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游南京有了新玩法 可赏可读,跟着《世说新语》打卡南京地名

游南京有了新玩法 可赏可读,跟着《世说新语》打卡南京地名

游南京有了新玩法 可赏可读,跟着《世说新语》打卡南京地名游南京有了新玩法 可赏可读,跟着《世说新语》打卡南京地名

南京有了新玩法

可赏可读,跟着《世说新语》打卡南京地名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通讯员华硕彦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千百年来,无数名人墨客在此抒怀吟唱、激扬文字,创作出大量不朽名著。其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在南京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书中记载的故事以魏晋时期为主,而东晋都城正是南京。近日,南京图书馆将《世说新语》中涉及南京的大量地名与现存地点一一对应,并绘成地图,供读者可读可查。这些地名有着怎样的历史?在衍变过程中又有怎样的故事?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古籍里留下文学踪迹

“台城”具体位置有待进一步确认

地名,记录着一座城市生长的痕迹,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图书馆将《世说新语》中涉及南京的大量地名与现存地点一一对应,目前已统计了13处,大部分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包括北极阁、九华山公园、朝天宫、东山公园、方山景区,等等。

《世说新语》里有这样的描述:“陈林道在西岸,都下诸人共要至牛渚会。陈理既佳,人欲共言折。陈以如意拄颊,望鸡笼山叹曰:‘孙伯符志业不遂!’于是竟坐不得谈。”南京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知道,鸡笼山就是今天的北极阁,春秋战国时期,以其山势浑圆,形似鸡笼而得名;六朝时为皇家苑囿,南朝宋文帝命司徒参军谢元,在此建立中国首个文学馆,开世界文学分科教育之先河;明末篆刻出版家胡正言曾寄居于此,用拱花等技法印制出《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等;如今,这里作为南京文学空间网络建设的中心和枢纽,成为文学交流和活动的聚集地,展示着南京这座世界“文学之都”的独特魅力。

“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此处的华林园是六朝时宫苑名,为三国吴建,东晋时加以整修,故址在今台城附近。对于台城,唐代诗人韦庄留下了“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千古佳句,这也让后人不断追问,诗中的“台城柳”究竟在今天的南京什么地方?

据相关文史专家介绍,那时的“台城”就是六朝宫城,其南线一侧位置大约在今游府西街、文昌巷北侧一线,而西界在今网巾市、邓府巷东侧一线,东界就在今利济巷西侧一线。今天我们所说的台城,大多指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北极阁北麓、玄武湖以南,是从解放门向西延伸出的一段明城墙。古今对应之间,更彰显出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并为文学创作留下更多表述和想象空间。

为南京代言的乌衣巷石头

见证了庾亮和王导明争暗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的这首诗让南京的乌衣巷广为人知,无论是在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的心目中,乌衣巷都已经成为南京这座城市的代名词。

在《世说新语》里,对乌衣巷是这么说的:“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有人对王导说,庾亮有来朝廷执掌大权的意思,要多加防备。王导则说:“我和庾亮如今虽然都是辅佐大臣,本来也是布衣之交的好友,如果他要来掌权,就让他来好了,我可以回乌衣巷去做我的平民。何须防备他呢?”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介绍,乌衣巷得名于孙吴时代,当时此处驻军穿黑色制服,因称乌衣营,巷由此得名。今天的乌衣巷长约里许,在夫子庙文德桥附近;至于古代尤其是六朝隋唐时代的乌衣巷,则具体位置与规模大小,迄今都没有确切的说法。

同样成为南京这座城市代名词的还有石头城。《世说新语》中多处提到了石头城。

“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庾公,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可小简之。’庾公曰:‘公之遗事,天下亦未以为允。’”这段话同样是在说庾亮和王导。意思是说丞相王导曾经到石头城探望庾亮,庾亮正在处理公事。王导说:“天气热,可以稍微简略一些。”庾亮说:“如果您留下些公事不办,天下人也未必认为妥当。”

除此之外,《世说新语》还有多处提到石头城。“王敦既下,住船石头,欲有废明帝意。宾客盈坐,敦知帝聪明,欲以不孝废之。”“王大将军既反,至石头,周伯仁往见之。”“苏峻既至石头,百僚奔散,唯侍中钟雅独在帝侧”……

南京被称为石头城,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其时,孙吴就石壁筑城戍守,故称石头城。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其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依山傍水,夹淮带江。今南京有石头城遗址公园,是跟着课本游南京的绝佳之处。

从冶城到邀笛步

魏晋名士风度贯穿于南京历史长河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很多地名得以保留了下来,但也有一些地名已经消失或换了个“马甲”。

《世说新语》记载:王、刘与桓公共至覆舟山看。酒酣后,刘牵脚加桓公颈。桓公甚不堪,举手拨去。既还,王长史语刘曰:“伊讵可以形色加人不?”此处的覆舟山位于玄武区太平门内西侧,现称为九华山。

改了名字的不止是覆舟山,“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世说新语》中所说的冶城,相传是三国时吴国铸冶之地,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南京大学教授程章灿讲过一明朝画家的故事,此人名叫史忠,家就在冶城,即今天朝天宫一带,他蔑视礼教,敢于打破世俗成规,嫁女儿时,由于女婿家比较穷,办不起酒席,他就跟女婿约好,一天晚上预备一些酒菜,然后喊上妻女去吃些酒茶,就算把女儿嫁出去了。

据程章灿介绍,这位叫史忠的明代画家还自编自导自己的葬礼,让众多亲友都来送葬,他自己也混在送葬的人群中,一起把自己的灵柩送到聚宝门外。程章灿认为,这样百无禁忌,固然是艺术家的气质,也是六朝文化的遗传。

《世说新语》里写道:“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其中,桓伊吹的三曲即被称为《桓伊三弄》或《青溪三弄》,也就是现在的《梅花三弄》。在明清时期的秦淮河上,《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曲之一,甚至诞生了“停艇听笛”“邀笛步”等人文景观。

作为古地名的邀笛步,今天虽然已经消失,却一直携着魏晋风度行于历史长河之中。大家都知道,其故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淮清桥畔。为怀念一些老地名,南京市民曾经选出了一些“遗憾消失老地名”,邀笛步与唱经楼、安乐庙、百猫坊、仁孝里、赤石矶等同列其中。

老地名,彰显出南京城市独有的文化特点与特别的文化心态。因含有丰富的历史厚度,邀笛步频繁出入文人诗史集中,成为江南文化意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寄托着后人对魏晋名士风度的推崇和对魏晋风度的向往之情。

杜甫诗超长标题达34字

“瓦官寺”寄托了与南京友人的情谊

《世说新语》有多处提到瓦官寺,比如:“有北来道人好才理,与林公相遇于瓦官寺,讲小品。于时竺法深、孙兴公悉共听。此道人语,屡设疑难,林公辩答清析,辞气俱爽。此道人每辄摧屈。”

瓦官寺位于今秦淮区花露北岗12号,始建于东晋。南京居民区是由南向北推进的过程,瓦官,就是窑场管理处,随着人口日渐密集,窑场迁到了秦淮河以北,原址则建成了寺庙。寺庙建在居民密集处,而窑场迁往居民稀少处。南朝梁就寺兴建瓦官阁,高约60米,是当时登高远眺的绝佳之处。六朝时期,瓦官寺几经扩建,已成为规模宏大的江南名刹。

唐代诗人杜甫与瓦官寺有着一段非常深厚的渊源。年轻的杜甫特别向往六朝古都的金陵文化,20岁那年他如愿以偿来到了金陵,在前往城南瓦官寺观赏顾恺之的《维摩诘居士像》时,结识了江宁书生许登,因其排行第八,又叫许八。许登将《维摩诘居士像》摹本赠送给杜甫作为友谊的见证。26年后,杜甫在长安与许登相遇,得知许登将回江宁省亲,即作诗《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相赠。尽管已经过了20多年,他还记得在金陵看画的情景。诗云:“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渺茫。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杜甫的诗不仅表达了对顾恺之绘画的激赏,也流露出对当年游历金陵的无限眷恋。

值得一提的是,在杜甫诸多有着超长标题的诗中,《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非常具有代表性,其全名为《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于许生处乞瓦棺寺维摩图样,志诸篇末》,长达34个字。当然,读者也可以将这个标题看作是这首诗的诗序。其中的瓦棺寺,正是瓦官寺。

上一篇: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资治通鉴宋史《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
下一篇: 岁月悠悠,通过先秦文献整理及黄帝最早的出处我们能够看到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