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中国古代史书的体裁有三种,分别是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编年体以时间为核心,它能够有效地显示出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但却割裂了人物和事件,一个人物的事迹,往往散见于数十年的记载之中,被众多的其他事情和人物所淹没。对于一个事件的记载也是一样,往往被其他时间所分散割裂。
纪传体以人物为核心,它能够集中体现具体人物的事迹,但却割裂了时间和事件,在时间上前后参差,而同一事件也被分割于不同人物的传记之中。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核心,能够较为集中地体现一个历史事件的全貌,但却割裂了时间和人物。
因此,这三种史书体例确实各有优缺点,那为什么二十四史却全部采用了纪传体,成为了古代史书的主流呢?
那是因为二十四史所采用的纪传体,并不是单纯的纪传体。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史所用的这种史书体例,是《史记》首创。那么《史记》的体裁是什么,我相信大家都能说上来,那就是: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你看,所谓纪传体的《史记》中,包含了这么多东西。
本纪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那就是皇帝的传记呗。
错。本纪绝不是(或不仅仅是)皇帝的传记。
这点从《史记》上还看得不是很明白,我们去看《汉书》以下的各正史,就很清楚了。举个栗子:
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
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行三铢钱。
夏四月己已,诏曰:“古之立孝,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然即于乡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
五月,诏曰:“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事,曲加礼。”赦吴、楚七国帑输在官者。
秋七月,诏曰:“卫士转置送迎二万人,其省万人。罢苑马,以赐贫民。”
这是《汉书》中的《武帝本纪》,大家看看这是在对汉武帝的传记吗?不是,当然不是。这是记载了汉武帝刚即位的建元元年一整年的事情,但里面都是朝廷的诏令什么的,冬十月发了什么诏书,二月发了什么诏书、五月发了什么诏书,七月发了什么诏书,至于汉武帝个人的事迹,对不起,没有(或者说很少)。
而且,大家看这个体例,这尼玛明明是编年体啊。
所以,本纪并不是皇帝本人的传记,而是这个皇帝在位期间,国家大事的一个提纲,然后将这个提纲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纂。这是什么东西呢?如果在单位做过文秘的同学或许很眼熟,——对,这就是TMD大事记啊。
当然,《史记》中的本纪还包括有许多皇帝个人的私人行为,那是因为《史记》为初创,体例并不严密。从《汉书》开始,本纪基本上就抛弃了皇帝个人的私事,而成为国家那一时期的大事记了。
所以,本纪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编年体的大事记。
世家为《史记》所独有,后世正史极少有编纂的,暂且不说。
表是什么?我们现在写论文,做PPT,在数据处理上,哪种方法最有效、最直观?答案当然是:图表。
是的,表就是这个东西,《史通》所谓“燕越万里,而径寸之内,犬牙可接;昭穆九代,而方寸之中雁行有序。使读者举目可详。”对于一些零散而重要的史料,叙无可叙,弃又不可,这时候用表来处理它们,眉目既清,事实又备。所以表实在是太史公一大发明,此后二十四史,无不对表重视非常,广泛使用。
书是什么?书就是专业论文啊。一些制度性的、沿革性的、学术性的东西,它即不和时间相关,也不和人物、事件相关,这时候就必须对它进行专业的论述,这就是书。——当然,在《汉书》以后的正史中,则改称“志”。书志对于历史来说,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朝代的官制、经济、区划、水利等等,是政府能够存在的制度性的基础,所以必须对他进行专门的论述。但这种专业论文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中就很难体现,只有在正史中存在。
所以,我们看到,所谓“纪传体”的史书绝不仅仅是纪传体的,它其实是将编年体(本纪)、表格、专业论文等各种信息处理方法融为一体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反应一个时代的全貌。
但相对而言,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就不能这么做。
这也就是纪传体史书成为中国古代史书主流体例的原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