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全是胡扯,仅供一笑:
诸葛亮知到自己命不久矣,找人传报后主他死之后蒋琬可以接替,费祎次之。然后将众人聚集在自己床前安排后事,让众人走之后,不要再进犯魏国,同时让魏延接替自己处理军务秘不发丧然后退兵(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魏略》)。
魏延便遵从诸葛亮的安排,带领军队退兵(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魏略》)。
又因为和杨仪关系不好,想要借刀杀人,所以让杨仪负责断后,杨仪一个管粮食后勤的,哪知到怎么断后,还好姜维给杨仪支招,让他在司马懿追击的时候做出反击的样子,吓跑司马懿(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着,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晋书*宣帝纪》;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汉晋春秋》)。
魏延在前面带大部队先退兵到了褒口,为了防止魏军趁诸葛身死进犯(有先例),同时为了给断后的杨仪被杀死上个保险,就命人烧了阁道(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三国志*魏延传》;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堐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诸葛亮书信》)。
杨仪知道后,跳脚骂娘,因为断后部队,人数不是很多,并且有王平的少数民族无当飞军,所以斩山开道追赶魏延,但是还是没魏延快(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三国志*魏延传》)
到了之后发现魏延在谷口等着他们,原来费祎发现魏延烧阁道,对断后部队的生死不问,心中生气,且害怕魏延做出更可怕的事情,所以劝魏延在谷口休息,同时派人前往成都,知会蒋琬和董允,让他们对魏延回来如果知到他不是诸葛亮后继着的反应做提前准备。魏延因为成功撤退,并且部队兼程撤退需要休息,所以同意。杨仪赶上魏延之后,为了报复魏延,并且害怕他再整什么幺蛾子,准备先下手为强,就大力散布消息,说魏延谋反,证据就是他烧毁阁道,并向成都上表魏延谋反(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魏延传》)。
在接到费祎的提示后,蒋琬和董允知到不能留魏延,而且和魏延相比,人际关系同样不好,带兵能力和军中威信不足的杨仪更好对付(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魏延传》)。
所以蒋琬和董允就保杨仪弃魏延(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三国志*魏延传》)
对于诸葛亮在去世后还安排自己接替者心中很不爽的刘禅,不在乎杨仪魏延谁死,就让蒋琬率宿卫诸营去平叛,具体平谁的叛刘禅不在乎(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三国志*魏延传》)。
魏延知到杨仪活着回来了, 并且还说自己谋反,为了掩饰自己想要杀杨仪的小动作,派人去成都说杨仪谋反,并准备攻打杨仪。杨仪让王平应对。王平大吼一声,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能干出这种事?下面小兵听到魏延谋反的小道消息,结合他烧毁阁道的事实,四散而走(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三国志*魏延传》;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魏略》)。
魏延和他自己儿子前往汉中,并且继续往成都跑,想要找后主评理。但是被马岱追上,并斩首,马岱带着魏延的头给杨仪,杨仪踩着魏延的头骂道,渣渣,你不是想弄死我么,现在怎么样?(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魏延传》)。
看到杨仪的行为,费祎害怕杨仪作乱,为了安抚杨仪,以缓兵之计和杨仪串气,密谋说丞相没有让魏延总摄三军,而是让杨仪负责,让杨仪到成都接受刘禅册封,来安抚杨。所以就和杨仪一起编了让杨仪接替诸葛,魏延断后的诸葛遗令,以及费祎跑魏延大帐探口风,魏延大放厥词的故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给延曰:“当为郡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三国志*魏延传》)
费祎路上遇见赶来平乱的蒋琬,商定了对杨仪的解决方案,以及对王平,马岱,姜维这些人的封口办法。杨仪升虚职,其他人升职。后面第二年杨仪因为失口被罢免,然后身死,(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剌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徒汉嘉郡。仪至徒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三国志*杨仪传》)
杨仪死了,马岱因为之前和马超颠沛的事情,对这种斗争很敏感,害怕下一个被收拾的是自己,心存惶恐,带兵出击范魏边境想要以战功证明自己,被牛金击败,自己麾下本部西凉精锐伤亡殆尽,失去价值被永久雪藏(青龙三年,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晋书*宣帝纪》)。
整个过程中当事人死的死,获利的获利。没人会在意魏延是否真的反叛。但当时还有一人旁观了所有的内容,那就是谯周(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三国志·谯周传》)
谯周没有必要为平日和别人关系不好的魏延翻案。不过在之后的人生,还是对自己的学生陈寿透漏了其中的一些内幕,尤其是魏延并没有造反,只是想要杀杨仪的事实。陈寿知到后,在自己的《三国志》中隐晦的将这个事情以一些前后矛盾的内容展示出来,并且明确的写上了魏延不是造反的内容。(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三国志*魏延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