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阿尔·格林谈孔子——— 儒学与世界
作为美国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决议的主要推手,一直致力于维护少数族裔和底层人群的公平住房和雇佣问题的美国国会众议员阿尔·格林几乎是一夜之间被世界华人所熟知。格林先生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谈到:
孔子学说是一门给美国以及全球许多国家带来深远影响的哲学和政治思想。儒家思想鼓舞了成千上万的学者,包括美国学者,他们受到亚洲文化与儒家思想影响,促成了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多元化,这对音乐、艺术、科学、法律、医药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所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案,纪念中国孔子诞辰非常合适且很有意义。
孔子来自中国,但孔子有很多普适世界的宝贵思想,例如自省自修、尊老爱幼、好客好学,提倡公正和道义,将心胸宽阔、真诚、诚恳和友善视为君子美德,以及君子的为政之道、忠、孝、仁以及爱等。例如倡导同舟共济,这对于今天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甲型流感等问题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封面故事·《新周刊》——— “剩女”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都真实地反应了社会整体心理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如今,当下中国社会已经开始呈现晚婚现象,“剩男”与“剩女”也成了日常词汇。此期《新周刊》封面专题文章中写道:
27个月前,“剩女”名列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时至今日,大龄未婚男女在同步消化和累积,中国婚姻市场进入了“剩男”时代,但公众的目光仍聚焦“剩女”。“剩女”承受着比“剩男”更大的社会压力。她们年过28岁就算“剩”了,而男性可以被容忍到35岁。在“剩女”这个反动词汇背后,其实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群拥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的优秀女性。她们有事业和故事,有追求和要求,有技能和情趣,有圈子和朋友,只是没有结婚。她们之中,绝大多数不拒绝婚姻,只是拒绝不完美的选择。
她们并不孤单,只是偶尔焦虑。社会对她们最小的帮助,应该是宽容;男性对她们最大的赞美,应该是真爱。毕竟,她们的状态既是自我选择也是社会造就的结果,她们没有伤害谁。单身和婚姻一样,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在婚姻门外,让我们倾听她们自己的“剩(圣)女心经”。
王立群谈文化与旅游——— 旅游的灵魂
作为人类一种生活方式的旅游,大体上分为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三大类。其中,观光旅游是最基本的方式,它衍生出了其他各种各样的旅游方式。学者王立群在“大宋文化与中国旅游”论坛发言中谈到:
文化是人文景观的魅力之源。人文景观本身就是因文化而产生。比如开封禹王台的“三高祠”,就是纪念唐代三位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和高适而建。当年,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此相聚,成就了一段文学史上的佳话。后人游览“三高祠”就是因为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中国文学史的盛名,所以才慕名而游。
自然景观如果经过文人墨客的吟咏,特别是经过名家的吟咏抒写,自然景观本身会大大增值,因为历代大家笔下的自然景观是经过加工的美的自然。换言之,这些人文景观已进入艺术美的范畴之列。描写山水胜地的诗文是经过人们的加工而创造出的艺术品,其价值自然会超越山水自身。这些诗文既出自具有鉴赏眼光的艺术家之手,自然能够从本质上揭示出此地或彼地山水自然的特点,写出山水的精神与风貌,点出山水之眼。画龙重在点睛,山水有了这些“眼”,便有了灵魂,也即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进而引导人们的欣赏活动,使游览者入有所取、取有所得,更好地领略山水的神韵。
(国旺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