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萧”是指萧子范(486年-550年)、萧子显(487—537年)、萧子云(487年-549年),分别为南齐豫章王萧嶷(444年-492年)的第六子、第八子、第九子,而萧嶷则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次子,齐武帝萧赜之弟,是南齐的正宗皇室。但他们主要生活在南梁武帝天监年间。
萧子范
萧子范在齐武帝萧赜永明十年(492年)即获得“侯”爵(祁阳县侯),当时仅7岁,拜太子洗马,做太子的老师。短命的南齐(479年—502年)亡国后,梁武帝萧衍对前朝遗老遗少多有猜忌,萧子范被降为“子”爵,不久因才气再次担任梁武帝的太子洗马,并被梁武帝的弟弟、时任大司马的南平王萧伟看中,成为萧伟的幕僚文书。在萧伟的赏识和支持下,萧子范一度创作出文辞优美的《千字文》,可惜此文并未传承下来。但他的辞赋作品却得以留存,《家园三月三日赋》《建安城门峡赋》《伤往赋》均被收录入《艺文类聚》,成为文学精品。“扇习习之和风,照迟迟之华晷”、“水奔湍其如电,声疾烈其如风”、“彼兰菊之芳茂,及蕖槿之荣色”等名句,对仗工整,被后人评价为“工俪而典雅,旷淡而宁稳”。
萧伟死后,萧子范又成为梁武帝侄子、时任丹阳尹的萧正德的藩府秘书,但他一直对自己的官位不满,常常哀叹生不逢时,甚至不如萧子显、萧子云两位弟弟。直到简文帝萧纲继位后,他才受到器重,其为简文帝皇后写的哀文颇受青睐。当时南梁正遭受“侯景之乱”,皇后的葬礼也十分简单,但简文帝看到萧子范的祭文后,不禁赞叹道:“现在的葬礼虽然简略,但子范所作的这篇祭文却不减从前啊。”
可惜的是,萧子范生不逢时,在“侯景之乱”中活活饿死在僧房中。
萧子显
与哥哥萧子范相比,萧子显则平静得多。此君洒脱娴雅,“风神洒落,雍容闲雅,简通宾客,不畏鬼神”,虽然贵为吏部尚书,但他非常淡定,即使会见宾客也从不张扬,“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最夸张的动作只是举起手中的扇子一挥而已。或许正是因为他太淡定了,竟被理解为是一种内心的倨傲,也或许他真的足够傲慢,“负才气”,后来竟被外放,出任吴兴太守,死在任上。他死后的谥号便为“骄”。
萧子显的才气受到大文学家沈约的称赞,梁武帝萧衍也十分看重他,命他为前朝修史。作为南朝齐梁两代宗亲大臣,萧子显为刚刚败亡的前朝修史,却是颇费心机,但最终完稿,即流传至今的《南齐书》,成为二十四史之一。
萧子云的才气更胜一筹。他不仅是南梁的文学家,而且是著名的史学家、书法家。他曾撰《晋书》,可惜已佚。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书法艺术。多才多艺的梁武帝萧衍也对其草隶兼备的书法大加赞扬,称其书法“笔力骏劲,心手相应”,并将其与大书法家钟繇、王羲之相提并论。萧子云的书法在当时就已经声名远播,远在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专门派遣使者前来求购:“侍中(即萧子云)尺牍之美,远流海外,今日所求,唯名迹也。”萧子云也不矜持,一连写了三天,书30纸送给百济使者。
早在“三萧”之前,“三裴”之一的裴松之(372—451)就已经青史留名,裴松之应该算是史学界的老前辈。裴氏为世代公卿的豪门士族(河东裴氏),祖父裴昧官至光禄大夫,父亲裴珪为正员外郎,母亲庾氏亦为大户人家(颍川庾氏),舅舅庾楷为大将军。裴松之出生于讲究门第的东晋士族,自然也顺风顺水,20岁时即被提拔为孝武帝司马曜的“殿中将军”。但或许因为酷爱文史,对历史事件较为敏感,他并不热衷于政治,甚至有意回避。公元398年,舅舅裴楷起兵反叛,兵败后投奔权臣桓玄,并举荐裴松之为担任新野太守,但裴松之考虑到风险,没有上任。不久军阀火并,裴楷被杀,桓玄操控朝政,继而又禅位建楚,裴松之则避开杀身之祸。
后来东晋大将刘裕诛灭桓玄,晋安帝司马德宗复位,裴松之受到刘裕的礼遇,成为刘裕军阀集团的重要幕僚。刘裕建宋称帝后,对裴松之更加器重,称其为“廊庙之才”,任“国子博士”。直到宋文帝时期,裴松之仍在险恶的政治漩涡中立于不败。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诛杀徐羡之等朝中大臣,裴松之被宋文帝任命为特使之一,代表朝廷巡行天下,探访吏治民情。他从湖南考察回朝后,写出的调查报告受到朝廷上下的一致认可,进而被提拔为掌管中书省事务的“中书侍郎”和品评地方官员的“大中正”。
裴松之自幼好学,8岁即通晓《论语》《毛诗》,博览群书,又处事简朴,为人低调,所以很受官民待见。为发掘其长,崇文的宋文帝刘义隆命其为陈寿的《三国志》注解。
裴松之一生为官却成就不高,而为《三国志》注解,则让其彪炳千秋。
作为二十四史中的精华,《三国志》叙事精略,取舍严慎,是一部记事翔实的断代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而《三国志》的评价则最高。但在体例上《三国志》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内容不够全面,而且所记载的史料中也有前后矛盾之处,令阅读者颇多费解。裴松之要为《三国志》作“注”,既要对书中的史料进行梳理、考证、甄别,又要进行补缺和扩充。为此,他尽访遗址和老者,对其中的地名、人物、历史事件一一查阅考证,最终形成裴氏《三国志注》。
关于裴氏《三国志注》一书,虽然史家褒贬不一,但无论从史学,还是文学上来看,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现存最大的传统目录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其六大优点,即“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
就在裴松之为《三国志》作完注,呈报至文帝手中时,这位开创“元嘉之治”的明君也对其喟叹良久,称赞其为“不朽之作”。清代史学家侯康在《三国志补注续·自叙》中指出:“陈承祚(即陈寿)《三国志》,世称良史,裴(松之)《注》尤博赡可观。”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缪钺也认为:“裴注(即《三国志注》)搜采广博,多存异书,考证辨析,也相当精确。 ”
因为有为历史作注的成功经验和非凡成就,元嘉十四年(即427年),辞官退休的裴松之被朝廷任命为“中散大夫”,不久又被提拔为“太中大夫”,兼任国子博士,接替何承天撰写国史,可惜尚未来得及动笔,就因病辞世,享年八十岁,时在元嘉二十八年(451年)。
裴松之遗憾落幕,但他的未竟事业在儿孙那里得以继承。他的儿子裴骃接过家学的接力棒,为官之余,博览宏识,为二十四史中前四史之一的《史记》作注,成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最早注本,是为《史记集解》。裴骃也因此书而名垂于中国史坛。
更为难得的是,裴骃的孙子裴子野(469—530年)也有力传承了祖辈的家学和作风,作为朝廷的著作郎,负责监修国史及起居注,先后著有《集注丧服》二卷、《续裴氏家传》二卷、《众僧传》二十卷,《百官九品》二卷,《附益谥法》一卷,《方国使图》一卷、《宋略》20卷等等,而最为出彩的就是《宋略》。
作为南朝宋史专著,大学问家、宰相沈约的《宋书》在当时就引起各方关注。裴子野虽然地位不高,但在阅读完《宋书》后,敢于直面问题,认为其繁琐,于是便动手删繁存简,作《宋略》20卷。书成之后,各方评价很高,就连位高权重、学识渊博的沈约本人也感叹说:“吾弗逮也。”
裴子野不仅继承了家学,与祖父裴骃、曾祖父裴松之并称“史学三裴”,而且传承光大了家风,在做官做人方面也堪称楷模。他的父亲裴昭明为南宋太学博士、南齐大臣,曾代表南朝出使北魏,著有文集八卷。出生于官宦、文史之家,裴子野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萧梁代齐后,尚书大臣范云特别欣赏他的文才、品行,准备举荐他,可惜突然去世。另一位朝中重臣、“竟陵八友”之一的任昉也对裴子野非常欣赏,他们之间还是堂表兄弟关系,但在很多人通过任昉的举荐得到升迁的情况下,裴子野并未开口求助,从不主动拜访。任昉因此十分恼怒,也从不为裴子野荐言。后来,他最终依靠自身实力进入官场,在掌管国家刑狱的“廷尉”机构中谋得一职,但很快便又丢了官。原因是,廷尉在审理一个案件过程中,裴子野并不在场,但也按照惯例签了名,而此案的审判结果令梁武帝很不满意,结果所有办案人员均被撤职。因为裴子野并未直接参与,所以很多人劝他讲明真相,以复官位,但他却从容答道:“丢官固然可惜,我岂能靠诉讼辩解当官呢?”
赋闲很长时间之后,在国子博士、著名无神论者范缜和吏部尚书徐勉的反复推荐下,裴子野终于获得任用,先后担任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任诸暨(今浙江诸暨)令、著作郎。在诸暨县令任上,他为人正派,做事公道,“百姓称悦,合境无讼”,境内安定祥和。在掌管人事任免的徐勉的赏识下,他又兼任中书通事舍人,掌中书诏诰。当时,西北边界外有两个叫“白题”和“滑国”的小国派使者到梁朝来进贡,但因多年没有交往,朝廷里竟无人知道这两个国家的来历,甚至连这两个国名也并不清楚。就在梁武帝为此而烦恼时,地位并不显眼的裴子野却引经据典道:“汉颍阴侯斩胡白题将一人。服虔注云:‘白题,胡名也’。又汉定远侯击虏,八滑从之,此其后乎?”梁武帝与众臣听后立刻释然,无不叹服。梁武帝于是命令裴子野撰写《方国使图》,对邻小国家广述“怀来”之盛,在裴子野的努力下,“自要服至于海表,凡二十国”。
梁武帝真正看重裴子野还在于他的文才和品行。武帝普通七年(526年),梁国准备北伐魏,令裴子野起草北伐檄文。裴子野一挥而就,呈报至梁武帝。为慎重起见,梁武帝将包括徐勉在内的著名文士、写作高手都叫道寿光殿,令其反复斟酌修改,但均表示原文并无瑕疵。梁武帝于是放下心来,他注视着眼前这位地位不高的后生,深情地佩服道:“看你的样子是这样赢弱,文章却写得如此雄壮!”接着又令裴子野给北魏宰相元叉写信,劝其投诚。当时已是深夜,梁武帝担心时间仓促,而裴子野则沉稳操笔,黎明时分即成稿,武帝阅罢,深为叹服。
有了当朝皇帝的信服,裴子野此后一路高升,先后被提拔为中书侍郎、鸿胪卿、领步兵校尉,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臣。虽然地位变了,但裴子野做人做事的秉性和风格并未因此改变。他为官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即使是曾经养育自己的外祖母家遇到困难,他也只用自己的俸禄接济他们,从不擅用公权。他生活俭朴,淡泊自守,因为自己的俸禄大都用来接济亲戚,他本人则“饭麦食蔬”,妻子“恒苦饥寒”,家里开始连住房都没有,后来借了两亩官地,建了几间茅屋,才得以栖身。不仅如此,他对子女以及近亲的教育十分严格,去世前还反复告诫子女要“俭约,务在节制”,子女们对他“奉若严君”,十分敬畏。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年),裴子野卒于任上,享年62岁。当时,梁武帝得知死讯后,泪流满面,下诏即日举哀,赞誉他“文史足用,廉白自居”,并破例谥其号为“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