝元:诠释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经典之作——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六十周年纪念版)出版手记

8.吴漫:“明清黄河治理工程文献”整理研究之述论

第三场文学文献研究1

时间:2023年5月11日8:15—10:00

主持人:赵望秦 评议人:任群

1.赵望秦:诗人接受与传播《史记》的突出特征——以咏史作品为讨论中心

2.张觅:论归有光与清初桐城文学之关系

3.丁俊丽:论清代韩愈诗歌经典化的建构与完成

4.南江涛:论扬州学派的《文选》批校及其特点

5.冯尉斌:桐城派与乾嘉时文演进

6.丹珍草:《格萨尔》史诗文献整理与研究

第四场文学文献研究2

时间:2023年5月11日10:15—12:00

主持人:张宗友 评议人:南江涛

1.赵君尧:两汉吴地海洋文学

2.朱栋:初唐应制诗修辞心理研究

3.闫雪莹:家铉翁佚诗文辑考

4.郝润华、高云飞:明代作家秦金研究三题

5.王燕飞:胡震亨《杜诗通》述论

6.张宗友:“谁为辨异同,复遵传笺语”:朱彝尊《斋中读书》诗第五首读解

7.任群:新见顾太清佚文《有此庐诗钞序》考释

第五场书籍史与藏书文化

时间:2023年5月11日14:00—15:45

主持人:何朝晖 评议人:韩凯

1.顾宏义:宋人志传中的“行于世”与“藏于家”

2.万德敬:董其昌唐人诗意图辑考

3.叶玮松:“明人刻书而书亡”说刍议——以明刊《韩非子》文献为考述中心

4.何朝晖:“日用类书”的非日用性:晚明综合性通俗日用类书的知识体系及其性质

5.孙蕴:“聚焦日用”的明代目录学意识建构

6.胡晨光:《涉江采珍录》与许瀚的书籍消费

7.敖堃、周挺启、范釔君:建国初三十年(1949—1979)古籍版本学回顾:古籍版本学学术体系初步完成

8.刘仁:丛书名实演变考论

第六场文学文化史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1日16:00—17:45

主持人:聂济冬 评议人:胡晨光

1.孙董霞:先秦“德”观念的“克里斯马(charisma)”蕴含及其嬗变

2.张居三:先秦小说与小说家探微

3.聂济冬、宫玉松:《盐铁论》文风特色及士风影响

4.王兴芬:隋唐河陇地区的刘萨诃传说探析

5.盛莉:从宋前文献分类看小说在文人知识体系中的层级、分布——兼论宋初小说的观念内涵

6.韩凯:宋代笔记科举史料的书写特色

7.江中云:浅释小说内外周瑜的悲剧性格

历史文献_文献历史纪录片信仰_文献历史记录片《信仰》

04

第四组 江南文献与文化研究

召集人:诸伟奇(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

第一场无锡与江南文化研究1

时间:2023年5月10日14:00—15:45

主持人:诸伟奇 评议人:王红梅

1.王锷:无锡市图书馆读书记

2.袁成、张旭:谈修《比璞山房罪言》初探

3.聂涛、葛怀东:曹元弼《礼经校释》的诠释特色

4.李素洁:《无锡国学专修馆演讲集初编》成文考略

5.李佩:薛明剑《无锡指南》探析

6.沈志富:江南文化视域下的安庆藏书文化概说

第二场无锡与江南文化研究2

时间:2023年5月10日16:00—17:45

主持人:徐道彬 评议人:沈志富

1.沙鸥:李白文化研究发祥地考述——以古代姑熟境内李白文化研究为例

2.诸伟奇、李纬怡:吴应箕的《东林本末》

3.赖玉芹:明末江南士大夫的文化责任探析——以祁彪佳为例

4.郭康松、李明欣:康熙南巡简拔举贡生监对御制文献编纂及文治的贡献

5.韩凤冉:江标与无锡荡口华氏——兼谈江标的西学渊源

6.汤可可:网罗飘零 阐扬潜幽——辛干《无锡艺文志长编》解读

7.梁骥:张照家族与松江王氏家族的姻亲关系及对其书法的影响

第三场书院及家族文化

时间:2023年5月11日8:15—10:00

主持人:朱人求评议人:韩凤冉

1.李春燕:皇权与教化:宋代太学校舍建置布局、原因与文化意涵考论

2.刘敏:洪迈对书院的看法:兼论宋代书院的定位

3.兰军:五峰书院与中晚明阳明学在金华的深层传播

4.徐道彬:从东林书院到紫阳书院:钱穆先生的“徽学”观

5.霍明琨、王朋展:北魏至清时期嵩阳书院易名探析

6.王红梅:夫权之外的诗性空间:以盛清泰州仲氏家族闺秀为例

7.温显贵、李昱:明清固始吴氏家族著述存佚辑考

第四场宗教文献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1日10:15—12:00

主持人:刘林魁 评议人:郭琳

1.徐汉杰:《提谓波利经》与北朝佛教

2.刘林魁:复礼《十门辨惑论》考论

3.王书华:三教融合视域下苏轼与佛禅关系探赜

4.朱学博:崇佛公案与游酢历史地位的解构——兼论“程门罪人”说

5.郭琳:元代编年体佛教通史《佛祖历代通载》价值略述

6.安大伟:山岳与佛教的融合:晚明佛教山志纂修考

7.王慧燕:从社会功能思考佛教资源的运用——陆世仪通权达变的救荒方案

第五场宋明理学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1日14:00—15:45

主持人:和溪 评议人:朱学博

1.朱人求、和溪:朱子哲学的诗酒情怀

2.江鎏渤:明中叶朱子学与心学的话语权争夺

3.刘博:从“明体适用”到“体用全学”

4.万宏强:宗朱摄王:论李光地的学术宗尚

5.王春阳:李塨选择颜元原因考论

第六场现代学术史

时间:2023年5月11日16:00—17:45

主持人:沙鸥 评议人:霍明琨

1.李梅景:敦煌探险家奥登堡与列宁“终生友谊”说辨正

2.单晓娜、涂耀威:何以自处:抗战时期钱基博的精神世界与儒学实践

3.陈思广:不该湮没的作家——无锡现代作家孙梦雷和他的创作

4.郭万青:徐复先生边疆时期的学术研究

5.赵玉龙:蔡伦造纸术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文献历史记录片《信仰》_文献历史纪录片信仰_历史文献

05

第五组 域外文献、版本目录与数字人文研究

召集人:杜泽逊(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第一场域外文献文化研究1

时间:2023年5月10日14:00—15:45

主持人:师海军 评议人:孟凡港

1.曹磊:日本江户时代汉学家传记的自创期

2.师海军:日本内阁文库藏杨一清《石淙文稿》的学术价值

3.程水龙、曹洁:朝鲜、日本《近思录》文献本土化特色及学术意义

4.陈文辉、赵蕊蕊:日本《太阳》杂志所见文廷式作品辑佚与勘误

5.郭帅:日藏金泽本《春秋经传集解》卷旁校记新探

第二场数字人文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0日16:00—17:45

主持人:葛怀东 评议人:洪涛

1.侯婕:基于明内府刻本《大明集礼》OCR识别、自动标点成效谈谈礼学文献的智能整理

2.王乐致、拓新宇、戴冰晴、谭舒芮、陈茜慧、李斌:基于《同源字典》和词网的古汉语同源字知识库构建和分析

3.张雨桐、谢峰、许超、李斌:国内古籍知识库建设研究

4.张雨桐、尹开心、常博林、冯敏萱、李斌:国际古籍知识库建设研究

第三场版本研究1

时间:2023年5月11日8:15—10:00

主持人:谢辉 评议人:林日波

1.陈才: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综论

2.赵昱:北京大学李盛铎旧藏日本版《论语》文献四种述论

3.郑利锋:《舆地纪胜》版本流传考

4.封树芬:《忠义集》汲古阁两手校本价值考略

5.石鹏:明代《南京刑部志》修志公文解析及版本考述

6.史振卿:海瑞文献版本考述——以著述和海公小说为例

第四场目录学研究

时间:2023年5月11日10:15—12:00

主持人:张固也 评议人:程水龙

1.孙振田:先王国家治理的执政体系及其遗存或衍生与发展——《汉书·艺文志》学术出于王官说的实质

2.张固也:唐代谱牒补考

3.林日波:《宋史·艺文志》经部宋人四家佚著考述

4.李兵:宋国史艺文志赵士炜辑本平议

5.于佳敏:著录·解题·医学史:宋代书目医籍著录价值

6.李俊:蒋伯潜《校雠目录学纂要》导读

第五场域外文献文化研究2

时间:2023年5月11日14:00—15:45

主持人:孙振田 评议人:项旋

1.孟凡港:东京书道博物馆藏《李延龄墓志铭》考释

2.王福元:日藏宋本《景文宋公集》及其文献价值

3.杨淑颖、邓洪波:朝鲜早期书院的设院与祭享争议——以《迎凤志》为中心的讨论

4.赖明珠、邓洪波:依遵华制:朝鲜对中国书院制度的最初实践——以《竹溪志》为中心的考察

5.陈乔宇:倪谦及《辽海编》探析

第六场版本研究2

时间:2023年5月11日16:00—17:45

主持人:陈才 评议人:赵昱

1.董家鸿:王士禛《草书字汇》考论

2.项旋:《清史稿》北京初印本刊行始末

3.董政:国图藏徐乾学《读礼通考》稿本考述

4.韩松岐:再论阮刻本《仪礼注疏》底本问题

5.涂佳琪:《汉书》蔡琪本版本源流及文本价值举隅

6.王雨非、蔡蒙:明慎独斋刻《史记集解索隐》始末

7.谢辉:程颐《周易程氏传》宋元传本考略

文献历史纪录片信仰_历史文献_文献历史记录片《信仰》

闭幕式

时间:2023年5月12日9:00—11:30

主持人:郝润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地点:太湖饭店太湖厅,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锦园路1号

一、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

承办单位:中共无锡市滨湖区委员会、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政府、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江南大学

二、主要议程

(一)开场介绍

郝润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二)各组代表学术讨论总结发言

第一组 井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第二组 高中正(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第三组 任群(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第四组 韩凤冉(凤凰出版社副总编辑)

第五组 项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三)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工作报告

洪涛(数字文献分会会长)

(四)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年度工作报告

王锷(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秘书长)

(五)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资料馆馆长聘任仪式

赵生群(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

李苏华(无锡市滨湖区档案史志馆馆长)

(六)闭幕致辞

曹书杰(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

(七)闭幕答谢

贾效兵(无锡市滨湖区委副书记)

(八)第45届年会主办方致辞

上一篇: 经史文中——王通的文之观念
下一篇: 从叙事层面看唐传奇对史传文学的继承与发展(青年文学家 )(秦子仪 陈相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