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公布我的答案:当然适合,毋庸置疑。
其次,这两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我以为,问主的重点还是在第二问。
那么我就合起来回答吧,为什么我这样肯定呢?就要先引出来三个前提或者共识,基于此三点的想法上面如果问主和其他朋友赞同,我的答案就自然合理也:
1、小孩子喜欢什么书?比较普遍的阅读心理是什么?
2、对聊斋这部书的大人或者家长应该知道什么?
3、哪些聊斋篇目适合小孩子阅读?
由于碰到好问题本人就一向认真回答,又考虑避免观者阅读疲劳,以上三个问题作答会分两个部分(暂定为上、下篇),我逐一做有针对性的回答(预计阅读全文时长8-10分钟)
【上 篇】第一个前提,背后实际是个教育理念问题。
经典古训:读书要从娃娃抓起!小孩子、小学生多阅读书籍不仅对于未来成长的身心发展有很多好处——
其实我的理念是,读什么书都好,只要他们对书籍和阅读感兴趣。兴趣永远是最好的启蒙老师,最后无非是我们引导读好书罢了,而不是只干等着,那他们自然就迷恋手机和游戏了!防杠,这里需要阐述清楚。
而且更是为了将来有一份好工作、好生活!——
先不说为了语文高分,所以一定要学会如何提高作文水平的简单道理,要知道一个人因为读书影响而胸有锦绣,笔走龙蛇,未来是多么占便宜的事情。历史上有多少人因为能文而身居高位!
蒲松龄虽终生不第,只能做一介草民,但因为能文永远饿不着了。而聊斋志异、聊斋俚曲、聊斋文集等系列,能使得蒲松龄的名字流芳千古靠的是什么!道理谁都知道,但世上笃行之人有几?说远了,说远了……
然后,好工作中占便宜能理解,好生活何意?爱读书之人必知礼仪、通古今、晓兴亡、感术艺、悟世情。如此等人越来越多,创造生活之乐、品味生活之道岂不易哉?!
大的理念说清楚,再回到正题(敲黑板了,要说重点,都注意了!)
一般(不是二班呵呵)小孩子喜欢的书和阅读心理,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维度(充分必要条件),就会爱看:
(1)基础维度:浅显易懂、多图动画(彩色最好,黑白也行)、卡通善变、夸张花哨、薄的别太厚——尽量多地满足就是了,这是出版方考虑的问题,大人不必太操心和较真;
(2)文风和题材维度:搞笑、神魔、警匪侦探、动物、战争、机器人和外星人、历险小惊悚(常常玩变形的)、人体、历史、花季小少男小少女——通过研究、实践和调查统计,我排的这个次序是有前后的,所以大人稍微要较真儿地想想,要动些脑筋。
第二个前提,背后实际是个认知问题。
首先,是对聊斋一书的整体认知和辩证看问题的角度。其实呢,要我来看,也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大众的认知偏差问题——就是蒲松龄这部伟大的《聊斋志异》,因为长期以来被习惯性简单冠之为“鬼狐传”,所以总是让这部好书难逃“遗珠之憾”。
所以,同样是小说体(聊斋其实是一书而两体),由于是近500篇的文言文短篇集萃,所以不仅没有位列“四大名著”之内,也常常被很多大人、家长们误以为只不过谈的都是“鬼狐仙怪、牛鬼蛇神”之类,所以不入他们法眼。在此,为避免赘述,就参考本人以前对类似问题之回答(链接见下——)
再者,即便写的就是鬼狐仙怪,但是要知道蒲松龄“情类黄州喜人谈鬼”的真正用意并不只在“猎奇”,而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先生语)。
虽然不外乎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也。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该弦,别叙崎人异行,出于幻灭,顿入人间;偶叙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诞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以上均为鲁迅先生对《聊斋志异》的评语,可谓切中肯綮,公允精当,蔚为大观。诸君请细思之)
更何况,鲁迅先生自己正是受到如干宝、苏东坡、蒲松龄此类作家的影响,看到了志怪类小说对启迪文思的“妙用”,又因魏文帝曹丕写的志怪小说《列异传》,而获得了他自己的著名小说《铸剑》的创作灵感。
有人曾评价聊斋的一段话:既有凄风苦雨的人间,又有琼楼玉宇的天堂,既有昏天黑地的地狱,又有晶莹碧透的龙宫。
关于它蕴含着的题材之怪异性,构思的奇幻性,寓意的深广性,都构成了这部奇书有别于其他任何一部小说的独有的特征。形成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独特创造。
如果家长们能够细读聊斋,你们会发现,它不仅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还大量取材于有关神仙鬼狐、犬鼠獐狼、狮虎猴象、蛇虫鱼鸟、花草树木乃至烟云泉石的各种传说。正所谓“人奇、物奇、事奇、景奇、情奇;如梦似幻,如环如套,变幻莫测,韵味悠长”。
不然,为什么在诺贝尔文学奖折桂的莫言,一上台就先谈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不然,为什么此书早已被世界公认为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顶峰,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呢。
其意自明,其理昭然耳。
(未完待续,诸君稍坐,换个姿势,下回分解)
【下 篇】
三者,好了,我们不说过去只谈现在。
如果就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怎么响应国家号召?怎么提高作文能力?那就更要“读聊斋,品聊斋”,充分学习该书蕴含着的丰富想象力,还有文言文遣词造句的简练精美,最终化为己用。
什么?什么?你没搞错吧——为什么要文言文,不是白话文呢?
就因为:未来古诗词、文言文等方面都是在考试中分出高低的重点抓手!
这里,我们先看国家的号召(此刻家长们来点精神呗,小腰板伸直了)
教育部通知:2019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而在之前,“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擦,主编您这话听着真够狠的!)这说明什么呢——语文的重要性和能力的高低,对于决定学生分数和考试结果,都不言而喻!
那么,使用新教材的语文有什么重大变化呢?如下图——
而且,我们再来看,教育部又根据课程标准及各年级教材,与语文行业的多位作家、教授、特高级教师和专项研究的博士们,为众多学生们推荐的必读、必考名著清单(仅对1-6年级的小学生举个栗子,噹噹噹!)。
为了加强说明,与聊斋类似题材的“触类旁通”的相关书籍,我用红框给大家稍微框了一下。如下图——
我们从上面的书籍分类来看,很有意思。尤其是“小升初”之前关键的5-6年级,这种导向就意味着,富于想象力的书籍比例会更多!而且通知文件最后,还要求学生们课外总阅读量要超过100万字,那么我们短时间内从哪里能够获取创作灵感呢??(还包括其他渠道的信息参考,比如以下链接)
由于聊斋都是短篇小说汇聚,题材又相当丰富,本身就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大人的众多家长能够“正蒙养而裨后学”,自己节制喝酒和开会,远离游戏和扯淡,多拿出时间对中华经典文化书籍和古典小说加深了解,避免人云亦云就是了(反正我是身体力行之,如下图~~)。
第三个前提,背后实际是个选择问题。
众所周知,蒲松龄的故事大多取材于三个途径:自己或他人身边事的记录和讨论、四方友人邮筒相寄、过去古人创作的素材改编和提炼(如唐传奇、搜神记等)。
为了满足第一、第二前提,同时兼顾读书乐趣,包括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嚯嚯嚯,啧啧啧)的视角,就要对聊斋的400多篇书目进行大致分类和遴选。
实际上这个工作一直都有人在做的,我自己看过的官方出的有两个版本质量还不错,大人们可以考虑自行购买,书皮和书样(请注意是选篇本,不是完整的)见下——
无障碍文言文读本(适合高年级大一点) I原文+译文白话文(适合低年级小一点的)
那么专门适合小孩子、小学生群体做这个似乎没有(为什么没有,因实际上确无这个必要,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呗,无非是我们大人自己想的多,想的复杂),那我燕赵生就尝试开个先例吧。
我在此,根据自己的研读聊斋的结果和以上前提下的推演逻辑(有些篇目整体考虑是故意不选的),精心挑选了以下各篇目,抛砖而为引玉尔!必有遗珠,还请诸君贤达恕罪则个,及时补充就是了。
一、情感类:包括兄弟情、姊妹情、夫妻情、母子情、朋友情等
1、《张诚》:同一屋檐下的兄弟悲欢离合之情;
2、《王六郎》:不同族群类的异性兄弟之情;
3、《黄英》:夫妻相处之道以及“义与利”的关系
4、《辛十四娘》:一旦家有贤妻,男人应戒轻薄,刻苦自励以勉附于君子之林,远离囹圄。
5、《云翠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一旦遇人不淑,应该如何相处、自强和解脱;
6、《阿宝》:富豪之女与兽医之间刻苦铭心的爱情;
7、《细柳》:当女人面临又是生母又是继母的双重身份时,在教育不同子女时,所付出的艰辛与隐忍
8、《彭海秋》:普通人身边交往的不同朋友对人心的持正、修复与升华的影响;
9、《马介甫》:夫妻关系中面临“悍、妒”时的彼此纠缠、变形及历史成因(尤其要领悟和充分理解篇末的“妙音经续言”一文的作用);
10、《绛妃》:洋洋洒洒一篇讨风檄文,全文却未见一个“风”字,可称恣肆逞才之大块文章,读之令人快矣。
二、奇情、破案、实录类:包括官场斗、明暗斗、真假斗、善恶斗、爱恨斗、智愚斗
《叶生》、《梦狼》、《瑞云》、《阿英》、《阿霞》、《书痴》、《石清虚》、《水莽草》、《酒虫》、《竹青》、《姊妹易嫁》、《巩仙》、《晚霞》、《萧七》、《长亭》、《刘海石》、《杜小雷》、《丁前溪》、《促织》、《狐入瓶》、《胭脂》、《诗谳》、《太原狱》、《新郑狱》、《于中丞》、《局诈》、《念秧》、《锦瑟》、《长清僧》、《金和尚》、《雷曹》、《查牙山洞》、《安期岛》、《沅俗》、《土偶》、《考城隍》;
三、搞笑类:
《司文郎》、《贾奉雉》、《仙人岛》、《小翠》、《骂鸭》、《农人》、《齐天大圣》、《堪舆》、《地震》;
四、励志类:
《凤仙》、《王成》、《仇大娘》、《庚娘》、《宫梦弼》、《乐仲》、《王桂庵》和《寄生》;
五、江湖武打、历史题材类:
《老饕》、《佟客》、《向杲》、《田七郎》、《崔猛》、《大力将军》、《厍将军》、《乱离二则》;
六、动物类:
《蛇人》、《禽侠》、《西湖主》、《九山王》、《八大王》、《骂鸭》、《鸽异》、《鸲鹆》、《义犬》、《牛飞》、《狼三则》。
当然,还有一种让小孩子学习聊斋的做法,就是重新利用前辈高人们既有的文化出版成果,分为两类:连环画(小人书)、聊斋故事选(即早年间根据原文,重新改编并变换题目为每则小故事)
好处:更加无障碍,孩子自己就能读进去看进去,不用费大人的事情;
弊端:对理解真正的聊斋原文原意,包括蒲松龄的各篇的写作意图,可能存在误导和忽视。
好了,把聊斋说的再有多好、多了不起也需要真心去读,就像再专业的回答也总有个结束,话说的够多了,就此打住。愿更多的家长和大人真正理解聊斋,让孩子们能够喜欢上聊斋,从而启迪他们潜藏在内心的,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全文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