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近期在考古圈公布了一个好消息——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向全球直播,公布了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竹简研究成果。
在公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中,收录了一篇长达3000字的战国文章——《参不韦》,这篇长文中详细记录了夏朝第一位天子夏启的家族传承、治国理念、修明刑罚、祭祀祝祷等多个方面。
这篇124支竹简的长文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的先秦佚籍,对它的解读可以说对研究夏朝有着重要的意义。
清华大学收藏的这批竹简被称为“清华简”,是流失在外的被盗文物,其具体的出土地点和时间已经无从得知。
2006年,有个文物商提供了8支样简寻找买家,当时香港的文物市场假货充斥,很多人都上当受骗,因此这批竹简一直无法出手。
机缘巧合之下,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的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看到了这几支竹简,其中一支竹简上的一个文字引起了李教授的兴趣。
这个字是楚国文字的写法,里面记载了一段在《史记》上都没有提到的隐晦历史,只有古本的《竹书纪年》中有所提到;
一个生僻的楚字,一段隐匿的历史。直觉告诉李学勤,这不像是假简,极有可能是真正的战国竹简!
2008年,在清华大学一次高层饭局上,李学勤对清华大学陈希书记提到这个竹简,并说如果真的是战国竹简,那么极有可能这批竹简是司马迁都没看过的内容。
陈希当机立断,让李学勤去判断这批竹简真伪,然后决定要不要购买。
于是,李学勤教授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均明研究员专门去了趟香港,与香港中文大学古文字学家张光裕一起去观察竹简实物,最终断定这批竹简为真。
此后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果断出资,购得这批竹简,捐给母校。
2008年7月15日,这批总数大约2500枚的珍贵竹简入藏清华大学,这就是著名的“清华简”。经AMS碳十四测定,清华简年代为公元前305士30年,相当于战国中期偏晚,主要内容以经、史为主。
本期发布的清华简研究成果已经是第十二批了,本期公布的《参不韦》直接和夏朝的开国君主夏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竹书《参不韦》中,讲述了“参不韦”作为天帝的使者,来到夏启身边指导夏启如何治理国家。
《参不韦》的开篇就说远古洪水泛滥导致天下混乱,民不聊生,天帝不忍百姓受苦,于是开创了“五刑则”来治理洪水。
现在天帝又派参不韦作为天帝使者,把“五刑则”传授给夏启。
其实这个开篇就是战国文献常见的“拟托”形式,通过虚构神话的天帝、天地使者参不韦来加强夏朝统治的正当性。
而从天帝、参不韦、夏启三者的对话中,夏启既是接受天帝承认的夏朝第一个皇帝,亦是后世所有受天命且当奉行“五刑则”的君王的代称。
本篇的重中之重就是天帝传给夏启的“五刑则”。
“五刑则”包括五则、五行、五音、五色、五味等五个方面;
其中五则又称“五德”,即礼、义、爱、仁、忠;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五色即青、赤、白、黑、黄;
五味即苦、甘、酸、咸、辛;
这些数据全部和“五”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在战国时期,五这个数字具有很特殊的含义,体现了战国时期五行思想的深远影响。
也有专家认为这批竹简极有可能是当时阴阳家的重要资料。
通过“五刑则”,我们可以看到夏朝时期的夏启,或者说是夏朝所有的天子如何建邦治政,如何祭祀上天,如何修明刑罚,如何设置官职……这些都有详细的介绍。
可以说照着“五刑则”实施,就能差不多治理国家了。
除此之外,《参不韦》里面还首次提到治国时要以“五行”与职官“司工、司马、征徒”相配。“征徒”这个官职是首次文史,此前没有任何文献记载,有专家推定“征徒”就是后世的“司徒”;
而且对于夏朝的研究,《参不韦》还提供了很多新的研究材料。
比如:
开篇天帝提到的大洪水,这就和目前民间的神话传说,以及其他的传世文献《尚书·洪范》和清华简《五纪》全对上了。
这就说明在先秦时期,公认夏朝的崛起和治水有极大的关系;
在这篇文献之中,记录了启的祖父鲧治水失败、遭到处罚,启的父亲禹治水成功、受到褒奖;这也和之前的文献以及传说互相印证;
而本竹简中夏启作为夏朝的第一任天子,这也和传说、文献一致。
可以说这篇文章代表着战国时期的精英对于历史的认知和记忆,对于走出近代以来疑古学派对夏朝记述的怀疑,进而促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夏代历史的研究都有很大的意义。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直接说:“《参不韦》是一篇久已失传的先秦文献,其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先秦思想史、制度史、祭祷礼仪等多方面内容,是一份研究先秦历史文化的珍贵新材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