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可以听广播
12月19日下午,忽然看到一条消息:法学界的“良心”,著名法学教育家,法大人“永远的校长”,我们敬爱的老师,江平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9日12时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读到这条信息,我愣了一阵:老人家往生了?不过一细想,94岁乃当今中国人之高寿,这是老人家一生追求“公平正义”、追寻“真理”修来的寿数!
本文作者(左一)、书法家张杰(左二)、江平教授(左三)、呼格的父亲
李三仁(右一)、呼格的大哥昭力格图(身后站立者)相聚在草原蒙古包
我的专业是新闻学,并非江平老师的学生。但是,因为呼格吉勒图冤案平反,因为重修呼格吉勒图之墓,我与江平老师结下了一段终生难忘的善缘。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宣布为呼格吉勒图冤案彻底平反,2015年春,呼格吉勒图的父亲李三仁和母亲尚爱云说,村里让他们把呼格的墓迁走,因为村民们的新房已经把呼格墓圈进村里了。
我建议呼格的父母选一块好墓地,给呼格好好修一座新坟。不久,我在北京与总社记者王一鹏,中国装饰装簧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征等朋友聚会,餐桌上我对张征说:“你捐点钱重修一下呼格墓吧。”我原本是随意的一句话,没想到张征很痛快就答应了。
本文作者(左二)与江平教授(左三)在呼格墓地交谈
于是,我们在饭桌上讨论起了呼格墓的设计与修建,在谈到呼格的《墓志铭》时我犯了难。究竟由谁来撰写呢?大家一致认为,撰写呼格吉勒图的《墓志铭》,法学界泰斗江平教授最合适,让我去中国政法大学找江平老师。我不认识江老师,便求助央视《今日说法》记者程君轶。小程很爽快地说,他找江平教授的学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涌。
王涌教授是法学界的知名学者,他有一篇学生毕业典礼演讲:“你们是英雄辈出的九零后”,至今风靡国内学界。他说,江平老师同意为呼格吉勒图撰写《墓志铭》,并且委托他执笔。
王涌教授没有写过墓志铭,询问我有何建议,而我也只会采写新闻。我们都没有写过墓志铭,但有一个共识是文字不能长,全文不宜超过350字。
不久,王涌教授把《墓志铭》初稿给了我,全文加上年月日共计316个字,立意高、格局大、 撼人心。读了《墓志铭》之后,我不由地惊叹:此乃传世佳作!
呼格《墓志铭》
呼格吉勒图,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一日生。十八岁时,厄难倏降,蒙冤而死。
一九九六年四月九日夜,一女子被害身亡。呼格报案,被疑为凶手,后不堪厉刑而屈招,被判死刑。六月十日,毙。
呼格负罪名而草葬于野,父母忍辱十年,哀状不可言。二零零五年十月,命案真凶现身,呼格之冤方显于天下,令华夏震惊,然案牍尘封无所动。又逾九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再审,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宣布呼格无罪。
优良的司法,乃国民之福。呼格其生也短,其命也悲,惜无此福,然以生命警示手持司法权柄者,应重证据,不臆断,重人权,不擅权,不为一时政治之权宜而弃法治与公正。
今重葬呼格,意在求之,以慰冤魂。
特立此碑。
中国政法大学 江平教授 撰
二零一五年三月二十二日
江平教授为呼格吉勒图撰写的《墓志铭》定稿后,我们又找到书法家张杰、中国书法协会理事刘俊京,书写了“呼格吉勒图之墓”碑文和呼格吉勒图《墓志铭》全文。墓地的选址、设计和建设都由张征团队负责。
说句心里话,呼格吉勒图的新墓到底建成什么样子,我的心里是没数的。直到青年建筑设计师白宇将三座墓的设计图拿到我的办公室,我被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建筑设计师惊到了。三座墓的设计方案各有千秋,但那座像一滴眼泪又像一个问号的大墓设计图,让我感到特别有冲击力。我选择了这个设计,呼格的父母和兄弟也选择了这个设计。
“呼格吉勒图之墓”——那滴眼泪、那个问号就此问世了。2015年11月11日凌晨5时许,呼格吉勒图的骨灰在其哥哥昭力格图的怀抱里移入距离呼和浩特市区约30公里的福寿园陵园新墓地安葬。
2016年的中元节,已经85岁的江平教授与王涌教授、书法家张杰、企业家张征、建筑设计师白宇、新华社记者王一鹏、央视《今日说法》记者程君轶等九名与呼格新墓建造有关人员,向呼格墓敬献了花圈……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过8年,江平教授驾鶴仙逝,中国法界失去一位真理的追寻者和笃行者,不过,我相信江平教授追寻真理的精神会永存人间!
(此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均源自网络。记得点“赞”点“在看”,也可以在朋友圈转发。)
文 / 法治之星
原创不易 打赏随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