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是罗贯中作品《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本文仅讨论《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事例。这个桥段讲述的是曹操和袁绍在白马对峙时,曹操营中大将关羽斩杀了袁绍阵营两大猛将颜良和文丑的故事。袁绍派遣颜良出战前,帐营中的谋士沮授曾告诫袁绍说,颜良的性子有些急,不能单独让他带兵出战。
但是,袁绍没有听从沮授的意见,一意孤行地让颜良去进攻曹将刘延。曹操的谋士荀攸让曹军假装在延津渡河,让袁军误以为曹军要偷袭他们的后方。于是,袁军会分散兵力入驻延津,如此一来曹军便可攻袭白马。袁军果然中了曹军计谋,当颜良距离白马十公里时候,已经看见曹军在前方。颜良震惊之余,仓皇准备迎战。最先曹操损兵折将,后听从谋士程昱建议出动关羽战颜良。关羽来到战场之后,经过一番观察。径直骑着赤兔马冲入袁军,袁绍大军如波开浪裂,还没等颜良反应过来,关羽已经冲到颜良面前,立即斩杀了颜良,袁绍诸将莫能当者。袁绍和文丑得知颜良已被曹军杀害,心中万般悲痛。决心前去与曹操交战,为好友颜良报仇。文丑与关羽大战数个回合后,文丑感叹对方实力太过强大,于是文丑驾马沿河而逃。关羽哪里肯放过文丑,立马乘胜追击,凭借赤兔马快速,赶上文丑将他诛杀。此战即是“斩颜良诛文丑”,关公天下第一猛将的名号响彻华夏。
《三国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是全文经典的一个故事桥段,后来有些读者认为,文丑和颜良都是赫赫有名的武将,不可能轻易被关羽诛杀。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此战背后的玄机。
诛文丑(诛文丑斩颜良)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背后有何玄机
在《三国演义》中,武艺上乘者很多,关羽关云长就是其中的一个。关羽之勇,早在剿灭黄巾军时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当两军遭遇,先是张飞将程远志副将邓茂刺于马下,接着关羽又“跃马舞刀直出”,搞得程远志是“心胆皆碎,措手不及”,结果被关羽一刀砍为两段。很显然,程远志的武艺和心理素质都属一般,一见关羽,先自害怕,手忙脚乱,稀里糊涂就成了关羽的刀下鬼。
这一战,其实只是对黄巾军作战中很小的一次,并没有让关羽闻名于天下,显达于诸侯。而真正让其名声大震并从此为之骄傲的,自然还是后来跟随刘备讨伐董卓的那场战斗。当年,董卓乱政,曹操发出矫诏,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不料出师不利,刚一开始就遇到了劲敌,各路诸侯手下数员大将连连被华雄斩于马下。危急关头,关羽自告奋勇,及时上演了一幕摧枯拉朽式的大剧。华雄可谓勇将,但面对技高一筹的关羽却显得力不从心,眨眼功夫就被人取了性命。“温酒斩华雄”,一下子将关羽的勇猛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颜良、文丑与华雄不可同日而语,颜良、文丑都是袁绍帐下勇冠三军的猛将。被关羽斩于马下,是否另有隐情?我们从《三国演义》原文中寻找答案:关公领诺而出,提青龙刀,上赤兔马,引从者数人,直至白马来见曹操。操叙说:“颜良连诛二将,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关公曰:“容某观之。”操置酒相待。忽报颜良搦战。操引关公上土山观看。操与关公坐,诸将环立。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贺。公献首级于操前。
此战最大的争议点为,关羽一刀斩杀颜良。颜良是何许人也,他是袁绍军中勇冠三军的猛将,二十回合就能击败徐晃,令曹操阵中诸将粟然。关羽一刀斩杀,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文揭晓答案,请看下文。
说完斩颜良,接着讲讲诛文丑,最后揭晓谜底。《三国演义》原文: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斩颜良诛文丑,那么关羽斩杀颜良文丑到底有没有水分、有没有偷袭?正常打斗,关羽还能不能斩杀颜良文丑?答案是没有水分,正常打斗关羽依然可以斩杀二人,请看下列分析。
关羽能否凭实力打败颜良文丑
很多人认为关羽一刀斩杀颜良是偷袭,原文中曹操对关羽说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这里面就表明了,颜良作为三军统帅在两军对垒时是做好了作战准备的。然而关羽一刀就斩杀颜良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颜良确实大意疏忽了,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此时已经措手不及被关公斩杀了,作为勇冠三军的名将这样的疏忽是致命的。作为对比,在古城相会时,同样面对张飞突如其来的全力一击,关公能轻易化解,这就是差距;其二,二人对待此战的态度是天差地别的。先来看关羽,关羽在曹操阵营是急切的想要立功的,来到现场之后又经过了观察,冲下颜良军阵时又是非常亢奋的状态,此时可谓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反观颜良,见到敌阵中冲过来一个杀气腾腾的人,方欲问时、措手不及…这样的表现对于河北名将来说是不合格的;其三,关羽得到赤兔马之后确实勇猛异常且不管是年龄体力武艺都是最佳的状态;其四,两人的心态估计也有差别。关羽此时急欲建功,有十分的力当成十二分来使;颜良则不然,彼时颜良在之前的对阵中连斩曹操两将、打败徐晃,使曹操阵中诸将粟然。可谓春风得意之时,稍微有些得意也是情理之中。一个超长发挥,一个大意疏忽,形成鲜明的反差,造成了最后被一刀斩落马下。关羽艺高人胆大凭借势如破竹的气势,再加上赤兔马快、颜良反应不及突袭成功。
然而,关羽轻易斩杀颜良文丑是否就能证明关羽武力远远胜过颜良文丑呢?
其实不然,纵观全文颜良二十个回合速败徐晃、文丑轻松打败张辽、徐晃联手。相信这才是他们实力的最佳体现,无愧于勇冠三军的河北名将称号。而关羽最佳战绩除了此处,再有就是过五关斩六将、一百回合战平黄忠、奋力杀退许褚、徐晃,这样的表现并没有明显体现出高于颜文。但是当他们直接对位时,关羽一刀斩杀颜良,三回合让文丑心怯,这样强势的表现很明显得出结论关羽>颜文。至于多少回合能够取胜,没有合理的参考标准,此处不做评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三国时期名人辈出,这段历史当真可歌可泣。本文仅以《三国演义》为参考,大家对于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讨论!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