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
唐朝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朝代,每一个仁人志士都有一个报效边境的狂热内心,在这些名将身上都有拥有者无数傲人的战绩。甚至有:不灭几个国家,不好意思说自己唐朝名将的说法。的确在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士兵英勇,将军善战。很多名将身上都有灭国的战绩。唐朝初年名将李靖灭东突厥、吐谷浑;苏定方灭西突厥、百济;侯君集灭高昌;薛仁贵和李勣联手灭了高句丽。这些战绩可谓是彪炳千古,要说最为传奇的唐朝名将还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王玄策。他一个人靠着一张嘴就把印度叛乱剿灭了!究竟什么情况一起看看吧!
唐朝与印度的友好交流
我们的故事还要从西天取经的玄奘说起,贞观五年(631年),玄奘到达中天竺,并得到尸罗逸多的召见。尸罗逸多建立的帝国由五个国家组成,以尸罗逸多摩伽陀国为主,其余四个国家作为附属国,自称摩伽陀王国。玄奘和尸罗逸多进行了一番友好的交流,讲述了大唐帝国这段时间四处灭国,四夷宾服情况。尸罗逸多听了之后感觉私下一打听,确实是这么个情况。于是与玄奘亲切交谈,表示愿意同心协力,打造友好互助关系。
贞观十五年、十七年贞观十五年摩伽陀国王尸罗逸多,两次派遣使者到达长安,唐太宗对于使者也是友好对待。并且在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派遣朝散大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副使黄水县令王玄策等人送使者归国,顺便出使摩伽陀国,并对国王尸罗逸多进行了敕封。尸罗逸多:“率其臣东西拜受敕书,复遣使献火珠及郁金香、菩提树”王玄策第一来到了印度,也开启与印度宿命纠葛。
王玄策等人在印度一共带了四年,直到公元646年才回国。这几年王玄策等人“巡省佛乡,览观遗迹”,中间国王尸罗逸多安排的是妥妥帖帖。中印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两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立下了“欲使大唐皇帝与日月而长明,佛法宏宣共此山而同固。”的愿望。
物是人非,怒灭其国
公元647刚刚回国不到一年的王玄策被唐太宗封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再次出使印度。这次出使的目的主要是彰显大唐天朝盛威,对尸罗逸多赠送的火珠及郁金香、菩提树等进行回赠。以进一步促进两国的友好交流。王玄策这一次没有直接去中天竺的摩伽陀国,而是先对其他天竺国家进行了友好出使交流,做到了天朝光辉雨露均沾。然而让王玄策没想到的是,等到王玄策到达摩伽陀国的时候,尸罗逸多病逝。其臣子伏帝阿罗那顺自立叛乱自立,并且派兵进攻了王玄策。王玄策使团,数十人全数战死,各国进贡的物品也被抢夺。王玄策与蒋师仁逃到吐蕃。
只剩两人的王玄策,充分发挥了一个外交家的本色,檄召邻国兵。于是吐蕃发兵1000人,泥婆罗发兵七千骑兵。王玄策率领借来的这八千兵马,与阿罗那顺在茶镈和罗城开战,三日破城。斩首三千级,溺水死万人。阿罗那顺逃走,收拢残部再战,再次被王玄策击败。阿罗那顺被俘。剩下的人再次重整兵马,再次被王玄策击败。这一次俘虏妃、王子及男女一万二千人,杂畜三万,随后五百八十座城池投降。阿罗那顺被彻底击败之后,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馈军,及弓、刀、宝璎珞。迦没路国献异物,并上地图,请老子像。自此印度重归和平。王玄策回国,被朝散大夫,之后王玄策两次出使印度,对印度的王进行册封。
战争的合理性?
那么问题来了以现在目光来看,王玄策灭天竺国的行为是否合理呢?首先来看战争的起因:王玄策借出使中天竺机会,对四天竺进行了敕封,四天竺进贡大量宝物。最后在中天竺之时,受到了阿罗那顺攻击,部众被杀,贡品被抢。从这一方面来说,进攻使者团队,杀死使团成团,抢夺使团财物,是对国家尊严极大挑战,已经等同于对唐朝宣战。同时阿罗那顺是谋反身份,同时推翻了与唐朝关系友好的摩伽陀国。王玄策因此进攻中天竺,并使其灭国也无可厚非。
但是从中天竺的角度来看,外国使者来访,不是直接进入国家,而是对周边附属国家进行敕封,并接受附属国朝贡。这是对中天竺主权的一种极大干涉,已经危及到中天竺的国家主权。而尸罗逸多死后引起的王位之争,属于中天竺国内内政之争。王玄策此时出使其余四国,并接受四国进贡,难免不让人怀疑王玄策的目的。因此刚登上王位的阿罗那顺袭击王玄策,防止其干涉内政。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种擅自接受他国朝贡的行为是对中天竺的极大挑衅。中天竺的进贡也是合情合理。
无论战争的起因是否是因为涉及到了对天竺内政的干涉,但是从战争的结果来看。王玄策并没有因为战争的胜利,干涉中天竺国家的内在秩序,也没有因为战争的胜利对中天竺大肆掠夺。反而在战争中受到了周边国家的大力赞助,并且在战争后继续从事外交活动,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由此可见,王玄策发动的这场战争起因极可能是出于一场误会。阿罗那顺担心自己刚刚到手的王位在王玄策的干预下失去;王玄策为了促进文化交流,对天竺四国进行了出使。王玄策的这场胜利极大的保障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双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将军?外交家?一介书生!
王玄策在取得战争胜利之后,立即回到了唐朝国都长安。公元656年唐高宗显庆三年“敕使王玄策等往西国,送佛袈裟于泥婆罗国西南,至婆罗度来村。”显庆四年(659年),王玄策至婆栗者国;显庆五年(660年)九月二十七日到摩诃菩提寺,寺主戒龙为王玄策等设大会,十月一日寺主及余众僧为王玄策等使者践行。这一次王玄策西行用时五年,龙朔元年(661年)春初,才回到长安。作为一名外交家,王玄策此次天竺之行,极大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中原地区“方丈”的称呼也来自于王玄策的这次天竺之行。
回首来看,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天竺前为黄水县令王玄策。这是一个书生科举之后的官职。第二次出使天竺为正使,却以一介书生之躯,借兵吐蕃、泥婆罗(现在尼泊尔)。凭借区区八千兵马打败天竺五国最强大的中天竺,杀敌、俘敌数万。空口借兵尽显外交家风范,以弱胜强名将本色展露无疑!第三次出使大力促进文化交流,书生意气尽显其中!归根结底王玄策不过一书生罢了。
后记
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容侵犯,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哪怕面对流言蜚语,哪怕一介书生,也要像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奋不顾身的去维护国家的尊严。在唐朝那样一个盛世,唐朝的国家尊严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容挑战。然而战争不论争议与否,都会造成生灵涂炭,还是应该像孙子兵法所记载那样,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发表评论