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图
原图《三关志》 田野修图
宣德七年五月丙戌(1432年6月26日)
大同总兵官武安候郑亨奏:“山阴、马邑二县虽在大同之南,实虏寇必至之地。旧城久废,每有边警,官民辄携家属弃走,请修筑二城,各置千户所屯守为便”。上从之。命待农隙兴工。亨又言:“聚□,高山口外要冲之地,请筑土城,设二卫”。不听。
(卷九十7-8页)
正统十四年九月乙酉(1449年9月19日)
兵部奏:“雁门关系山西喉襟之地,附近关口凡数十处,俱通人马,万一达贼窥伺入寇,为患非小。乞敕都督孙安等,或砌城垣,或塞空缺,或凿壕堑,多方设法断贼来路”。从之
(卷一百八十三6页)
正统十四年十一月壬寅(1449年12月10日)
山西山阴守御千户所千户周瑄等奏:“达贼三千余骑北行至代州时,各关口既塞,天寒雪深,虏骑不得出,因剽掠繁峙诸县。臣潜遣夜不收乘夜斫其营,杀七人,賊遂乱,获其马匹器械”。疏入,命都指挥同知翁信率京军会都督佥事孙安、都指挥佥事张鹏等协力搜剿。其夜不收五人各升一级。
(卷一百八十五20页)
景泰元年春正月甲午(1450年1月31日)
大理寺卿孔文英奏:“直隶保定并山西大同等府州县居民先被虏寇惊散各处潜住,差官招抚未还。即今农事将兴,若不预图耕种,今岁秋成决无可望。乞敕总兵官各统精兵出关,沿边巡哨,振扬威武,则逃住人民必各回还耕作矣”。事下兵部议:“宜敕石亨自紫荆关往大同,杨洪自居庸关往宣府巡哨、提督官军堵塞关口、修完墙榨、墩堡”。于是亨言四事:“一,增添边兵。以大同、宣府官军数少,贼若小至可以出击,倘如日前大举,岂敢迎锋抗敌?乞每处添精兵三万。一,整饬边备。大同沿边原设烟墩九十余座,每座用人十五名,占人数多。莫若于紧关要路并立大墩一座,各添人三四十名守望。一,摆堡运粮。大同粮道不通,即今将岁纳粮草俱积于代州城内。宜于雁门关北,广武站西,安驿设城堡二处,转输粮草供给。一,置造军器……”昌平侯杨洪言八事:“……一,紫荆关城低壕浅,东西受敌,难以备御。合于春暖土开之时移窑子口修筑关隘城郭。其石门峪东至白阳口直抵居庸关,宜遣都督一员率领曾经修筑官军将通行人马道路设法砌垛。一,大同、宣府各边隘口甚多,虽设置栅榨、挑掘壕堑,但恐贼人窥伺越过。闻山西潞州出铁,宜令于秋粮内折办铁蒺藜一百万,遣人送至雁门关,俟官军自运备用。一,向者虏寇入境,保定等处俱无火堠,所以人不得知。宜于各村社立柴墩五座接至边墩,但闻举放炮火,各村随即接应,人得移入附近城中,庶不失所。一,万全都司所辖卫所原有余丁编成队伍,宜令把总管队官员如法操练,以防不虞。一,永宁城宜令都指挥黄宁守城,都指挥张受巡哨,指挥张荣提督边墩。怀来城宜令都指挥康能守城,都指挥沈礼巡哨,指挥朱亮提督墩台。雷家站宜令都指挥王俊守城,指挥郝忠巡哨,指挥汪琮提督墩台”。帝曰:“领兵巡哨及措置边务俱准所言,但京城守备尤重,兵部同多官议石亨、杨洪、柳溥内推一人以闻”。
(卷一百八十七10-11页)
景泰元年二月己卯(1450年3月17日)
兵部奏:“紫荆、居庸、雁门一带等关口绵亘数千里,旧有树木,根株蔓延,长成林麓,远近为之阻隔,人马不能度越。近来以公私砍伐,斧斤日寻,树木殆尽。开山成路,易险为夷,以此前日虏寇不由关口,俱漫山而入。乞敕各关守备、内外文武官严加禁约。仍差人巡捕敢有仍前斫伐者治其罪”。从之。
(卷一百八十九3页)
天顺八年十ー月壬子(1464年12月1日)
守备代州兼提调雁门关山西都指挥同知张怀奏御边三事:“"一,御寇在于练兵。宜选少壮为头拨,常加训练,有警则先行。仍立五人为伍,一人有功五人同赏,一人退缩五人皆罪。恩威并加,使其畏将而不畏敌则可以克敌制胜矣。二,安边在于持重。当选将练兵,养威蓄锐,谨烽堠,严递报,乘高以拒敌,据险以遏其进。贼若大至,沿山一派突入,我兵力寡不能抗御,则坚壁清野,设伏截邀或夜劫贼营,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如此则无轻举之失矣。三,提备在于屯重兵。沿边军兵数少,如臣所守雁门关一带一十九口,东西四百余里,其中斜径小道百十余皆可通人马,实京畿之藩篱山西之保障。今本关并各口分守官军见在二千五百六十二员名,民壮三千九百三十五名。各口大者军壮一百名,小者五十名,其间径道不过二十人或十人而已。修堡、砌墙、挑壕、铲崖及操练无时,体息拨措实为不敷,益兵守备则无不虞之患矣"。上纳之。仍以五人为伍之法,敕各边守将通行之。
(卷十一1-2页)
成化二年五月癸已(1466年7月5日)
镇守山西署都督佥事王信等奏:“虏之犯边也,知偏头关及大同右卫有备,辄从地名煖会(抱本“煖”作“缓”。)而入。知东边朔州有备,乃避朔州径(抱本“径”作“经”。)地名橐莲台大川口而入。由是直抵太原所属岢岚州、兴岚、静乐等县剽掠。而迤南大川则直抵阳武峪、庙岭进入崞县、忻州等处剽掠。又,都指挥于瑢领兵二千于广武站堡戍守。然站在雁门关外十里,孤城无水,贼据城外水泉,将不攻而自破。谓宣于橐莲台筑立逻城,增设守备都指挥一员,令统原守广武官军及岁调代州官军四百、平阳卫官军六百,与调拨民壮一千操守其地,则虏不敢深入而太原属县民庶无绎骚之害”。又言:“雁门、偏头二关各边城堡旧有民壮一万有奇分调戍守,其后往往贿赂里书,诈为年老残疾,以致逃亡者什三。乞令山西所属府州县査究其弊,仍名捕其人,令如旧轮班操守,庶边境有备”。事下兵部:“请移文山西巡镇、巡按、三司诸官勘实”。皆以为然,悉从之。
(卷三十11页)
成化三年五月癸酉
宣府大同地震有声,威远、朔州亦同日震。坏墩台墙垣,压伤人。上敕谕宣府、大同镇守、巡抚等官曰:“地道属阴。阴者,兵,象夷狄象也。尔等所职者,兵,所当攘却者,夷狄。然兵备怠弛不修,以致夷狄侵侮,无所顾忌,咎不在尔等也。其勉补前过,勿殆后悔”。
成化八年二月丁亥
命大同、宣府、蓟州、密云、辽东、甘肃等处及偏头、雁门、紫荆、倒马、居庸等关镇守总兵、内外等官修补墩台、城堡、边墙、壕堑。时延绥、宁夏以有警,故不及。
成化十四年九月癸酉
给雁门、偏头、宁武三关守墩夜巡官军七百五十九人衣鞋。
成化十九年十一月辛丑
巡抚山西右佥都御史边镛奏:“国家西北藩篱,先大同而代州,雁门次之。今大同既宿重兵而雁门兵独少,万一虏越大同而南,必不能守。雁门不守,山西地方皆不可得而守矣。山西不守,则河南何以为蔽哉?今年七月,虏骑直抵雁门,臣等以死战仅退。然此特其轻骑耳,若其连营大举一鼓而南,何以御之?然则,虏险防危,选练将卒,广偫刍粮,明赏罚公黜陟正今日之急务。可于代州立帅府设总兵如大同之制。大同有警,则可以策应:偏头、宁武有警,则可以连兵,而雁门之险固。雁门既固,则山西之地可保无虞矣”。事下兵部,尚书张鹏复议,以为不必立。上日:“将得其人,虽一旅足为万里之长城;非其人,虽重兵不足为北门之锁钥。其如兵部议已之”
成化二十年九月丁酉
给赐偏头、雁门、宁武三关及代州东西隘口守墩夜哨官军九百五十六人衣鞋。
成化二十ー年五月丙子
巡抚宁夏右佥都御史崔让等奏:“请于平虏城枣儿沟增筑边墙一道,塞堡一座,墩台三座;广武营移筑墩台一座;中卫河南增筑墩台三座,移筑三座”。兵部请从其奏,报可。
弘治十四年四月癸未
镇守太监陆訚上防边七事:“一,大同小边外无险阻,贼易驰突,宜挑品字窖坑,深阔各四五尺。有山岗处则筑墙三四道,使虏骑不得长驱。一,大小边墙年久隳圮,且墩堠稀疏难于防御,又地气多寒,军士瞭望尤苦。乞稍增高厚,筑一丈有余,上为垛口,昼夜传筹巡验。墩台空处增筑之,各置铜锣木牌、木梆,遇有贼至,昼则击梆,夜则击锣,将数书之于牌,急相传递,则易为应援。一,小边以里地势平漫,未常设立城堡。宜东自宣府阳和,西抵偏头关老营,每三十里筑一堡,设衙门仓场,起营房,令官军千人久住屯种。命都指挥一人为把总,其防御参将仍移于新设要害之地。一,大同旧无营垒,临时挑治率多危迫。宜度水浆便利之地,每十里増筑一垒,高深一丈,使互相联络,易为战守。一,大同军民住种乡村,有远至百里者,往来遇贼,人宿常被杀掠。宣择其地便,或三五村分别军民筑一砦堡,务令高坚,给以兵器,有警各令军卫有司收遂入堡。如失守者,分军民坐所司之罪。一,西路僻远,止一路墩台仓卒难达。宜于平虏、井坪、朔州三城烽火分接。往南至朔州古城,北至马邑山阴诸卫直抵大同城南,量墩台相去远近于中增设。瞭见虏数多少,宜先定传报之则,昼举号旗,夜举灯笼,使相次飞报。一,大同亦有险山峻岭,虏骑多伏于下,令轻骑据高岗窥我虚实。宜于岗领之上筑墩台,无事以近地屯种之人守之,有警则増军瞭望以破虏之阴计”。事下兵部议,谓:“小边増设城堡令官军久驻则兵分势寡,可如辽东例,每四十里择地増筑一城,可容千人,仍分番守之为便。其余皆可行”。从之。
正德十年夏四月戊申
提督三关都御史陈天祥奏:“各边关禁例,砍伐林木者治罪,而未有开垦山场之禁。以故好豪往往垦田立庄,道路日辟,关险浸夷,较之伐木为患尤甚,乞一体重治”。给事中黄钟亦言:“自浑源迤西至雁门、宁武、偏头等关三四百里皆为禁山,盖借林木以资形式。迩年规利之徒斩伐平旷,致使盗贼逃窜,奸细出没,边关失险,夷狄乘便”。俱下兵部议,谓:“此弊不独西三关为然,紫荆、倒马、居庸、龙泉等关亦有之。达虏深入实由于此。宜令提督都御史及各镇巡官严加禁约:凡垦禁山毁关隘者悉以砍伐林木例治之,遇赦不宥”。报可。
嘉靖二十一年润五月戊辰
兵部复:“山西巡抚都御使刘臬条议三关边备:一,修边次第。东起凌云口,西至王也梁,三百余里,工宜创举。若宁武、阳方口迤西至老营堡丫角山墩者,惟宜增筑高厚,并敌台数座。而神池、利民、八角宜充拓城堡,添盖营房。其老牛湾至杨勉堡沿河边墙俱当以次修茸。一,移置将官。偏头密迩虏巢,前者总兵既移驻宁武矣。当以老营参将移驻偏头,而以八角堡游击仍还老营并伍寨,新设守备亦宜改驻老营。八角则复设守备一员,伍赛则专委把总一员守之。乃若代州广武站,实虏入要沖,又为诸隘适中之地。宣将大同掣回领班指挥轮住广武防御,而代州守备则专练兵以听调用。一,增补军士。三关延袤千百余里,官军仅二万八千八百余名。请悉以大同掣回班军分布雁门十八隘口防守。神池新设参将原缺军一千二百名,前改拨宁武之兵以充之,今宜仍归宁武,令神池自行募补。而宁武近移总兵驻其地,亦当再募军一千名乃可以备调度”。诏:”俱如拟行”。
嘉靖三十九年九月王申
是夜,虏三百余骑突之广武之西牛肋支湾等处,功墙不克。
隆庆四年六月庚子
掌吏部事大学士高拱言:“蓟辽、山陕沿边有司实兼牧民御虏之责,即以有才力者为之犹惧不堪,即优厚而作兴之犹恐不振。乃官其地者,非杂流则迁谪,非迁谪则多才力不堪之人。谓以劣处之也。夫处之以劣而欲其自处之厚,不能称职于内地而欲其立效于边方,无惑乎吏治日偷而生民日蹙也。臣惟国家用人不当为官择地,只当为地择官。请自今各边有司必择年力精强,才气超达者除补,或査治有成绩兼通武事者调用。而又议其赏罚,有能保惠困穷俾皆乐业者,以三年为率,比内地之官加等升迁。有能捍患御敌特著奇绩者,以军功论,不次擢用。如其材略恢弘可当大用,即由此为兵备、为巡抚、为总督,无不可者。惟以治效为准,不必论其出身、资格。若乃用之不效,无益地方者,降三级别用;若乃观望推委以致误事者,轻则罢黜,重则军法治罪。夫,既开功名之路以歆之于前,则不肯不尽其心;又有严罚以绳之于后,则不敢不尽其力。庶乎,修职者多而边方有赖也。然臣又思功名之路既开,则又有本是腹里,借边方省份之名以图倖者,亦不可不预为一定之说。査得蓟边则昌平、顺义、密云、怀柔、蓟州、玉田、丰润、遵化、平谷、迁安、抚宁、昌黎、乐亭、延庆、永宁、保安、自在、安乐等州县。山西则河曲,临县、忻州、崞县、代州、五台、繁峙、定襄、永宁、宁卿、岢岚、岚县、兴县、静乐、保德、大同、怀仁、浑源、应州、山阴、朔州、马邑、蔚州、广灵、广昌、灵丘等州县。陕西则固原、静宁、隆德、安定、会宁、兰州、环县、安塞、安定、保安、清润、绥德、米脂、葭州、吴堡、神木、府谷等州县。此六十一处乃是边方,其他虽系蓟辽山陕所属,不得概以边称,徒资俸路,其各府佐贰在边任事者,赏罚亦同前议”。疏入,上答曰:“边方有司防守攸赖,诚宜加意择人,悉如议行”。
万历二年九月辛卯
兵部复:“巡按山西御史贺一桂条议六事,除议处市马已经另复,余五事合就议行:一,专力扼塞。议于老营之丫角山起,西至老牛湾等处计百里许,尽是衍沙平坡,隔虏一墙,宜砌敌台据险以守。一,议修寨堡。地椒、黄龙等处,民不满百,当令归并。其地脉枯竭如水泉草、垛山柏等处皆取水于二十里外,当令择地移镇。山西地方,自东胜失后,犹有大边二边。迩来将大边墩台尽革,疆场日弃。巡抚官不知何事,闻有不理边政,自理民词,宜从参奏。一,申明禁例。谓宁武、雁门一带山场亘数百里,原系禁山以扼虏骑。迩年州县奸民窃据垦田盗木,法禁荡然,宜严为禁约。一,优恤军士。定更番之法以苏力役,损节省行粮之半以办物料,使客往来,不得科敛。一,移镇要地。移镇守于偏关,移老营副总于宁武,移边关参将于老营,事干移置,合行督抚酌议”。得旨:“是其应议者,作速具奏”。
万历三十六年正月丁已
兵部言:“寇家梁一带,为雁、代最要冲边,宜砖石包修以资保障。每百丈内修敌楼一座。其罢闲参将周俊,既经保荐,耑委督理,如著劳续候相应员缺起补”。从之。
万历三十八年五月乙已
礼科给事中周永春以晋地灾荒重,有羊妖地震之变,疏请有三:“一曰撤推税之使……一曰罢无地之租。以所悬坐无地租银九千二百两,虽明旨止解四千一百六十五两,然一则裁扣代州、崞县、五台、繁峙等处修边民壮工食,一则分派振武卫、广武、小石、北楼、平刑各口共足前额。该省应修边墙既多,民壮如何可裁?不若捐微利以裨边防。一曰蠲应征之税……”
万历四十年七月甲寅
山西抚按以砌完东路广武守备寇家梁等处极冲边墙闻。
摘自张志军主编的《明实录长城资料辑录》
三关总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