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烧信这件事,我好像没看过有人说透过。大多数人看到这件事,就立刻认定曹操的领导艺术之高妙。
当然,曹操的对手袁绍还有反例可证:袁绍败回邺城后,有人密告已入狱的田丰面露喜色,袁绍大怒,将田丰诛杀泄愤。
陈志《袁绍传》:(田)丰恳谏,(袁)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
曹操宽容大量,对比袁绍的外宽内忌,领导才能,高下立判。
——以上是只看《武帝纪》及《袁绍传》后所得出的结论。大多数人只能看到这里,解读到这里,我觉得有点遗憾。其实这个故事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话题来。
我的解读开始。我们先去看《赵俨传》裴松之的注文,会有新发现。
《魏略》:太祖北拒袁绍,时远近无不私遗笺记,通意於绍者。俨与领阳安太守李通同治,通亦欲遣使。俨为陈绍必败意,通乃止。及绍破走,太祖使人搜阅绍记室,惟不见通书疏,阴知俨必为之计,乃曰:“此必赵伯然也。”
臣松之案魏武纪:破绍后,得许下军中人书,皆焚之。若故使人搜阅,知其有无,则非所以安人情也。疑此语为不然。
在这个故事里:阳安太守李通私通袁绍,曹操在没有看到书信之前,就已料定了李通和袁绍有勾结,等到击败袁绍之后,派人去搜找书信。在没有找到李通的信之后,曹操仍然认定是赵俨从中劝住了李通。
这个故事的情节有点玄乎,因为故事前提设定是:曹操认定李通不忠心。
联系《李通传》来看,李通是斩了袁绍的使者,并把袁绍送来的印绶交给了曹操表忠心的。
陈志《李通传》: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绍遣使拜(李)通征南将军,刘表亦阴招之,通皆拒焉。通亲戚、部曲流涕曰:“今孤危独守,以失大援,亡可立而待也,不如亟从绍。”通按剑以叱之曰:“曹公明哲,必定天下。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吾以死不贰。”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
曹操既然已经拿到了李通送来的印绶,却还坚持认为李通有异心,这未免猜忌心太重了吧?!所以我也觉得《魏略》的情节设定有Bug。
裴松之怀疑《魏略》记载有误,但是却没有引《李通传》的内容来反驳,而是用《武帝纪》的内容,我也觉得理由欠佳。
或者,裴松之是认为曹操“烧信安人情”为真,所以“派人搜信寻罪”为假。
到此,我下结论吧:在我看来,曹操“烧信安人情”和“派人搜信寻罪”都是真假参半。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刘秀讨伐王郎之时,他也做了烧信这么一出。
范书《光武帝纪》:五月甲辰,拔其城,诛王郎。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光武不省,会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
刘秀在前,曹操在后,显然,曹操作为一个饱览群书的士人,在这件事上,他是有模仿刘秀的可能性。
所以,真相很可能是:
曹操在官渡对峙之时,也知道自己下属中很多人被袁绍收买(如李通事),所以在赢得决战之后,也想效仿刘秀,玩一把烧信以安人心。
具体操作是,曹操让人去搜集这些信件,堆在一起,一定要当众表示自己没有看过其中任何一封,这样烧,才能真正让大家心安。
至于,曹操说李通、赵俨事,应该是被《魏略》曲解了。
可能是李通送了印绶之后,曹操认为李通能够坚持立场是得益于赵俨的帮助,仅此而已;而并不是曹操在查看完所有书信后得出的结论。
曹操也不可能去看这些信,如果曹操亲自先一封封看完,再来烧给大家看,这样既恶心了自己(对某些人产生膈应),又不能真正让众人心安,曹操一世奸雄,断不会做出如此没出息的事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