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最近新推出了一档重量级文化综艺《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聚焦《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年的我国经典典籍,展现我国古代典籍的编纂、流传、保护的历程,探索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修身齐家、军事、科技智慧和文学艺术成就,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今天开始,我们就带领大家跟随《典籍里的中国》,赏析那些在国家典籍博物馆里展出的珍贵国宝。
节目的第一期以《尚书》为主题,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视角,利用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为民伐纣等多场戏剧的形式诠释书中的“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而另一个戏剧从伏生幼年学《尚书》,到晚年向晁错授书,最后穿越到展示《尚书》的当代展览馆,短短几十分钟的舞台浓缩了千百年来我国历代读书人对《尚书》的守护与流传,带给人巨大的心灵震撼。
图片源自网络
《尚书》
《尚书》是历代儒家研习的基本典籍,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它不仅是研究虞、夏、商、周历史的重要史料,也是一些专门学科或学说的源头性典籍。
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第一展厅,就展出着一本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唐孔颖达撰,根据书中“构”字及同音嫌名字都缺末笔可知,此书刊刻时间应该在南宋高宗时期。
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二十卷展示图
展出的此刻本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集《尚书》的经、注、疏为一体,便于披绎。自西汉以来,许多文人纷纷为《尚书》作注疏。在南宋以前,各经经文、注文、疏文均各自单行,故有所谓的白文经、单注、单疏本之称。读书人研读之时,必须先将经文及其单注、疏预备齐全,十分不便。到了南宋初年,两浙东路茶盐司以官府之力,前后用五十多年时间,将经、注、疏合并刻为一书,完成了五经的合刻。这些经书每半叶皆为八行,故称之为“八行本”。
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二十卷书影图
《尚书》所遭劫难颇多,先是在秦代因《焚书令》的颁布,原有抄本几乎全部焚毁。汉文帝时经秦代博士伏生口授得到被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的28篇,汉武帝时期在拆除孔子故宅墙壁时又发现了另一部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尚书》,称之为《古文尚书》。但到了西晋永嘉年间,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
明 杜堇 伏生授经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号称是孔安国注《尚书》58篇,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古文尚书》25篇(后世学者多认为此25篇应为伪《古文尚书》)。南朝陆德明在撰《经典释文》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时,选择了梅赜所献的《尚书》版本。唐太宗时,诏令孔颖达等人编撰《五经正义》,其中《尚书正义》也选择了孔安国注本。《五经正义》是儒家章句注疏之学的承上启下之作,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天下,成为科举考试的必用书。之后流传的《尚书》,也大多都是根据梅赜所献的版本进行编修。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陈列展
而我们展出的宋刻本《尚书正义》的命运也较为坎坷。八行本《尚书正义》在中国失传已久,仅有两部保存在日本。一部在在日本足利学校,另一部在大阪私人手中。清光绪十年(1884)四月,杨守敬从大阪私人手中重金购买此书,得以回归中土。后入藏国家图书馆,如今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陈列展”中进行展出。
杨守敬(1839—1915)
字惺吾,湖北宜都人,在历史地理学、版本目录学、金石学、书法等方面皆有很高的造诣。
清光绪六年(1880)前往日本,他在日期间用心访书,留意搜集日本所藏的珍本古籍。来到日本不到一年间,就购买了三万卷图书,只要是已经毁板的图书都尽力收购。大量流日的中华古籍经他之手回归本土,宋刻本《尚书正义》即是其中的一本。
杨守敬在书的跋文中详细记载了收购此书的过程:
此则中土久亡,惟日本山井鼎得见之,载入《七经孟子考文》。顾其原书在海外,经师征引疑信参半。余至日本,见森立之《访古志》有此书,竭力搜访。久之,乃闻在西京大阪人家。嘱书估信致求之,往返数四,议价不成。及余差满归国,道出神户,亲乘轮车至大阪物色之,其人仍居奇不出。余以爲日本古书,有所见则必得,况此宋椠正经正注爲海内孤本,交臂失之,留此遗恨!幸归装尚有余金,乃破悭得之。
而另一部保存在日本足利学校的《尚书正义》,日本学者山井鼎在其著作《七经孟子考文》中充分利用了这部刻本对《尚书》进行了详细校勘,后经物观增补,刊印成《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并传入中国,《四库全书》将其全部录入。日本弘化四年(1847),熊本藩时习馆将此宋本影刻,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使其广为流传。
2018年,日本永青文库向中国国家图书馆
捐赠珍贵汉籍36部4175册
2018年,日本前首相、永青文库理事长细川护熙代表永青文库将细川家族数代人收藏的36部4175册珍贵汉籍无偿赠予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弘化四年影宋刻本《尚书正义》即是其中之一。
尚书正义二十卷
日本弘化四年(1847)影刻宋越州本
日本永青文库捐赠
一部《尚书》的流传,见证了中华民族爱书、护书的传统。前人守护,后人传承,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虽屡遭磨难,几经沧桑,依然通过收藏、传播、校勘、抄刻等方式传承下来,为传承保存中华文化的火种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中华文脉绵延数千载的历史见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