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指责一部本为小说的《三国演义》与史不符呢?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指责一部本为小说的《三国演义》与史不符呢?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指责一部本为小说的《三国演义》与史不符呢?先抛观点:罗贯中牛逼,罗贯中牛逼,罗贯中牛逼。《三国演义》是基本符合历史的,至少比现在市面上那些张冠李戴、一知半解的科普营销号要符合历史的多。

先抛观点:罗贯中牛逼,罗贯中牛逼,罗贯中牛逼。

三国演义》是基本符合历史的,至少比现在市面上那些张冠李戴、一知半解的科普营销号要符合历史的多。当中或有一小部分因为剧情需要而戏剧化的内容(比如借风),但其整体本身是符合历史的,是历史小说里的王者存在,是最好的历史科普级读物之一。

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一本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他做到了极致。完整、精彩、丰满的故事内容,性格各异充满魅力的人物角色,叙事线、势力派别、转合起落、计谋和胜负无一乏味,更因一个个精彩故事或人物衍生出许多文本文化,众口相传。当代不管经典小说散文还是口水向网文不计其数,有哪个能创造出“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这样足以流芳后世的经典?

想了想,刚刚去世的金庸老爷子吧。

有的人会说,他这是改编自历史嘛,人物剧情都是现成的。

真不是。

常年啃史书的大佬们应该都知道,史料原载是非常非常枯燥和无聊的,当中有记载一些故事,然而言简意赅,且大多是单个的小情节,根本无法支撑起一篇文章,甚至撑不起文章里一个单独的章节。而作者要将这一段历史重现出现,就需要填塞进去大量大量的(或原创或考证)合乎情理的内容。

毫不夸张的说,史料只给了写作者一个几句话的小情节,或者故事脉络,而写作者却要将其延伸为一个有主线、有主角、有配角、有起有合、有因有果、错综复杂、高潮迭起、最好再有点反转悬疑让读者看完大呼“爽”“有意思”的完整的故事,字数几千字到几万字不等。

这里的难度,难于上青天。

甚至比写个完全原创的小说的还难。

因为历史同人小说是有依凭的,不能像原创人物一样完全服从于剧情需要,比如这里需要主角诈死,那里需要女主殉情,才能使剧情冲突达到最大化,故事达到最高潮。

结果回头一看,历史上这一段主角他丫的真死了卧槽!这就严重限制了剧情的发展,你要写了真死吧,故事整个就寡淡了,节奏一落千丈,读者看完这一段面无表情来了句“哦”。

因此,不可避免的,或者说必然的,要出现改编情节。

比如故事需要一对亦敌亦友的对立,他们都是人中龙凤,他们惺惺相惜,他们不相伯仲,他们联手可创造奇迹。这样关键角色肯定不能原创吧,那就诸葛亮和周瑜来吧,虽然你俩八竿子打不着。

比如故事中的关二爷,全剧战斗力天花板,武力值单位,可怎样才能凸显其与众不同呢?光是秀战绩是不是太肤浅了?查查史料和前朝传说,义!忠义!好样的这下子人物精神就可以升华了。

比如故事中的庞统,史料里只记载了庞统刚到刘备那里不受重视,可原因呢?刘备不是识人的吗?难道刘备在意庞统之前在东吴的工作履历?不造啊史书没写啊,那只能原创了,丑!对,因为庞统丑所以一开始才被领导者忽视!完美解决因果逻辑!

【这里真的服气老罗,我自己也曾想过如何圆上庞统的剧情,到头来只能想些“有案底”“性格不合”“恃才傲物”这种俗之又俗的人设,远不如一个“丑”叫人眼前一亮】

如此种种不计其数。

改编是基于原版,作者在下笔前,要做海量的考证和资料搜集。

一位优秀的写作者,毫不夸张的说,要遍阅典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写到某一领域就要研读大量的著作,还不是囫囵吞枣的不求甚解,有的甚至需要你精专到一定领域。作者的学识量直接决定着文章的深度,而想要成为经典,其作者必然是该领域大拿。

具体可以参考知乎小说板块的问题,以及金庸老爷子。

(参考问题:小说里写的神乎其神,金庸本人真的懂围棋吗?)

那么如果想写一部《三国演义》需要做哪些功课?这里给出部分文献参考:

政治:《三国志集解》、《后汉书集解》、《晋书斠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建康实录》、《世说新语笺疏》、《太平御览》、《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诸葛亮治蜀与蜀汉政治生态演变研究》、《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地理:《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元和郡县图志》、《水经注校证》、《水经注疏》……

字典和简牍:《汉魏制度丛考》、《三国会要》(钱仪吉著)、《两汉太守刺史表》、《九朝律考》、《金泥玉屑丛考》(物价参考)、《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走马楼吴简佃田、赋稅词语研究》、《汉唐籍帐制度研究》、《走马楼吴简经济文书研究》……

经济:《汉代地方财政研究》、《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中国财政通史》第二、三卷、《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汉魏六朝荆州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变迁》、《六朝政权与长江中游农业经济发展》、《汉代贸易与扩张:汉胡经济关系的研究》……

货币:《中国钱币大辞典》(魏晋南北朝隋编、唐五代十国编)、《中国货币史》(彭信威著)1988年版、《通货紧缩与膨胀的双重肆虐:魏晋南北朝货币史论》、《古钱新典》……

地方行政:《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乙部)》、《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魏晋南北朝地方官等级管理制度研究》、《魏晋南北朝州制度研究》、《魏晋南北朝城市管理研究》、《两汉县行政研究》……

人才选拔:《秦汉仕进制度》、《察举制度变迁史稿》(2009年版)、《九品官人法考论》、《九品中正制研究》、《中古时期清浊官制研究》、《官品的起源》……

官制:《秦汉官制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历史与制度:汉代政治制度试释》、《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汉魏晋军府制度研究》、《蜀汉政治制度史考论》……

封爵及礼制:《汉唐封爵制度》、《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魏晋南北朝丧礼与社会》、《两晋宗室制度研究》……

兵制与法制:《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三国吴兵考》、《历代刑法考》、《中国法制通史》第三卷、《汉魏法律与社会:以简牍、文书为中心的考察》、《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

行政区域划分:《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政区地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军事战争:《中国军事通史》(第六、七、八卷)、《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赤壁之战研究》……

文化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六朝文化》、《中国学术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汉晋文化地理》……

社会生活:《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汉晋家族研究》、《汉唐饮食文化史》、《辐辏与秩序:汉帝国地方社会研究》(社会结构建立必读)、《汉代地方社会治安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士族:《中国中古社会史论》、《汉魏名士研究》、《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汉代豪族地域性研究》……

少数民族:《北狄与匈奴》、《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高句丽史研究》……

主要人物的传记:《曹操评传》、《曹操传》、《诸葛亮评传》、《汉灵帝与汉末社会》……

当然还有史学、考古、地方志等等就不再一一列举,以上只摘选了一小部分,完整文献资料可以去琅邪中华网拜阅。

阅读完以上著作,作者差不多就对三国有了个立体概念,但要还原出那个鲜活的时代,还需要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再回头看看《三国演义》,罗贯中放在现在当不起三国史圈重量级大拿吗?

然而读者不屑的说,切,作者还没我懂呢。

嗯…………

演义小说_三国演义小说_演义小说排名

PS:

历史党对文学党的天然歧视,也是古已有之源远流长了。

上一篇: 夷坚志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下一篇: 什么是野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