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为什么刘关张中只有关羽封神了?

为什么刘关张中只有关羽封神了?

为什么刘关张中只有关羽封神了?关羽是个人,关公是尊神。关羽的从人到神演变是有一定时间顺序的,起先作为一个人,和张飞在当时及后世(赵宋以前)都成为勇猛善战与义士的代名词。“值天下大乱,(刘)遐为坞主,每击贼

关羽是个人,关公是尊神。

关羽的从人到神演变是有一定时间顺序的,起先作为一个人,和张飞在当时及后世(赵宋以前)都成为勇猛善战与义士的代名词。

“值天下大乱,(刘)遐为坞主,每击贼,率壮士陷坚摧锋,冀方比之张飞、关羽。”(《晋书·刘遐传》)

“(阎)负、(梁)殊曰:‘……骁勇多权略,攻必取,战必胜,关、张之流,万人之敌者,则前将军新兴王飞,建切将军邓羌,立忠将军彭越,安远将军范俱难,建武将军徐盛。’”(《晋书·苻生载记》)

“李庠,字玄序,特第三弟也。少以烈气闻。……赵 深器之,与论兵法,无不称善,每谓所亲曰:‘李玄序盖亦一时之关、张也。’”(《晋书·李特载记》)

“傉檀曰:‘吾今新牧贵州,怀远安迩之略,为之若何?’(宗)敞曰:‘凉土虽弊,形胜之地,道由人弘,实在殿下。段懿、孟祎,武威之宿望;辛晁、彭敏,秦、陇之冠冕;斐敏、马辅,中州之令族;张昶,凉国之旧胤;赵昌、张穆、边宪、文齐、杨班、梁崧、赵昌,武同飞、羽。’”(《晋书·秃发辱檀载记》)

“崔公,古之关张也。”(《魏书·崔延伯传》)

“史臣曰:‘长孙肥结发内侍,雄烈知名,军锋所指,罔不奔散,关、张万人之敌,未足多也。’”(《魏书·长孙肥传》)

“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魏书·杨大眼传》)

“薛彤、(高)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关羽、张飞。’”(《宋书·檀道济传》)

“又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及将战,(吴)明彻谓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陈书·萧摩诃传》)

“武人略阳垣历生、襄阳蔡道贵,拳勇秀出,当时以比关羽、张飞。”(《南史·文惠太子传》)

“(从弟京杲)后从李光弼出井陉,督趫荡先驱,战嘉山尤力,(唐)唐肃宗异之,召见曰:‘黥、彭、关、张之流乎!’”(《新唐书·辛云京传》)

“退阙关羽殉节之忠。”(《南齐书·曹虎传》)

“羽为曹公所厚而忠不忘其君,可谓贤矣。然战国之士亦能之。曹公得羽不杀,厚待而用其力,可谓贤矣,然战国之君亦能之。至羽必欲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封还所赐,拜书告辞而去,进退去就,雍容可观,则殆非战国之士矣。曹公内能平其气,不以彼我为心;外能成羽之忠,不私其力于己,是犹有先王之遗风焉。吾尝论曹公曰:是人能为善而不能不为恶,能为善,是以能享国;不能不为恶,是以不能取天下。”(唐庚《三国杂记》)

“卫尉卿兼检校左金吾卫大将军凉国公李延昌,克树勋庸,遍该韬略,关张万人之敌,勇不顾身;程李二将之名,忠于卫主。”(《册府元龟·备御》)

“咏群豪之高轨,嘉关张之飘杰,誓报曹而归刘,何义勇之超出!据断桥而横矛,亦雄姿之壮发。”(《晋书•列传第五十七》)

虏主元宏遗虎书曰:“卿进无陈平归汉之智,退阙关羽殉节之忠,婴闭穷城,忧顿长沔,机勇两缺,何其嗟哉!”(《南朝梁·南齐书列传第十一》)

“朱异之徒,积受金贝,遂使咸称胡、赵,比昔关、张,诬掩天听,谓为真实。”(《梁书•列传第五十》)赵宋以后开始向“神”转变

因为宋代开始流行评书了,像《三国志》这种史书,在民间不可能流传,老百姓也没空去看,也看不懂。中国古代的文盲率基本稳定在80%以上,有读写能力的绝对不超过10%。难得空闲下来能干嘛?听书去!

那帮说书的多半都是口传心授,说书的也不见得能有多高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高的都去科举去了读四书五经去了,谁会去关心民间是不是在进行正史扫盲科普运动?而且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去禁止,人家这是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怎么忠君爱国,怎么效忠君上。君为贵,社稷次之,民为轻。这才是中国传统的道德素养。孟子要放到现在绝对是打倒对象。

举个例子,宋朝高层对于武事的了解程度:

李元昊谋反的时候,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请求朝廷增兵

竦上十事:

一、教習強弩以為奇兵;

二、羈縻屬羌以為藩籬;

三、詔唃廝囉父子並力破賊;

四、度地形險易遠近、砦柵多少、軍士勇怯,而增減屯兵;

五、詔諸路互相應援;

六、募土人為兵,州各一二千人,以代東兵;

七、增置弓手、壯丁、獵戶以備城守;

八、並邊小砦,毋積芻糧,賊攻急,則棄小砦入保大砦,以完兵力;

九、關中民坐累若過誤者,許人入粟贖罪,銅一斤為粟五斗,以贍邊計;

十、損並邊冗兵、冗官及減騎軍,以舒饋運。當時頗采用之。

上书到朝廷有个叫杨偕的人是这么说的:

「西兵比繼遷時十增七八,縣官困於供億,今州復益一二千人,則歲費不貲。若訓習士卒,使之精銳,選任將帥,求之方略,自然以寡擊眾,以一當百矣。竦云「土兵訓練可代東兵」,此虛言也。自德明納款以來,東兵猶不可代,況今日乎?」……

自古將帥深入殊庭,霍去病止將輕騎八百,直棄大將軍數百里赴利,斬捕過當;又將萬騎逾烏盭,討遫仆,涉狐奴,曆五王國,過焉支山千有餘里,合兵鏖皋蘭下,殺折蘭王、盧侯王,執昆邪王子,收休屠祭天金人。趙充國亦以萬騎破先零。李靖以驍騎三千破突厥,又以精騎一萬至陰山,斬首千餘級,俘男女十餘萬,擒頡利以獻。自漢以來,用少擊眾,不可勝數。竦在涇原守城壘,據險阻,來則禦之,去則釋之,不聞出師也。竦懼戰或敗衄,托以兵少為辭爾

第一:养兵/增兵,朝廷没钱;

第二、霍去病800人大破匈奴,李靖三千人大破突厥,怎么到你这儿要增兵?人人都应该是李靖、霍去病。

所以高层不管,底下就开始乱来。

关羽于民间的形象,至宋代即与今日相去不远。洪迈的《容斋随笔》按理是史论,但其中已有“关羽手杀袁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的传说。而脍炙人口的三英战吕布、千里保皇嫂、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民间传说,都已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所叙事迹虽多为民间传说、然却初步架构了三国历史进程的故事。

元代关汉卿所作戏曲《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有提到关羽过五关,可见《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亦早已在民间流传。《水浒传》中,关胜为关羽后裔。

关羽作为劝忠劝善的神明,各朝皇帝多半敬奉非常,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请参考下表:

三国志平话_三国志平话知乎_《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知乎_三国志平话_《三国志平话》

上一篇: 历史文献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 封神演义:道教神仙体系的形成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