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董仲舒传》与《史记·儒林列传》中的《董仲舒传》有一个重要区别,那就是《汉书》将集中体现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天人三策》完整地收入《汉书·董仲舒传》,并在“赞”中列举了刘向、刘歆和刘向曾孙刘龚等人对董仲舒的评价,其中刘向的评价最高,认为董仲舒有虽伊吕不以加的“王佐之材”;而刘歆、刘龚则认为“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班固充分认识到了《天人三策》所宣扬的天人感应思想对西汉武帝以后整个思想界产生的极其重要的影响。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理论基础的灾异学说,被刘向、刘歆等人进一步发扬,用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由班固整理,体现东汉官方意识形态的《白虎通》中的《封禅》《灾变》总结前代学者的灾异理论说,“天下太平,符瑞所以来至者,以为王者承天统理,调和阴阳,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白虎通·封禅》);“天所以有灾变何?所以谴告人君,觉悟其行,欲令悔过修德,深思虑也”(《白虎·通灾变》)。集中反映班固灾异思想的《汉书?五行志》,正是通过记载董仲舒、刘向和刘歆等人的灾异理论,夹杂自己的灾异观点编成的。为了宣扬“天人感应”、灾异祥瑞的封建神学思想,《汉书》首创《五行志》,专门记述五行灾异的神秘学说,还创立《睦两夏侯京翼李传》,专门记载五行家的事迹,把历史上和当时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灾异与社会人事等联系起来,阐释自己对历史、政治、现实的看法。例如记述鲁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刘向以为是由于齐桓公好色,宠信女子,以妾为妻,嫡庶数更,故致大灾。董仲舒也以为,齐国不守纲常礼教,故遭天灾惩戒。十八年“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董仲舒以为王室将乱,而诸侯莫救,未担负其保卫王室的责任,故上天降灾于四国,预示其将灭亡。刘向以为,宋、陈两国是王者之后,卫、郑两国与周同姓也,却都外附于楚国,没有尊周室之心,故天灾四国。西汉惠帝四年十月,未央宫两次发生火灾,班固借刘向之口解释为因吕太后杀赵王如意,残戮其母戚夫人,立惠帝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为皇后,残忍暴虐,悖乱纲常,因此凌室和织室两处分别发生火灾。凌室是皇宫供养饮食之处,织室是供奉宗庙衣服之处,这两次灾祸等于告诫皇室没有供奉宗庙之德,祭祀将会断绝。后来惠帝果然无后,众大臣诛吕氏而立文帝。 [8]
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东观汉记》并称“三史”,又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建初年间编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