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夷坚志》佚文拾补.doc

《夷坚志》佚文拾补.doc

《夷坚志》佚文拾补.doc作者:超摘要:洪迈《夷坚志》,原420卷,后渐散佚,今存仅约原书之半。上世纪初,张元济卷。此后,何卓、康保成、李裕民、王秀惠、李剑国、赵章超陆续有响应,先先后后搜辑了一些佚作。

作者:**超摘要:洪迈《夷坚志》,原420卷,后渐散佚,今存仅约原书之半。上世纪初,张元济卷。此后,何卓、康保成、李裕民、王秀惠、李剑国、赵章超陆续有响应,先先后后搜辑了一些佚作。但由于该书内容驳杂,兼具子、史、集三部之特征,导致其散佚面大,辑佚工作并未结束。笔者于近年的宋代文言小说研究中,翻检诸书,复得佚文80关键词:洪迈;《夷坚志》;佚文中图分类号:I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3-0044-08南宋洪迈《夷坚志》原420卷,被后世称作文言小说之巨编。但自明代以来就陆续散佚,今所存仅约原书之半。上世纪初,张元济先生编印《新校辑补夷坚志》,从诸书辑得《志补》凡二十五卷、《再补》一卷,并以“三补四补”以期后学。此后陆续有响应者。中华书局1981年版何卓新校本《夷坚志》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出佚文二十六则;康保成有《夷坚志辑佚九则》,载《文献》1986期;李裕民有《夷坚志补遗三十则》,载《文献》1990期;李剑国辑有佚文二十二则,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赵章超辑有佚文21则,载《文献》2004但由于该书内容驳杂,兼具子、史、集三部之特征,导致其散佚面大,辑佚工作并未结束。

笔者于近年的宋代文言小说研究中,翻检诸书,复得佚文八十余则如下。此乃惊则气乱,密陀僧之重,以去怯而平肝也。其功力与铅丹同,故膏药中用代铅丹云。(《本草纲目》卷八)肺皆损伤,至于呕血。人传一方,只用白及为末,米饮日服,其效如神。”后其囚凌迟,刽者剖其胸,见肺间窍穴数十处,皆白及填补,色犹不变也。洪贯之闻其说,赴任洋州,一卒日服之。(《本草纲目》卷十二下)6.洪迈《夷坚志》云:秀川进士陆迎,忽得吐血不止,气蹷惊颤,狂躁直视,至深夜欲投户而出。如是两夕,遍用方药弗瘳。夜梦观音授一方,命但服一料,永除病根。梦觉记之,如方治药,其病果愈。其方:用益智子仁一两、生朱砂二钱、青橘皮五钱、麝香一钱,碾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灯心汤下。(《本草纲目》卷十四)7.热淋急痛,海金沙草阴干为末,煎生甘草汤调服二钱,此陈总领方也。一加滑石。《夷坚志》。(《本草纲目》卷十六)僧项赘皆消。乃知海物皆能除是疾也。(《本草纲目》卷二十一)9.《夷坚志》云:有人服附子酒多,头肿如斗,唇裂血流。急求绿豆、黑豆各数合嚼食,并煎汤饮之,乃解也。(《本草纲目》卷二十四)10.洪迈《夷坚志》云:莆田荔枝名品,皆出天成,虽以其核种之,亦失本体。

形状百出,不可以理求也。(《本草纲目》卷三十一)11.伤寒舌出过寸者,梅花片脑半分为末掺之,随手即愈。洪迈《夷坚志》。(《本草纲目》卷三十四)12.妒精下疳,大诃子烧灰,入麝香少许,先以采泔水洗,后搽之。或以荆芥、黄蘗、甘草、马鞭草、葱白煎汤洗亦可。昔方士周守真医唐靖烂茎一二寸,用此取效也。洪迈《夷坚志》。(《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13.《夷坚志》:韩魏公有犀带,中一片乃鹿衔花,已为奇绝。至寿光中,以万缗贿海商,得犀一片,乃南极老人星象,尤为至宝。(《骈字类编》卷二百十五)14.《夷坚志》:眉州青城县道侧有小佛堂,俗谓猪母仸。东坡问之土人,曰:昔有牝15.《夷坚志》:江西赵尚书宅与常省元园相接,百计取之而不可得。一日常作一诗,书契送之,云:“乾坤到处是吾亭,机械从来未必真。覆雨翻云成底事,清风明月冷看人。兰亭褉事今非晋,桃洞神仙也笑秦。园是主人身是客,问君还有几年身。”赵得诗,不敢受劵,即日还之。(《佩文韵府》卷十一下)16.《夷坚志》:汪应辰本玉山县弓手儿,喻子材为尉,授诸子学,有兵云:“汪兵子可学。”喻呼视之,状貌奇伟。出对试之,曰:“马蹄踏破青青草,”汪对曰:“龙爪拿开白白云。

”(《南宋杂事诗》卷三)17.郑州书生《绝句》:照影空蒙山色里,背人扑漉水禽飞。梅花落尽春寒在,细雨斜说丹灶神仙事。兄宽,守郑州,宷往省。郑有书生能诗,慕寀名,行卷来谒,内有诗云云,宷大称赏,即与定交。书生能招紫姑神,每下时,与人音容相接。携之至京师,习其术,十得七八,外间喧传,浸淫达于中禁。时林灵素方得志,朝士多欲宷亲幸以倾林,吏部尚书刘昺誉荐尤至。有旨赐对内殿,徽宗为之前席,约某日即禁宇邀天神。林遣人通意,欲与共功,寀拒之,林忿且惧。或为言:王侍郎何所能,特出于郑州一秀才耳。林因请间言于上,谓宷父昔在西边,尝与夏人有密约叛国,既而未成。宷将嗣其谋,为令刺客变服为道士,伺车驾焚香候神时,将肆不轨,初无上真降格之事。上疑焉。及某日,宷与书生诣东华,林先语阍卒,止生于外,拘系之,独宷得入。左右供役,皆小黄门,宷知堕林计,而无策可脱。阅三昼夜,寂无影响,乃执宷并书生付极刑。(《宋诗纪事》卷九十六)18.《戒庵漫笔》:今人大厅五间之前重置屋者,俗名五厅三泊暑,谓可障蔽炎热也。列于此耳。(《艺林汇考•栋宇篇》卷八)19.花姑姓王名灵微;何仙姑姓赵名何,一名和,名疑;武真人名元照。见《夷坚志》。

(《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三)20.米元章知淮阳,预知死期。以香木为棺,置黄堂上,饮食起居时在其间。及期,召吏民所亲厚者,与之别。索纸书云:“来从众香国中来,去当众香国中去。”掷笔而化。北山程俱致道所作墓志铭及洪迈《夷坚志》所言如此。(《滏水集》卷二十)21.(郡人)至惑于《夷坚志》之说,谓此矢拔则龟目红,其言尤谬。今恐以讹传讹,一人腿,三人自相惊骇,巡司即缚解浙江臬司,考掠甚至,询其身尸所在,三人不胜煅炼,诉辩得鱼之故,变异之端。主司不信,三人不得已而认之,云杀人身死,见埋在家隙地。主司即命吏主人等押至其家,妄指一地,发之正是瘗蚕之处,蚕皆不见,唯见一死尸,身躯完全,乃少一脚。按,此事《夷坚志》载之甚详,乃宋事也。(《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六)按,此则前后矛盾,前言为“弘治庚申”,则当为明代事,后则言为宋代《夷坚志》之事,姑存疑于此。23.饶州富民段二十八,绍兴丁卯岁大饥,流民满道。段积谷数仓,闭不肯粜。一日,方与家人评论物斛低昂间,忽天雨晦冥,火光满屋,段遂为震霆所击。家人发仓求救,其所贮谷亦已为天火所烧尽矣。盖饥者岁之不幸,虽冥数如此,而上帝岂不念之,安有不能赈济而又利其价之踊贵耶?宜其自取诛戮。

(《乐善录》卷五)按,夷坚甲志卷第八有《闭粜震死》篇,然与此差异颇大。24.刘总为夔州士曹日,有一囚在生死之间,太守必欲置之于法,总不能力争,竟论囚死。后总病,若有所见,屡自言曰:“我当时曷尝不欲与太守辩,第意不能夺,汝自知之。何为相守如此?”呜呼,刘总之见,乃佛家所谓人之临亡地狱相自见者也。大抵刑禁之地,人命所系,其可不确持公论以平反之?苟或不原其情,一一绳以文法,万一失入,咎当谁执?昔范鲁公质未显时,一日坐封丘茶肆中,手所执扇偶书“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之句,忽一怪陋人前揖曰:“酷吏冤狱,何止如大暑也?公他日当深究其弊。”因携其扇去。公惘然者久之。后道过一庙,见一土木鬼状貌酷类向茶肆中所前揖者,扇亦在其手中。公益异之。及之为物,性多暴猛,然指酷吏冤狱,尚以为非大暑之比,且区区以是告公,则酷吏冤狱之毒,不言可知。刘总之见,可以为戒。夷坚乙志。(《乐善录》卷七) 25.汤泉,县东五里。宋洪迈《夷坚志》:泉中有朱砂。(《湖广通志》卷十)26.《夷坚志》:汉建平二年,哀帝母丁太后崩,上曰:“宜起陵于恭皇之国,送葬定陶。” 公卿遣子弟及诸生四夷十余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恭王母傅太后坟及丁姬冢,又周棘其处以为世戒。

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于丁姬竁中。今其坟冢巍然,列郭数周,面开重门。 南门内夹道有仆碑二,世谓之丁昭仪墓,又谓之长隧陵。(《山东通志》卷三十六) 27.金大定间,吕仙翁来游单。父与邑人惠仲为友,徜徉花圃中,因浚二井水,初苦涩, 掷瓦砾其中,水遂甘洌。二井相去二里许,泉穴相通,北井沉物其中,南井浮出。又有仙翁 鹤草,在城东北隅。相传仙翁以四月十四日诞来游,邑人包九成者,于前一日积虔致祷,次 日果有白鹤四只从西南来,晡时方去。自是每仙翁诞期,祠侧草荆上陡成鹤形,日高遂泯。 人传为吕翁鹤草。(《山东通志》卷三十六) 28.《夷坚志》载……世南在蜀中,遍访林下人,求独炼法,鲜有能者。忽一日,得青 城山道友传授云:“《丹经》谓:„捉得龙,伏得雄。‟言雄黄见火,则飞走为烟焰,最难伏 也。其法用雄黄不拘多少,研细。甘锅火内,煅令通红,取出。撺雄黄末入焰硝内,急用桃 宿蒸饼为元,如绿豆大,毎服三元至七元。如前法,服雄黄末一两,大约用焰硝一钱。此乃丹灶家秘法,得之甚艰。古人云:“施药不如施方。”故详记之。(《游宦纪闻》卷一) 29.洪景卢《夷坚志》云:一士夫赴官就道,其子妇方怀妊,轿夫颠仆而半产。乃翁呼 轿夫欲治之,夫曰:“逼晓不辨道路,为一石所碍。

”翁不信,亲往视之,匾阔微吐,良玉璞 也。携诸玉工解作三片,青质白章,成山林云月飞鸟象,历历分明。自取其二,以一谢工。 成三屏,置之玉虚殿。(《洞天清录》)按,中华书局点校本《夷坚志》补卷二十一有《凤翔道上石》条,有的情节与此有相似 处,也有的情节与此迥异。 30.水石钟秀,山川景物可奇。夷坚载高州茂名县黄尖领石理有岩树景物。朱子囦帅桂,

上一篇: 曹伯韩:中国人必须知道的13个历史地理常识!
下一篇: 《夷坚志》白话故事:贺氏释证(附原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