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三国无双战将是谁?
如果你说是吕布,那就有点可笑了。
正史中的吕布不过是一个言而无信的诸侯而已。
他只能欺负战力极低的黄巾军,被李榷郭汜按在地上摩擦。
还被人家摩擦了两次。
正史中的吕布,全方位被关羽吊打。
相信很多读者和我一样,对关羽的直观印象,主要来自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英武过人,大刀快马,斩颜良诛文丑,又过五关斩六将。
关二哥不计得失,无视利禄,千里迢迢回到刘备身边,堪称忠勇无二,义薄云天。
《三国志》里的记载和《三国演义》有很大差距。
关羽斩颜良是事实,但并没有诛文丑;奔先主于袁军是史实,但并没有过五关斩六将,失了荆州是史实,但并不是大意导致的。
《三国志》里的关羽,是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接近“武圣”的英雄。
论个人武勇,关羽傲视三国无对手,因为他千军万马中斩了颜良。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三国志关羽传》
曹操战袁绍时,被孔融评价为勇冠三军的一代名将颜良,在阵前被关羽策马斩于万军丛中,颜良甚至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正史中,关羽是堂堂正正斩了颜良,没有偷袭,是硬生生杀进敌军大阵里面去了。
演义小说素来喜欢用“千军万马取敌将首级”来形容武将能打。
但三国正史中只有关羽一人做到了。
关羽的操作,简直有点《雪中悍刀行》徐凤年的感觉。
一个人,冲进敌军大阵,且不说眼前明晃晃的刀枪剑戟,四处横飞的箭矢就足够危险了!
关羽不仅无视这些明枪暗箭,还提着颜良的脑袋杀了出来。
袁绍麾下那么多猛将,没有谁能留住关羽。
别说颜良,吕布敢在关羽面前放肆,一样斩了!
《三国志关羽传》: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关羽这次打出的战绩很强,几乎把曹操吓破胆,在当时影响力极大,所以被称为威震华夏。
三国大部分时间,战事最多的三个地方是汉中,荆州,合肥。
建安二十四年,是蜀汉战事非常频繁的一年。
刘备先是率军进攻汉中,与夏侯渊、张郃对峙。
正月,老将黄忠率部斩杀夏侯渊,蜀军士气大涨。
五月,蜀军逼退曹军主力,攻陷汉中,张郃率军撤退。
蜀军攻陷汉中后,刘备又派刘封、孟达进攻上庸,以巩固前线战果。
大概就是此时,关羽为了在荆州地区策应刘备的进攻,与曹仁搞起了小动作,但是后来越战越勇后收不住手了。
关羽突破数百里后,把曹魏内姓头号大将曹仁围在了樊城。
之前曹仁曾经死死拦住周瑜一年多,这次曹仁被关羽给打得龟缩不出,毫无还手之力。
曹操派于禁、庞德前去救援曹仁。
正值此时八月份汉水暴涨,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兵锋直逼许都。
关羽把曹魏外姓第一大将于禁给淹了。
不要说关羽是靠天时的霖雨,其实也有人谋。
关羽一直在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统领荆州期间,关羽一直在练水军,不然襄樊以北尽是平原,他要带水军干嘛?
曹操虽没有亲临一线,但他又派去了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进驻宛城,策应曹仁,决战关羽。
同时曹操还命令驻扎合肥的张辽率军奔赴前线。
就在关羽前线越来越吃紧时,曾经的盟友东吴,在关羽背后捅了刀子。
陆逊拦住关羽回蜀的路线,吕蒙白衣渡江,配合蜀汉的叛将糜芳、傅士仁,袭击荆州。
关羽前后进退两难,率残兵四处游走,最后被东吴部将潘璋的手下马忠擒获,把关羽、关平斩首。
我们看看襄樊一战曹魏和孙吴两方为了把关羽拉下马,所投入的名将阵容:
曹魏:曹仁、于禁、庞德、徐晃、满宠、张辽(在途中);
孙吴:吕蒙、陆逊、朱然、蒋钦、潘璋;
蜀汉叛将:糜芳、傅士仁、刘封、孟达。
三国中有哪个武将面对过如此的豪华阵容?
关羽威震华夏,兵锋直逼许昌,打的曹操想迁都以避关羽锋芒。
晋书宣帝纪:蜀将羽围曹仁于樊,于禁等七军皆没,修、方果降羽,而仁围甚急焉。
是时汉帝都许昌,魏武以为近贼,欲徙河北。
关羽在襄樊一战中,打得曹魏内姓第一大将曹仁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生擒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斩杀西凉名将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要不是被盟友东吴偷袭,己方傅士仁、糜芳背叛,关羽不一定会败。
关羽一人独自面对十一位猛将,还有几个要命的叛徒。
不得不说,武圣的光辉是不可掩盖的。
但是,关羽最后败走麦城,也是有战略上的失误的。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曹操大军主力陷于汉中,尤其是折损夏侯渊,士气低落。
关羽进攻的时机还是很恰当的,襄樊之战的前期也是很顺利的,但是后期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不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无愧青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