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文献综述就这么写~

文献综述就这么写~

文献综述就这么写~在上一期论文写作专题开题报告篇已经提过:文献综述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是任何研究都必须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那么文献综述难写吗?学习以下写作知识点值得学习让你事半功倍!

在上一期论文写作专题开题报告篇已经提过:文献综述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是任何研究都必须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那么文献综述难写吗?学习以下写作知识点值得学习让你事半功倍!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收集、阅读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这个整理除了必须包含领域内学术研究的归纳、罗列之外,还要包含作者的“评论”。

1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在论文写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一篇论文是立意高远还是质低肤浅,在文献综述上“一管可窥全豹”。

2阅读资料的选择

● 首先从论文课题发展的角度进行文献搜集,将一个主题的来龙去脉都搞清楚。

● 可以在某个主题内阅读文献时选择的三个视角:

① 文献综述和重要文献是快速了解理论、学说和结论的捷径。

② 对于和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主题,要能够筛选一些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室的研究过程,以及过程中发表的论文。

③ 根据作者进行研究的话,可以看他的研究兴趣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的发展过程。

文献综述写作原则

15“W”原则

5W即按照什么人 ( Who) 、什么 时 候( When) 、在什么地方( Where) 、为什么( Who) 、提出了什么学术观点( What) 的写作方式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则。应用“5w”原则能够实现学者学术观点的快速、高清梳理,是学术规范的凝练。

2经典性原则

文献综述的内容应当是所研究问题的经典作家的经典论著。论文作者应当下苦工夫,系统地阅读并深入挖掘自己所研究领域学术著作的真正学术内涵,以便为自己后继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然,强调文献综述最好是经典人物的经典论著,丝毫没有轻视无名作者有价值论著的意思。我们列示权威人物的权威论著,也不是挟名人以自重,不尊重非权威人物。在学术研究中理所当然必须坚持学术标准,而不能有学术标准以外的其他因素参与其中。

3古今中外原则

要尽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全面占有理论材料,“搜尽奇峰打草稿”,同时要弄清“历史”和“现状”。没有“历史”,研究是平面的,没有纵深感和立体感;没有“中外”(“现状”),研究缺乏横向比较,就没有开阔的视野。

古今中外原则,其实就是对所研究对象的理论材料“一网打尽”,理论继承上逼近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为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4“文献树”原则

“文献树”原则也就是“学术谱系”原则。意在强调文献的“班辈”“血脉”,即次第演进关系。

研究文献的演进历程,具体地说就是历史方法,即“由远到近”“由前到后”( 时间上) “由大到小”和“由宽到窄”( 空间上) 的方式。“文献树”同时是论文搭建逻辑论证和写作脉络的基础,使后继研究和写作事半功倍。

5述评结合原则

“述”、“评”结合将形如散沙的学术资源搭建成作者科学研究“金字塔”,“述”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记录和论述“地毯式”搜集;在详尽“述”后,敢于归纳和解析,“评”出“贡献”与“不足”,从“不足”中导出自己的研究,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

历史综述选题_历史综述论文_历史研究综述

阅读笔记

我们在搜索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或者多个点,综述不仅是点的罗列,还要力求能够根据自己的主题选择合适的逻辑关系进行“点”的安排。相对应的阅读笔记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单篇文章的精度,每个点的记录、批注;第二个是对类似相近文献的“点”的整合。

文章阅读

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而精读的文献,记录笔记时可以划分不同的记录标签,比如: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等,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要注意不同时期的不同阅读重点:

历史综述选题_历史综述论文_历史研究综述

●开题阶段: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 实验阶段: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

●论文写作阶段: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

比较阅读

所谓比较阅读针对两类文章,一是观点相反的论文、一是递进文章。观点相反的论文可以参照来读,品味一下双方的观点。还有就是与原著同时发表的其他专家的述评、原著发表后的读者质疑,都应当和原著一起读。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差距了。

而阅读递进文章可以比较作者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以及作者思路演变的过程。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数据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这时,如果你的课题与此类似,就能通过深入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发现作者(或科研小组)对同一组数据的不同看法、思路的演变,或者发现作者本想隐藏的" 真正"方法。

归类和总结

对于阅读笔记要定期总结,总结的标签是:

总结过去已经做过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知彼;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

预测将来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准确出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写作方法

逻辑层次

文献综述写作方法纷繁复杂,这里重点介绍“倒三角形法”(也称“逐步逼近法”)。

“倒三角形”写作方法实际是一种由“研究领域”到“主要问题”、“热点研究方向”,再到“尚未解决的问题(自己的选题)”的清晰逻辑论证过程,是逐步抽象、提炼出自己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或某一问题的某一个方面。

结构写作技巧

文献综述板块结构多是这样的:

历史综述论文_历史研究综述_历史综述选题

文字表达技巧

处理文献综述的文字时,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 “灵魂小助手”之连接词或连接短语:

分类、归纳相似或相悖学者观点,常用的表述相似观点连接词包括“类似地”、“除了...之外”、“也”、“同样”、“相较于....而言”等;

常用的表述不同或相对观点连接词包括“但是”、“另一方面”、“相反地”、“然而”、“不仅如此.....”、“与之相对”等。

● “实用百搭”之介绍某学者观点动词:

尽量避免直接用“说”引出观点,而要挑选合适的动词准确引出观点,例如“认为”、“声称”、“宣称”、“表示”、“倾向于”等。

●“气场担当”之语言风格:

文献综述需要使用正式用语,体现学术风格,避免口语化,秉承客观和尊重他人观点的宗旨,剔除情绪化语言。当涉及到你认为存在问题的内容,可以选用类似“不一致”、“某些地方缺乏”、“基于错误假设”、“有待商榷”等中性化语言。

学术之路,浩瀚如烟,文献综述功在平时,应勤思考、多动脑、常动手,看到有兴趣的学术观点勤查资料、做好积累和储备。

历史综述论文_历史综述选题_历史研究综述

上一篇: 如何培养“跨学科思维”?
下一篇: 开题报告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怎么写,求具体指导?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