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勖《穆天子传·序》
古文《穆天子传》者,太康二年,汲县民不准盗发古冢所得书也。皆竹简,素丝编。以臣勖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简长二尺四寸,以墨书,一简四十字。汲者,战国时魏地也。案所得《纪年》,盖魏惠成王子今王之冢也,于《世本》盖襄王也。案《史记· 六国年表》,自今王二十一年至秦始皇三十四年燔书之岁,八十六年;及至太康二年初得此书,凡五百七十九年。其书言周穆王游行之事,《春秋左氏传》曰:“穆王欲肆其心,周行于天下,将皆使有车辙马迹焉。”此书所载,则其事也。王好巡守,得盗骊、惩耳之乘,造父为御,以观四荒。北绝流沙,西登昆仑,见西王母,与太史公记同。汲郡收书不谨,多毁落残缺。虽其言不典,皆是古书,颇可观览。谨以二尺黄纸写上,请事平。
戊寅① ,天子西征。鹜行② ,至于阳纡之山③ 。河伯无夷之所都居④ ,是惟河宗氏⑤ 。河宗伯夭逆天子燕然之山⑥ ,劳用束帛加璧⑦ 。先白□⑧ ,天子使祭父受之⑨ 。
【注释】
①戊寅:二月四日。距前“丙午”三十二日。穆王于此休整一月余。丁谦《干支表》:“距前六日,骛行至阳纡山。《翟本》作‘戊申’。”檀本改“寅”作“申”,陈逢衡、翟云升、吕调阳、顾实等俱从之。常征云:“‘戊申’误为‘戊寅’(“寅”字古文为“臾”,与“申”字古文形似)。通学之士如荀勖等不识误译之字且如是其多,等而下者晋人堪能造此古文《穆天子传》乎?”王贻樑云:“计以时日,当作‘申’为是。”顾实作“三月十一日”,距前二日。案,不必改。穆王或于此休整,或在此作战,不必仅据里程。
②鹜(wù)行:奔驰而行,疾驰。鹜,通“骛”。郭璞注:“犹驰也。”
③阳纡之山:又名“阳山”,即今河套之阴山。洪颐煊校注:“今本《纪年》云:‘十三年春,屜公帅师从王西征,次于阳纡。’《水经·河水》注云:‘河水又出于阳纡、凌门之山。’《淮南子》云:‘昔禹治水,具祷阳纡。’盖于此也。”吕调阳云:“今河套北。”沈曾植云:“阳纡之山,盖今贺兰山。”小川琢治云:“当在穆王渔猎之渗泽附近地方,阳纡即阴山南麓之别名。”顾颉刚云:“就‘绝隃关隥’以至河宗的道路来看,似乎即是现在的大青山。”赵俪生云:“在叫做阳纡的河和湖的北面有山,这就是现在内蒙的大青山,文献中又名之曰‘阳山’。”王贻樑云:“小川、顾实说为今内蒙阴山,是。顾颉刚、赵俪生说为大青山,则更具体。古以其在河之北而名阳山,后则以其遮蔽阳光而名阴山。”
④河伯无夷:即河伯冯夷。郭璞注:“无夷,冯夷也。《山海经》云‘冰夷’。”洪颐煊校注:“《水经· 河水》注、《艺文类聚》八十九俱引作‘冯夷’,因注而误。”陈逢衡云:“《竹书》作‘冯夷’。”丁谦云:“盖河宗伯夭之远祖,祀为水神者也。”顾实云:“无夷,盖为孱柏絮、河宗伯夭之祖先也。”于省吾云:“冯夷谓夷之国名也。死为河伯,因其为冯夷之国君,沿习既久,遂以冯夷为河伯之名也。”王贻樑云:“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五‘河伯’条云:‘是河伯者,国居河上而命之为伯,如文王之为西伯,而冯夷者,其名尔。’此说极为简明扼要。”都居:国都所在的地方。王贻樑云:“‘都居’者,台湾‘中华学术院’编《中文大字典》(1979年修订版)释为‘奠都而居之也’,较他说为佳。”
⑤河宗氏:邦国名。位于黄河上游。郭璞注:“河,四渎之宗,主河者因以为氏。”洪颐煊校注:“《初学记》六引《穆天子传》云:‘河与江、淮、济三水为四渎,河曰河宗,四渎之所宗也。’疑此注文。《史记·赵世家· 正义》云:‘河宗在龙门,河之上流,岚、胜二州之地。’”丁谦云:“河宗者,河水之源在中国境内。足当河源名称者,惟星宿海与罗布泊。”然考卷四所载里程,“知河宗必指星宿海。若罗布泊,则太远而里数不合”。案,星宿海在青海,亦太远。
⑥伯夭:伯爵,名夭。郭璞注:“伯夭,字也。”燕然之山:山名。地望不确。刘师培云:“此燕然山在今甘肃境。”“非《汉书· 匈奴传》之燕然也。”陈逢衡云:“燕然山,今在多伦诺尔界。”王贻樑云:“依《传》文,燕然山显然为今阴山山脉中一山,具体当今何山,尚难确定。”山:洪颐煊校注:“伪《说郛》本引此篇讹作‘上’。”
……
【译文】
二月四日戊寅,穆天子向西巡守。穆天子的车驾奔驰前行,到达了阳纡山。这里是河伯冯夷建都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河宗氏的国都。河宗氏的国君伯夭前往燕然山迎接穆天子,用五匹帛和玉璧慰劳穆天子。先奉上白圭作为觐见之礼,穆天子命祭父收下了这些礼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