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孩子一脚迈进了校门,就一直想给他买一套历史读物。远的说来,特别想让娃明事理,辨是非,真实的历史故事里往往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可以在阅读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近的来说,通识教育、人文素养,在当代教育中的权重越来越高,这在2020年高考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
高考语文全国Ⅰ卷作文: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高考语文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宋史·苏轼传》、全国Ⅲ卷《古文观止》、新高考Ⅰ卷“中国历史地理学”、全国Ⅱ卷“殷墟甲骨文”、全国Ⅲ卷“中华文化”、江苏卷“中华文明史”……
从实用来说,早早让娃接触历史,是没跑的了。即使是小学生,在作文里提到两个历史人物,也是妥妥的妙笔生花。
然而,市面上的历史书很多,选择哪一套却犯了大难。首先要易读,一上手才不会觉得枯燥;要有趣不说教,不能像唐僧的紧箍咒似的;要知识丰富,毕竟买一套书不便宜,家长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拿到这套《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拿在手里质感极好,8开的大画幅极具审美,1米长的大拉页足够震撼。而且出版机构是以儿童历史地理擅长的北斗,他们家的地球仪品质非常卓越。
01
地图加持,一套书跨越历史地理两学科
一翻开这套书,最先注意到的是里面的朝代疆域图。遇到讲历史故事的时候,真的很难说清楚哪是哪儿,比如孩子就曾经问过我:我们家以前是在燕国吗?一下子跨越了上千年时光。
在这套书里,从史前文明一直到清朝,每个朝代都有一张历史疆域图,清清楚楚地标着当时的边界和今天的国界,可以对比着看。上面还有一些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记载了这个朝代的一些大事件,一目了然的清晰。下次再碰到孩子的这种问题,完全可以按图索骥。
再看下面这个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学校跨学科综合学习的重点。在这套书中,不仅完整地呈现了张骞两次出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的故事,还清楚地展示了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一路上的重要城镇、商贩贩卖的货物,以及丝路对今天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我们餐桌上的菠菜、黄瓜、胡萝卜,孩子爱吃的葡萄、石榴、西瓜,原来通通都是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呢。
非常震撼的大拉页,展开有1米多长,这个底图是卫星数据图,上面的地形看得非常清楚,这下也不用费劲去解释为什么丝绸之路会选择这样的路线了,总不能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吧。
这套书还有经济地图。平常到了一个地方,总会忍不住买点儿当地的土特产,而这个手工业的分布图,实在刷新了我们对一个城市的认知。比如总觉得丝绸是江浙一带的特产,但在唐朝的时候,丝织业是遍地开花的兴起,江浙并不占明显的优势;唐朝的制糖业大多集中在四川一带,居然用甘蔗制糖的方法还是从印度传来的舶来品。
02
视角独特,多维度呈现历史的复杂性
让孩子读历史,还有一个明显的目的是,历史的发展规律都是惊人的相似,从过去的岁月可以看到我们的未来。
在这套书里,没有任何脸谱化的东西,曹操不一定是唱白脸的奸雄,他的军队和袁绍比起来,也可以是仁义之师。
在名士优雅的魏晋风度之后,有可能是底层百姓的颠沛流离。
书中的每一个朝代,除了朝代更迭和帝王将相,也会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商业等多维度进行解读。比如说到宋朝,总会觉得这是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王朝,但其实宋朝有发达的农业,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可以媲美唐诗的宋词,还有繁华的海上丝绸之路。
我们现在都离不开社保,早在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提供医疗救助的惠民药局,还有其他的一些慈善机构,确实是非常人性化的举措了。
还有下面这个海上丝绸之路。宋朝的造船业非常发达,而且当时人们开始在海船上使用指南针,还初步掌握了潮汛、气象的规律,航海技术也是大大地领先于世界。
历史的复杂性在这套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让娃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好机会。
03
授之以渔,启发娃开启独立思考
妈妈们凑一块说起别人家的娃,总是一把辛酸泪,但其实每个牛娃的养成背后,都有不被人知的付出。而历史,是最容易训练娃思辨能力的。
在这套书里,历史上的六大经典战役,早就解释得清清楚楚。
比如奠定秦国统一基础的长平之战,恢弘的战争场景很容易抓住孩子的眼球,战争的每一个步骤也都拆解开来,在地图上展示得明明白白。比如下面这张图,廉颇为什么只要建好三道防线,秦国就没办法了?地形在那儿摆着呢,没有飞机的年代,天堑就是最天然的屏障啊。
还有这张,秦军使用反间计,让赵王启用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怎样诱使赵括带兵出击,怎样左右包抄切断赵军的后路,最后在山谷里包饺子,也都用一张图显示得明明白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打十个的淝水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的赤壁之战……历史的精彩超乎想象。
了解完战争的历程,顺便再学两个跟战争有关的成语,可以说一举多得了。
04
紧扣课标,大语文时代的刚需
我们知道,现在已经进入“大语文”时代,没有广泛的阅读和积累根本无法贴合现代教育的要求。这套《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知识点非常丰富,而且是从局部到整体,从点到面,在孩子的脑海中构建出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
像小学语文课本中学到的《纸的发明》,在这套书中是这样的:
从切麻、洗涤、浸灰水,到蒸煮、捣浆、打浆,再到抄纸、晒纸、接纸,每一步都是根据《天工开物》中的记载,用图画场景真实地还原造纸的过程。然后再看看这张造纸术传播示意图,我们在汉朝就已经有的造纸术,德国1390、英国1494年、美国1690年才有自己的造纸坊,这么一对比,想不自豪都难。
我们数了数,这套书里对应教育部初中历史课标的知识点就有600多个,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这里面既有帝王将相、英雄人物,也有科学创造、文明进程,还有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看这个,郑和下西洋的事件大家都很熟悉,但郑和远航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前所未有?恐怕就没人能说清楚了。
在这张图上,不仅清楚地标明了郑和每一次的航线和终点,对于一些重要的地点还有古今地名的对比,以及明朝当时与海外各国的物产交流。耗时28年的7次远航,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非洲,这在600年前的明朝来说,堪称壮举。
05
画风美腻,让孩子喜欢看,看得懂,记得住
说到历史绘本,不得不赞一下这套书的插画,实在太逼真太美腻了。
这个展开的盛唐的繁荣拉页,画的是灯火长安不夜天的壮观街景。要知道,长安虽然是唐朝的首都,平时可是实行的宵禁,一到晚上,坊门关闭之后,居民就不能随意外出了,只有在每年的元宵佳节,长安才会变成不夜城,城内车水马龙,人群涌动。
而且这张图里,藏着无数的小细节,可以在阅读的时候找一找,让娃自己来发现。比如这个轿子,现代人结婚一般都在上午,可在过去,婚姻又叫“昏因”,是因为从黄昏开始迎亲,婚礼则要在晚间举行。
再比如相扑,现在人们说到相扑都以为是日本的国技,但其实相扑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到南宋更是进入鼎盛时期。至于唐朝文化如何影响日本,这套书里《鉴真的艰难东渡路》同样可以了解一下。
再看明朝的南京城。南京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性的商业城市,非常地繁荣。插画师在创作这幅画时,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还参考了明朝画家仇英的《南都繁会图》,可以说尽量还原当时的情景。这幅图打开之后足足有1米长,江南的春景扑面而来。
06
考据严谨,专家背书,一套认真的历史书
历史书必须是严谨的,才不会传达一些错误的观念。这套书里所有的内容,都参照历史古籍一一核对,做到有据可查。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都是创作团队案头翻了很多遍的参考书。
图画里的各种细节,也是经过一再推敲,反复修改,力求最接近历史的真相。下面这个河姆渡人驯化养猪的图片,原始家猪和现代家猪的体型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插画师在绘图过程中,不仅参考了河姆渡出土的与猪相关的文物,还查阅了大量古代猪类驯化起源的文献,几经易稿才确定下来。
还有孔子杏坛讲学的图片,这个“杏”究竟指的杏树还是银杏,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创作团队也是再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之后,请教了熟悉孔庙的植物分类学专家,最终决定采用杏树的观点。
每一个细节都如此推敲,难怪这本书甫一面市,就受到了广泛好评。历史学者、央视《百家讲坛》首位“80后”主讲人唐博,亲自审读并作序推荐,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张明舟、首都图书馆馆长王志庚、儿童阅读专家王林、深耕阅读研究院院长李一慢等儿童阅读专家均极力推荐。
这是一套不容错过的好书,相信孩子们在阅读这套书后会觉得,阅读历史其实是一件轻松又愉快的事儿,历史人文素养就在这赏心悦目的阅读中春风化雨地实现了。
07
超值附赠,宛如一座行走的博物馆
拿到这套书的时候,就感觉品质非常好,内文选用140克纯质纸,有着历史的厚重感,而且着色柔和不反光,非常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视力。
封面很有设计感,不同的图案要素组成了旋涡的形状,看上去很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画面中心的光晕选用了夜光工艺,在漆黑的夜里能看到点点荧荧光芒,寓意着暗夜之中的文明之光;书名的位置烫金和烫银,非常大气。不管是自己购买或者送人都很适合。
扫描封底的二维码,还可以在手机里体验这个藏在地图里的文物,AR技术感受21个朝代的44件珍贵文物,把博物馆带回家。
为了保护书角不被磕碰,外面用一个大的瓦楞纸盒包裹。打开盒盖之后,同样还有两重惊喜。一是北斗出品的两张大对开学生学习专用地图——《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让孩子从小知历史,懂地理,浸润学习不发愁。
另一个是《汉字与中华文明》长卷,详细地呈现了文字的起源和书籍的发展变化,让孩子了解有故事的汉字,接触书籍更亲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