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古代史官是如何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的?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古代史官是如何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的?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古代史官是如何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确实如一面镜子,回首历史,总能找到相似的影子,从而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经验教训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确实如一面镜子,回首历史,总能找到相似的影子,从而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经验教训,明白有些事发生的原因以及会导致什么后果。

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全_中国古代野史书籍

唐太宗

而现在,我们没有时光机,却能了解到古代的发生的名人轶事,朝代更迭,都是由于史书的详细记载。

这些史书中既有野史,也有比较官方正统的编制,其中,那些正史都是由古代的史官收集编制而成,相对来说比较可信。

那么,在我国古代,史官是如何发展建立起来的呢?

经验对文明的延续与发展至关重要,史官顺应时代而生我国作为四大古国之一,发源于古老的黄河流域,初始阶段也是农耕文明,而与古埃及,古巴比伦类似,农耕文明最重视的就是经验的传承,从天文地理到日常生活,经验对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文明路上的基石。

中国古代野史大全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书籍

而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口口传承总会有遗忘、混淆的一天,于是,人们开始思考一种能长期记录下经验与知识的办法。

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到甲骨刻辞,再到木竹记书,书籍的载体逐渐演变发展,最后形成了纸质书籍。

而历史记载,作为文明传承的一部分,也开始出现在书上。

而远古时候,人们在石头上刻画的大多都是一些天文地理,花鸟虫鱼,祭祀打猎这方面的东西,也就是大多数是关于人与自然的东西。

毕竟,在石头上刻画也是一件幸苦的事,祖先们这样做可不是吃饱了撑的找事做,而是为了记录下关于如何生存的一些重要常识。

中国古代野史大全_中国古代野史书籍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那时候的人们,还没有闲情雅致去记录一些关于人物本身的故事,更不会去记录社群的历史。

因为那时候生产力低下,人们想的都是如何生存,所谓的政治还没有出现,社会制度还没有完善统治阶级也还没有出现。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由奴隶社会发展成为最初的封建社会,统治者开始出现,社会资源的分配结构开始改变。

而为了巩固自身的阶级统治,统治者们一方面需要在底层人民心中树立威望,另一方面,也要吸取历代王朝衰落的原因,对历代王朝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变革,以此稳住自己的江山社稷。

于是,一种特殊职业开始出现:史官。

中国古代野史书籍_中国古代野史大全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史官的出现就是就是专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们需要客观理性地记录史实,辅助历代帝王合理地治理国家,教化民众。

于是,史书记载的东西由注重自然向注重人文转变,记录历史的人,由一种职业变成一种官员。

可以说,史官的出现,有他的历史必然性。

统治者大力设置史官,史官制度在“夹缝中求生存”

最早记录历史的人,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结绳记事的族群祭祀,他们掌握着祖先留下来的经验知识,在族群中威望很高,独立于众人之外。

《世本》记载:

“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苍颉沮诵。居其职矣。初学记二十一。注云。黄帝之时。仓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苍颉作书。”

意思是在距今4700年左右的黄帝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史官这个职位,由此可见史官制度在很早时就已经有了雏形。

到了周朝的时候,史官这个职位开始被完善、细分,王朝史官分别有太史、小史、外史、左史、右史六种,分别有着不同的职能。例如太史负责国家六典的编写,内史负责记录君王的命令,外史负责记录周边国家的大小事情等,分工明确,方便君王的政治统治。

鲁国的《春秋》,以及著名的《尚书》都是这个时间点的作品。

中国古代野史大全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书籍

在先秦的时候,中国的史官制度已经确立,史官的职能开始变的集中,书记官之史和历史官之史的分野逐渐形成,并且有了私人撰史的风气。

这意味着人们开始意识到记录历史的作用,而随着秦统一六国,国家相对变得稳定,社会制度快速完善,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对于文化历史的探索比战乱年代更加积极。

时间到了两汉时期,这时候的史官,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史官,记录历史并非专职。拿我国著名的《史记》为例,它的作者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所以创作了《史记》,但是写这本书只是他的兴趣爱好罢了。

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全_中国古代野史书籍

在东汉明帝时代,官方的史书开始修编,史官终于走上了历史正轨。

班固的父亲班彪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后班固继承父业,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编制《汉书》,但由于有人向明帝告状,说班固修改国史,班固因此遭受了牢狱之灾。幸亏班固的弟弟班超为班固上书伸冤,明帝在读了汉书后惊讶于班固的才华,不仅免了班固的牢狱之苦,还将班固任命为兰台令史,一年后又升校书郎,让班固安心完成汉书的编写工作。

中国古代野史书籍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大全

这也反映了东汉明帝对史书编撰的重视。

魏晋至隋时期,国家政治风雨如晦,政权更替频繁,为了以史明志,吸纳旧时王朝更替的经验教训,统治者开始大力设置史官,例如魏明帝太和年间在中书省设置著作郎。

而且不止如此,有些国家,例如北齐,甚至设史馆,让当朝宰相兼职统领,用来监督国史的修订,史官的地位开始水涨船高。

为了加强民众教化,所以史书中更加注重突出本国的民族和政治地位,对于国史的编写,要求更加严格,不但要做到实事求是,还要学会一定程度的修饰夸张,让本国民众更加信赖、认可国家。

在隋唐时,《隋书·文帝纪》记载:

“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

也就是说隋文帝开始打击民间私撰史书的行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让史书成为国家思想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从此以后,修史成为朝廷的工作,不允许其他人染指。

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_中国古代野史书籍_中国古代野史大全

唐朝开始修建史馆,并指定专人宰相监修前代和本朝国史,有意思的是,唐朝的史官还会修改补充“起居注”,来记录前一皇帝的言行事迹,也就是千代王朝的一些大事记。

宋代开始,以史馆为中心,设立了起居院、时政记房、玉牒所、日历所等分支机构,这一整套完善的修史机构和修史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的朝代大多是在宋代的基础上稍加修改,大体的史官制度已经完备成型。

到了明清时期,史官制度开始走下坡路,这是由于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家的发展方向更倾向于更具现实意义的项目,而不是史书这种理论思想上的东西。

记录皇室起居的《起居注》被废除,史官的地位也一再下降,到了清朝,史官甚至开始由其他官员兼职。

为什么说:史官本质上是统治者的工具?

史官制度的发展沿袭对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史官是如实记录历史与统治者活动的人,如果没有史官,那么历史资料就没办法保存,野史将会泛滥,我们对于历史上发生的事就只能去考证猜测,准确度和可信度将会大幅度降低。

所以史官虽然本质上还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记录的历史也都偏向于美化本国的帝皇与民情,但是还是具有很高的实事求是性质,百分之八十的历史,在经过验证对比后都能被证实。

这对我们研究历史,解读历史有着极大的帮助,我们也才能通过古书籍品味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在王朝兴衰里获得启示。

史官制度的建立完善,让编写历史的人绵绵不绝,并且一心一意专注于史书的编写,为之耗尽毕生心血。

中国古代野史书籍_中国古代野史大全_中国古代野史讲的什么

这让历史长河中的故事得以铭记保存,史学理论在其中不断不断深化,治国理念也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完善,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社会主义制度。

而史官们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学习继承。

史官的第一个精神品质就是实事求是,这是史官最看重,最宝贵的精神。由于以前的史官具有一定的宗教性,所以史官一定程度上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这给了他们敢于直书,实事求是的底气。

后来史官虽然成为了朝廷的附属,但是由于历代帝王对历史都非常看重,随意史官地位非常之高,可以说直接服务于皇帝,这也是他们不需要作假,公正客观编写历史的原因。

史官的第二个精神就是不畏强权。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秉笔直书的史官,这种坚毅的性格,一定程度上在道德层面约束了统治者,使得他们畏惧后人的评价而不敢肆意妄为。

史官的第三个精神就是学术精神,一心一意致力于编书,为之付出时间生命。这是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去学习的,只有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总之,史官制度从发展到完善再到废除都是行驶在历史的铁轨上,而这一制度不仅在我国,在国外也广泛普及,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上一篇: 高晓松针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不是过分了?
下一篇: 中国有极光?《竹书纪年》发现最早极光记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