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本
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为现存最早版本。书署名“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2、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评本”。此本不分卷,将240则合并为120回,目录由单题变双题。有眉批、总批,系叶昼假托,故后人称“伪李评本”。
3、毛本: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对“李评本”回目、正文多有修改、增删,封建正统道德色彩更浓,评点多精辟见解,是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本。
(二)思想内容
《三国志演义》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它“依史以演义”,对历史事实有选择和加工,渗透着作者主观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作者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糅合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面对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时,一种悲怆和迷惘心理。
(三)主要人物评析
1、刘备——“仁君”典范:
(1)“仁”为赢得民心手段:
理政新野:“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当阳撤退,携民渡江:“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兵进西川:“秋毫无犯”,百姓“焚香礼拜”。
(2)“仁”为安身立命准则:宁失军师不强徐庶所难;不顾幼子唯恐赵云有失;三让徐州而不受,出入荆州而不夺,兵临西川不忍取。
2、诸葛亮——“忠”的楷模,对蜀汉“竭尽忠诚,至死方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刘备:忠心耿耿,克尽臣职守。辅佐刘禅:力撑危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智”的符号,“智绝”: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占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博望坡出奇制胜;智激周瑜、孙权;草船借箭;筑坛祭风;三气周瑜;安居平五路;空城计等。
3、关云长——“义”的化身、“义绝”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
下邳降曹:曹操赞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
华容释曹:后人诗赞:“彻胆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