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中国古代史抱有一定兴趣,购买了不少相关书籍,走过一些选书买书的弯路,现将个人选书的一些感受和收藏的书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看法。
一、书籍分类介绍
中国古代史相关书籍细分为三类:通俗普及读物;学术类书籍;古籍。另外“海外中国研究”类也可以单独拿出来说。
1.通俗普及读物
逻辑较为松散、简单;行文通俗易懂,适度夸张,有时比较轻快;较少直接引用文言文史料;内容多来自常见史料(如资治通鉴,相比之下碑志之类的材料使用较少),或知名的学术结论与早期学术著作的结论。个人比较喜欢的通俗普及读物是《图说天下》系列。
2.学术类书籍
逻辑较严密;
由于包含很多学术术语,行文对大众而言稍显晦涩;
讲究言必有据,会大量引用文言文史料;
与通俗读物相比,学术类书籍会综合考虑对同一事件/现象的不同记载,然后更加全面分析该事件/现象,在考察的过程中会关注史料记载的分歧及其成因,通俗读物则更常直接使用多种记载中最知名的那个。
同时,学术读物多有矛盾的地方,学界对同一现象往往有不同的认知,例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教科书中认为秦-清为中国封建社会,有学者认为封建社会自东汉开始,有学者则认为自魏晋南北朝开始。
一般来说,早期的学术研究(20世纪上半叶)更多关注较宏大的主题(例如陈寅恪的关陇集团和关中本位政策;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后来的研究则在宏大主题下加以细化,当前的学术研究素有“碎片化”之称,学者的著作多关注一个较小的选题,例如代表我国人文社科研究水平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名单(2019)中,对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的研究已算宏大,更多是对某一时期的某一地域的某一特定人或物的研究,例如《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这种现象是学术研究推进的必然:宏大主题往往最早被注意到,也最早被研究,渐渐题无剩意,若要有所创新,则必然从新材料、新理论出发,对宏大主题下的细节加以确认、还原,渐渐补充或修正宏大主题。但对于普通爱好者而言,这一现象更多意味着能独立写作一个朝代或几个朝代历史的通史学者更少,最新的学术研究(学术期刊的论文或著作)由于太过碎片化和专业化,难以吸引普通人的兴趣。
学术研究成果除了专著外,还有期刊。中国古代史方向的C刊(全称CSSCI,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中国人文社科学界普遍接受的对学术期刊评价的体系,被收入CSSCI的期刊即可以视为大陆学界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发表在C刊上的论文总体学术质量较高)目录附在文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3.古籍
古代著作基本都是研究古代史的史料。购买古籍尤其需要注意出版社,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可以算业内龙头,两家出版的古籍质量较优。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一般认为是二十四史中质量比较好的。一方面前四史确定了很多体例,后来的二十史一直沿用;另一方面其文笔较优,内容上裁剪得当,史学价值更高。
对于爱好者来说,还需要注意所购版本是否带翻译、注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资治通鉴》对初级历史爱好者并不是特别友好,资治通鉴的编年体意味着历史事件是被割裂叙述的,同一个事件可能前后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同月内则可能发生数个甚至数十个事件,两相交错导致的结果是看到后面已经忘了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加之文言文叙述时对前文曾出现过的人经常省略姓氏只称名,很容易让读者处于混乱之中。(个人断断续续读完一遍资治通鉴后,只敢说对所涉历史有了初步的印象,很多细节是没理清的)
资治通鉴建议购买带胡三省注的版本,尽管胡三省的注解很多是注音,对普通读者没什么用,但很多注解提示了一个事件的开头和结尾在哪一卷,并对一些名词进行解释。另一个可能是看《通鉴纪事本末》,该书对资治通鉴进行重组,以事件为中心,把资治通鉴涉及的重大事件完整清晰叙述,可读性和便利性有所增强。
括号内即为胡三省注,第一条和第五条是地名注释,其他的则是注音
最后一条就是提醒读者本句所涉及的事件在哪一卷可以查到
通鉴纪事本末的介绍
通鉴纪事本末的部分目录,可以看出是按时间排列的,所以叫“纪事本末”——记录一个事件的全貌
4.海外中国研究著作
在中国史书籍中,海外中国研究较为特殊。20世纪以来,国外出版了大量研究中国历史的书籍,其中有些是普及性质的,有些是学术性质的,国内引进的时候则不太区分,导致所引进的海外中国研究书籍,看起来全都像是学术类书籍。
海外中国研究著作的特点是往往出新意,例如《剑桥中国隋唐史》对隋炀帝和唐高祖的肯定,对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史学界造成了一定冲击;又如内藤湖南所提出的“唐宋变革论”,认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在史学界影响甚大,关注唐宋的学者著作基本都需要对此发表评论,“唐宋变革”的说法成为唐宋史研究的基本框架之一。海外中国研究著作的另一个特点是更加关注理论,有时关注理论胜过关注史实。中国学者的研究在史实考证上下苦功夫,海外研究则更加青睐从史实中抽象出一些理论,有时甚至对史实不太在意。由此导致海外中国研究的一个明显的缺陷:史料应用有所欠缺。作为纯粹的历史学研究,历史真实性应该是第一位的,部分知名的海外中国研究书籍连最基础的史料都很少使用,这种情况下其真实性可想而知。这方面就需要读者仔细鉴别书籍分类,海外中国研究是对外国研究中国书籍的统称,包括中国史研究、中国文学研究、中国政治研究、中国经济研究等等,如果被冠以历史社会学这样的分类,那么这本书更可能属于交叉学科且偏向社会科学,即更侧重于抽象理论,相对纯历史研究而言轻视史实。
剑桥中国隋唐史中译本前言,“本书”即为剑桥中国隋唐史
剑桥中国史中译本前言,“本书”即为剑桥中国隋唐史
5.学术书籍和通俗读物的区别举例
对于北朝到隋唐的历史,通俗读物更多叙述其政治过程,北魏分裂——北齐北周并立——北周改革与北齐君主荒淫——北周灭北齐——隋代北周——隋统一——隋末战争与唐朝建立,这些叙述基本与资治通鉴或者较知名的北朝隋唐史学术著作的相关章节一致,只是将文辞加以翻译和通俗化,并且对一些吸引眼球内容增添笔墨(例如北齐君臣的荒诞)。对这一时期极负盛名的学术书籍是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两本书关注的也是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政治史,基于详实的史料梳理、整合,陈寅恪得出了北周隋唐的统治核心是“关陇集团”和北周隋唐的统治奉行“关中本位政策”的结论。通俗读物可能只会直接引用陈寅恪的结论。
相比于侧重叙述政治事件的通俗读物,学术书籍对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的关注,能够更贴切地还原历史真相,为理解政治事件的走向提供支撑。
通俗读物对政治事件的叙述可能来自于常见史料(如资治通鉴),学术著作对政治事件的关注则更强调通过不那么常见的史料,还原政治事件的细节,甚至修正常见史料的论述。例如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通俗读物可能论述的是,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矛盾——李建成打压李世民——李世民发动政变——李世民立为太子,学术书籍不会完全复述这一事件的过程,但陈寅恪通过常何墓志铭,发掘了常何这一关键人物弃李建成投李世民对整个事变成败的关键影响。
如果只看通俗读物的话,可能陷入历史周期之中,认为历史就是一代明君贤臣带来兴盛,一代昏君佞臣导致亡国,而学术著作的精细考证则将还原更加复杂而真实的历史事实,详细说明历史的大势和兴衰的本源。
二、选书
对于普通、初级爱好者,总的原则是不太推荐购买民国时期写出的书籍,改革开放前写出的书籍也慎重购买。
民国时期出版的书籍有些被奉为经典,如钱穆、吕思勉所著,但行文多为半白话,且其概念、术语的使用和普通人最早接触的历史教科书不完全一致,所以阅读时要注意其间区别。
例如下图是孟森的《明史讲义》,行文半文言半白话,其称“革命”也非指现代意义的革命,而是取“汤武革命”之意,指朱元璋通过战争消灭元朝建立明朝。
民国是近现代史学形成的时期,当时历史著述有一些是按照新的历史学方法/范式,重新整合古籍材料,通俗但不带贬义的表述就是“把二十四史重新剪裁编排”,其间穿插一些基于现代史观的评论,或者在史料编排过程中用现代历史学、政治学术语进行转述;其著作主要关注传统的政治史。尽管这些著作由于成书较早、有开拓之功而被奉为经典,但其内容对现代的普通爱好者价值有限,其材料与二十四史区别不太大,很多知名观点已经被纳入各类教材为人熟知。
例如下图是孟森的《明史讲义》的部分目录,可以看出大体就是将明史按时间顺序重新编排,同时对部分内容作了突出,并对明史进行分期。
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学术著作,往往奉行阶级史观,和我们接受的历史教育一致。
同时,较早的学术书籍,所用史料也较为单一(更多依靠二十四史、三通等知名、易见史料;一方面时代越早,史料整理出版就越少,单个学者能使用的史料越少;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有很多新史料出土,如敦煌文书、睡虎地秦简、走马楼吴简,早期学者则利用不到)。
另外,学术类著作和海外中国研究的著作中,需要注意的一种情况是,有些书籍有“开拓之功”,有的被称为“第一本xxx”(如海外学界第一本XX人物研究专著),有的则是较早用近现代史学范式研究古代史的书籍,这样的书在出版时属于“填补学界空白”,后之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重点参考,因而知名度较高,但因为其写作时间较早,其内容站在今天的视角看往往有些简单或遗漏。所以千万不要看到介绍说“第一本XXXX”书籍就被唬住,认为非买不可。
三、阅读顺序建议
建议先读一些通俗读物。
感觉还有兴趣的话,进一步阅读一些与自己感兴趣的朝代相关的学术书籍和古籍史料。
看学术书籍时,如果不感到枯燥,且能理解所引史料,辨析其史料使用,能够发现内在逻辑,研判该逻辑是否可信可靠,则可以进一步阅读更专业、细致的学术书籍(包括海外研究著作)。如果读起来兴趣不大,则可以只阅读相关领域最知名的一两本学术著作,或干脆只看看知名的史料,权当读史明智。
需要注意的是,通俗读物的质量往往良莠不齐,学术著作也不例外。不论是通俗读物还是学术著作,都不可完全相信。
四、书单和历史学C刊目录
历史学专业必读书目
历史学入门书目推荐(中国史方向)
复旦大学教授:一份最权威的中国古代史书单
历史地理学专业必读文献和书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