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可信。所谓陈志裴注,我们常说的三国志说都是包含裴松之注的。你可以理解为三国志本身就包括陈的志和裴的注。
江表传本身早已失佚,裴松之也只是引注了部分,可以认定是可信的,不合理的话引注裴松之本人就会在后面吐槽。
换句话说,你看三国志总得看裴注吧。裴松之都认为是可信的那有什么理由怀疑呢?
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
很多人用吴人专美来否定《江表传》,那我也来说说。
首先孙盛屁股本身就有点歪,曹操的‘宁我负人,无人负我’就是从这传出去的。
裴松之对此也指出“凡孙盛制书,多用《左氏》以易旧文,如此者非一”,批评他“好奇情多,而不知言之伤理”,并说“后之学者将取何信哉?”。又有:臣松之以为《世语》云融二子不辞,知必俱死,犹差可安。如孙盛之言,诚所未譬。明确说孙盛所说的事情难以理解。
再来看看吴人专美的出处,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孙盛评曰:刘备雄才,处必亡之地,告急於吴,而获奔助,无缘复顾望江渚而怀后计。江表传之言,当是吴人欲专美之辞。
个人认为孙盛所说的吴人专美应该只是指这一段。因为前面明说了刘备雄才,处必亡之地,告急于吴而后才引出吴人专美之词。后世牵强附会者把用这句话指代整个江表传进而认为江表传本身就不可信我认为是不太合理的,这更像是有选择地从史书中挑选对自己有利的。
《江表传》美了没有?我认为应该是美了,史书本身就不可能不带任何个人色彩而写。公认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史记对李广就有颇多回护(大家都懂)。问题在这个专字上,是否是专美?我认为孙盛的评价是不客观的,否则裴松之也不可能引用。
最后如果凭借古人一句话凭就能给一部书定性,那刘勰评价《汉书》违经失实,岂不是汉书也不可读?郭图还给袁绍出了那么多计策,有一个有用的吗?(开个玩笑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