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三国演义》中武将武力如何排名?

《三国演义》中武将武力如何排名?

《三国演义》中武将武力如何排名?文丑心怯和关兴胆寒一样, 都属于胆怯类debuff. 同样的对手, 关兴胆寒与否, 结果完全不同:(1)蜀兵你我不能相顾. 兴望山谷中寻路走......关兴急走到前面

"文丑心怯"和"关兴胆寒"一样, 都属于"胆怯"类debuff. 同样的对手, 关兴"胆寒"与否, 结果完全不同:

(1)蜀兵你我不能相顾. 兴望山谷中寻路走......关兴急走到前面, 尽力纵马加鞭, 正迈断涧, 只得回马来战越吉. 兴终是胆寒, 抵敌不住, 望涧中而逃.

(2)越吉元帅望后面山谷间而逃, 正逢关兴, 交马只一合, 被兴举刀大喝一声, 砍死于马下.

但是, 文丑前一秒还在追着徐晃打, 一点不怂. 为何突然"心怯"? 这个debuff从何而来? 他到底在怕什么?

1.文丑"心怯", 并非颜良之死造成的巨大心理阴影, 因为:

颜良败军奔回, 半路迎见袁绍, 报说被赤面长须使大刀一勇将, 匹马入阵, 斩颜良而去, 因此大败.

颜良被杀的细节, 文丑全都听到了. 听完了非但不怕, 反而信誓旦旦要报仇:

"颜良与我如兄弟, 今被曹贼所杀, 我安得不雪其恨?"

2.文丑并非胆小如鼠之辈, 反而心理素质极佳:

文丑军大乱. 曹兵围裹将来, 文丑挺身独战, 军士自相践踏. 张辽, 徐晃飞马齐出, 大叫: "文丑休走!" 文丑回头见二将赶上, 遂按住铁枪, 拈弓搭箭, 正射张辽. 徐晃大叫: "贼将休放箭!" 张辽低头急躲, 一箭射中头盔, 将簪缨射去. 辽奋力再赶, 坐下战马, 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 那马跪倒前蹄, 张辽落地. 文丑回马复来, 徐晃急轮大斧, 截住厮杀. 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 晃料敌不过, 拨马而回. 文丑沿河赶来.

在数万大军"自相践踏"的情况下, 文丑以一己之力逼退张辽+徐晃, 直到士兵集结完成("文丑后面军马齐到").

这种心理素质不愧为河北名将.

3.关兴"胆寒"因为战局不利, 文丑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论兵力文丑占绝对优势:

(关兴) 蜀兵你我不能相顾. 兴望山谷中寻路走......兴终是胆寒, 抵敌不住, 望涧中而逃.

(文丑) 文丑自领七万军先行......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 晃料敌不过, 拨马而回......忽见十余骑马, 旗号翩翻, 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 乃关云长也.

有人说: 七万大军刚刚还在"自相践踏", 怎么可能短时间就集结完毕?

按照现实逻辑的确不可能, 但是一部小说. 作者清清楚楚的写了"军马齐到", "齐"就是"都", 翻译过来就是: 七万大军全都到了. 别管怎么到的.

同理, 作者说于吉/左慈会法术, 那就是会法术. 作者说木牛流马是永动机, 那就是永动机.

退一万步讲, 就算文丑只有1%的士兵集结完毕, 也有足足700人, 兵力还是碾压关羽.

(注: 这里也能说明, 徐晃不是被文丑直接击败, 而是看到文丑士兵集结完毕, 大军压境而撤退. 张辽也没有被文丑直接击败, 而是被射中战马倒地. 因此文丑对五子的压制力远不及颜良.)

总结一下, 文丑:

(1)得知颜良被杀 → 不怕.

(2)"军士自相践踏"+张辽徐晃围殴 → 不怕.

(3)"后面军马齐到" → 更不怕了, 追着徐晃打.

(4)单挑关羽3回合 → 怂了.

排除其他干扰项, 文丑怂的原因, 有且只有一个: 自身实力不足, 被正面打怕.

所以虽然不是三合击败,只是三合打的心怯,但是也能体现出文丑与关羽的实力差距之大,起码是大于马超和许褚的。而同样击败实力相近的张郃徐晃,马超用了二十合,许褚却五十合未分胜负。二人直接单挑的些微差距,从侧面看击败相同/相近敌人却差别明显。所以只比文丑击败公孙瓒少用十回合的吕布,直接单挑只怕也是差距些微,不会有关羽这么强的压迫力。所以关羽>吕布。

关羽>吕布≥马超≈颜良>赵云≥文丑≈张飞>许褚≈典韦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关羽强于吕布还是没有和张飞拿下吕布?

吕布所谓一对二战平关张。但其实已是勉力防守而已。有人说只有吕布能做到,但其实是演义里只有这一场而已(吕布对典韦许褚联手没有回合数),不能代表其他超一流猛将做不到(比如葭萌关下马超能不能抵住张飞赵云联手三十合?我觉得可以)。这种没有对比的战绩不宜过于夸大。

可能有人觉得能够战平两个人,起码不能说明弱于这二人。其实不然:

第三日,吕布又搦战,众诸侯出寨,与品布对阵。张飞出马持枪。张飞与吕布交战二十合,不分胜败。关公忿怒,纵马轮刀,二将战吕布。先主不忍,使双股剑,三骑战吕布,大败走,西北上虎牢关。次日,吕布下关,叫曰:“大眼汉出马!”张飞大怒,出马,手持丈八神矛,睁双圆眼,直取吕布。二马相交,三十合,不分胜败。张飞平生好厮杀,撞着对手,又战三十合,杀吕布絣旗掩面。张飞如神,吕布心怯,拔马上关,坚闭不出。

这是《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里面同样有三英战吕布,关张二人也没拿下吕布,但第二天张飞就击败吕布了,这说明吕布能勉力招架关张二人并不能说明他就能胜过其中一人,在作者看来以一敌二没有那么难。虽然罗贯中、毛宗岗不是平话的作者,但这种逻辑是先存于原作的,不能默认一定不认同、一定会改变这种逻辑。

其实作者想让吕布坐稳武力第一的座椅,只要单挑胜过关羽即可,但没有这么安排,说明在作者的设定里吕布是属于超一流武将而不出群的。但作为刘关张一个关卡的小BOSS也不应像《三国志平话》那样易于击败。所以安排关张二人仍然“战不倒吕布”。同样适用于吕布一对六,其实许褚一人就能抵住吕布,但六人齐出吕布败逃才提现出吕布的强大。至于为什么吕布有几个名将齐上的待遇,其实和关羽帮张飞一个道理:当时他们都还不是名将,且经验不足,对自身估计偏低,而吕布当时当着各路英雄的面扫了一片普通“名将”,名气太大,估计偏高。同样的道理,后来大家几斤几两都知道了,都是名将,一般就不齐上了。一般大家认为吕布第一都是因为吕布以一敌多,最是威风,但没有考虑到吕布马快且只有吕布在巅峰期,以及吕布还是败逃了(吕布好歹也是一流名将,一对多时凭借赤兔逃走不死还是比较容易的)。

作者给了吕布天下第一的气势,不代表给了吕布天下第一的实力。就像作者给了华雄震慑十八镇诸侯的位置,但他实际上没有过硬的战绩支撑一样。

至于黄忠和庞德:

(关羽vs黄忠)言罢,两马交锋。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军。黄忠收军入城。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

这场单挑百合恐有失,大概和张飞VS吕布那场单挑差不多,而且关羽自信用拖刀计就能赢,也就是说早点用还能早赢,实际上第二天:

忠引数百骑杀过吊桥,再与云长交马。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两军齐声喝采。鼓声正急时,云长拨马便走。黄忠赶来。云长方欲用刀砍去,忽听得脑后一声响;急回头看时,见黄忠被战马前失,掀在地下。

这场虽然没用拖刀计,但作者意思很明白了,五六十合关羽便可击败黄忠!(不是恐有失)

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二将各退。庞德归寨,对众曰:“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正言间,于禁至。相见毕,禁曰:“闻将军战关公,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军避之?”德奋然曰:“魏王命将军为大将,何太弱也?吾来日与关某共决一死,誓不退避!”禁不敢阻而回。

这里明确提出关羽”年老“,而庞德依然百合恐有失,后文也有于禁说庞德”未得便宜“,庞德只说”共决一死,誓不退避“,实际上明确说明庞德已是下风。因此如果庞德面对壮年关羽,只怕五六十合就要败退。

同样面对关羽,似乎黄忠、庞德的表现好于文丑,但文丑毕竟按剧情根本没有正常战百余合的机会,按实力也得是数十合才被恐有失。而且文丑还有其他战例支撑,因此排在黄忠、庞德前面。

最终:关羽>吕布≥马超≈颜良>赵云≥文丑≈张飞≥黄忠≥庞德≈许褚≈典韦

上一篇: 《三国志》的完成时间窥探
下一篇: 《旧唐书·太宗本纪》 原文、翻译、全文及译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